专题03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学案)-【高中数学课堂】2024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精练(新高考)原卷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3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学案)-【高中数学课堂】2024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精练(新高考)原卷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
考点7:等比数列基本量的求解
一、讲
1.等比数列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显然q≠0).
数学语言表达式:=q(n≥2,q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则G2=ab.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1)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是q,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qn-m.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a1;当q≠1时,Sn==.
3. 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a1,n,q,an,Sn,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便可迎刃而解.
【典例1】(多选)(2023秋·江苏徐州·高三校考开学考试)已知正项的等比数列中,,设其公比为,前项和为,则( )
A. B. C. D.
【答案】ABD
【分析】由,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计算,求得,进而求得通项公式和的值,再由,,结合选项,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可得,即,解得或,
又由正项的等比数列,可得,所以,所以A正确;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所以B正确;
则,所以C不正确;
由,则,,所以,所以D正确.
故选:ABD.
【典例2】(多选)(2023·云南昆明·统考模拟预测)已知a,b,c为非零实数,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B.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
C.若a2,b2,c2成等比数列,则a,b,c成等比数列
D.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答案】A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A.若a,b,c成等比数列,则,则,所以,,成等比数列,故A正确;
B.数列1,2,3是等差数列,但数列,,不是等差数列,故B错误;
C.若a2,b2,c2成等比数列,则,或,若,则a,b,c不成等比数列,故C错误;
D.若a,b,c成等差数列,则,则成立,所以,,成等比数列,故D正确.
故选:AD
【典例3】(多选)(2023秋·湖南衡阳·高三衡阳市八中校考阶段练习)设是公比为正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 B.
C.为常数 D.为等比数列
【答案】ACD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公比,进而可得通项公式与,再逐个选项判断即可.
【详解】设公比为,则,解得,故,
则,.
对A,,故A正确;
对B,,故B错误;
对C,为常数,故C正确;
对D,,,故为等比数列,故D正确;
故选:ACD
二、练
【训练1】(2023秋·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云顶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前3项和为168,,则( )
A.14 B.12 C.6 D.3
【答案】D
【分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易得,根据题意求出首项与公比,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若,则,与题意矛盾,
所以,
则,解得,
所以.
故选:D.
【训练2】(2023春·海南儋州·高二海南省洋浦中学校考期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成等比数列,则前6项的和为( )
A. B. C.3 D.8
【答案】A
【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由成等比数列求出,代入可得答案.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 成等比数列,
∴,
∴,且,,
解得,
∴前6项的和为.
故选:A.
【训练3】(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 )
A.4 B. C.2 D.
【答案】A
【分析】设出公比根据题干条件列出方程,求出公比,从而利用等比数列通项的基本量计算求出答案.
【详解】设数列的公比为,
则,得,
解得或(舍),
所以.
故选:A.
三、测
【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答案】/7.75
【分析】由条件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首项和公比,再利用求和公式求.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
可得,,
解方程得,或,
当时,,
当时,,
所以.
故答案为:.
【训练2】(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前项和为,若,,,成等比数列,则 .
【答案】1012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的性质,代入即可求得.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为,则,所以,
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即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所以,解得,
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1012
【训练3】(2023春·辽宁沈阳·高二沈阳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列,把它的连续两项与的差记为,得到一个新数列,把数列称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若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则称数列为原数列的二阶差数列.已知数列的二阶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
【答案】
【分析】运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累加法可求得结果.
【详解】设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为原数列的二阶差数列.
则由题意可知.
又为等比数列,故公比,所以,即.
当时,,
将代入得,符合,
所以,.
所以,
当时,,
将代入得,符合,
所以,.
故答案为:.
考点8: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一、讲
1.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常方法
①定义法(作比法): =q(n≥2,q为非零常数).
②等比中项法:.
③其他方法(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只用于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判定;
若证明某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则只要证明存在连续三项不成等比数列即可.
2.在利用递推关系判定等比数列时,要注意对n=1的情形进行验证.
【典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前n项和满足,.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条件以及消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答案;
(2)先求出的通项公式,得到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相消法可求答案.
【详解】(1)证明:∵,且,
∴,
∴,
∴,令,可得,
∴,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可得,
∴,
∴;


∴.
【典例2】(2023·山东烟台·校联考三模)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证明为定值,即可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再根据等比数列得通项即可得解;
(2)由,得,则,则,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前项和,即可得证.
【详解】(1)因为,所以,
则,
又,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
所以;
(2)由,得,
则,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二、练
【训练1】(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n.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化简得到,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求解;
(2)由(1)求得,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和常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数列满足,可得,
可得,即,
又由,所以,
所以数列表示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可得,所以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即,
因为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满足的最大整数的值为.
【训练2】(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证明:存在两个等比数列,,使得成立.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构造出,用等比数列定义证明即可;
(2)通过两次构造等比数列,求出的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1)由已知,,∴,
∴,
显然与,矛盾,∴,
∴,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
∴,
显然与,矛盾,∴,
∴∴,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①,
又∵由第(1)问,,②,
∴②①得,,
∴存在,,两个等比数列,, 使得成立.
三、测
【训练1】(2023秋·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m为整数,且对任意,,求m的最小值.
【答案】(1)
(2)7
【分析】(1)由数列与的关系可得,再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可得解;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结合范围即可得解.
【详解】(1)因为,所以,
当时,,故,
且不满足上式,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设,则,
当时,,
故,
于是.
整理可得,所以,
又,所以符合题设条件的m的最小值为7.
【训练2】(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总是成等差数列.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求满足不等式的正整数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3
【分析】(1)由已知可得,化简得(),则有,两式相减化简可证得结论,
(2)由(1)将不等式化为,然后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总是成等差数列,
所以(),
整理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数列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可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当为奇数时,,得,解得,
当为偶数时,,得,解得,此时无解
综上得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3.
【训练3】(2023秋·广东佛山·高三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设.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40
【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即可;
(2)利用分组求和的方法得到,然后利用的增减性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

,所以数列为首项为,公比为等比数列.
(2)由(1)可得



而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要使,即,则,
∴的最小值为140.
考点9:等比数列的性质
一、讲
等比数列的性质
已知{an}是等比数列,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
(1)若k+l=m+n(k,l,m,n∈N*),则有ak·al=am·an.
(2)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即ak,ak+m,ak+2m,…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m.
(3)当q≠-1,或q=-1且n为奇数时,Sn,S2n-Sn,S3n-S2n,…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n.
(4)当q>1,a1>0或0<q<1,a1<0时,{an}是递增数列;当q>1,a1<0或0<q<1,a1>0时,{an}是递减数列.
【典例1】(2023秋·山东临沂·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一定是等比数列 B.当时,
C.当时, D.
【答案】ABC
【分析】对于A,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得和当时,,再利用,结合等比数列的概念对A进行判断;对于B,利用A的结论,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当时,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计算出;对于C,当时,利用指数幂的运算,对C进行判断;对于D,利用,计算得,对D进行判断.
【详解】对于A,在数列中,因为, 为非零常数,
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
由得,即,又因为,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A正确;
对于B,由得,因此当时,,
所以,故B正确;
对于C,由得,因此当时,,
所以,故C正确;
对于D,由得,
因此,

所以,故D错误.
故选:ABC.
【典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是等差数列
B.若,,则是等比数列
C.若是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
D.若是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答案】ABC
【分析】求出通项公式判断AB;利用数列前n项和的意义、结合等差数列推理判断C;举例说明判断D作答.
【详解】对于A,,时,,解得,因此,,是等差数列,A正确;
对于B,,,则,而,是等比数列,B正确;
对于C,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首项是,


因此,则 ,成等差数列,C正确;
对于D,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则 不成等比数列,D错误.
故选:ABC
【典例3】(2023春·山西晋城·高二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前n项积为,并满足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是数列中的最大值
D.若,则n最大为4038.
【答案】ABD
【分析】先根据题意可确定,根据可判断A;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结合可判断B;根据数列是递减数列,且,判断C;再根据的公式,结合,判断D即可.
【详解】对A,∵,,,且数列为等比数列,
∴,,∴,
因为,∴,故A正确;
对B,∵,∴,故B正确;
对C,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所以数列是递减数列,
因为,,所以是数列中的最大项,故C错误;
对D,,因为,,故,,故,即,故n最大为4038,故D正确.
故选:ABD.
二、练
【训练1】(2023春·河南南阳·高二南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为递减的等比数列,,且,,则的公比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由等比数列下标和性质,结合数列单调性可求得,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为递减的等比数列,,解得:(舍)或,
的公比.
故选:A.
【训练2】(2023·广西·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
A.8 B.9 C.10 D.11
【答案】B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数列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有,
由函数单调递增,且,可得.
有,由数列单调递减,
所以取得最大值时的值为9,
故选:B.
【训练3】(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模拟预测)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
A.7 B.9 C.81 D.3
【答案】D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可求出结果.
【详解】依题意可得,
又,所以,
所以.
故选:D
三、测
【训练1】(2023春·广西南宁·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前n项的积为,若,则 .
【答案】2
【分析】由题意可得,且,由条件可得,化简得,再由,求得的值.
【详解】解: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其前项的积为,若,设公比为,
则由题意可得,且.
,.
又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故答案为:2.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中,,,则的前200项和 .
【答案】
【解析】当时,可知,进而可知,即,从而可知的奇数项和偶数项都是等比数列,进而分奇偶两部分,可求出.
【详解】由,,得.
当时,,所以,即,
所以的奇数项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其偶数项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求和,考查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应用,注意分奇偶项进行讨论,属于中档题.
【训练3】(2022春·四川攀枝花·高一攀枝花七中校考阶段练习)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答案】81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成等比数列,并设其公比为,又,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成等比数列,并设其公比为.
又由题意可得,,,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
考点7:等比数列基本量的求解
一、讲
1.等比数列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显然q≠0).
数学语言表达式:=q(n≥2,q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则G2=ab.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1)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是q,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qn-m.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a1;当q≠1时,Sn==.
3. 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a1,n,q,an,Sn,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便可迎刃而解.
【典例1】(多选)(2023秋·江苏徐州·高三校考开学考试)已知正项的等比数列中,,设其公比为,前项和为,则( )
A. B. C. D.
【典例2】(多选)(2023·云南昆明·统考模拟预测)已知a,b,c为非零实数,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a,b,c成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B.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
C.若a2,b2,c2成等比数列,则a,b,c成等比数列
D.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典例3】(多选)(2023秋·湖南衡阳·高三衡阳市八中校考阶段练习)设是公比为正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 B.
C.为常数 D.为等比数列
二、练
【训练1】(2023秋·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云顶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前3项和为168,,则( )
A.14 B.12 C.6 D.3
【训练2】(2023春·海南儋州·高二海南省洋浦中学校考期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成等比数列,则前6项的和为( )
A. B. C.3 D.8
【训练3】(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 )
A.4 B. C.2 D.
三、测
【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训练2】(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前项和为,若,,,成等比数列,则 .
【训练3】(2023春·辽宁沈阳·高二沈阳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列,把它的连续两项与的差记为,得到一个新数列,把数列称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若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则称数列为原数列的二阶差数列.已知数列的二阶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
考点8: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一、讲
1.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常方法
①定义法(作比法): =q(n≥2,q为非零常数).
②等比中项法:.
③其他方法(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只用于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判定;
若证明某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则只要证明存在连续三项不成等比数列即可.
2.在利用递推关系判定等比数列时,要注意对n=1的情形进行验证.
【典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前n项和满足,.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典例2】(2023·山东烟台·校联考三模)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二、练
【训练1】(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n.
【训练2】(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证明:存在两个等比数列,,使得成立.
三、测
【训练1】(2023秋·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m为整数,且对任意,,求m的最小值.
【训练2】(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总是成等差数列.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求满足不等式的正整数的最小值.
【训练3】(2023秋·广东佛山·高三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设.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
考点9:等比数列的性质
一、讲
等比数列的性质
已知{an}是等比数列,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
(1)若k+l=m+n(k,l,m,n∈N*),则有ak·al=am·an.
(2)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即ak,ak+m,ak+2m,…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m.
(3)当q≠-1,或q=-1且n为奇数时,Sn,S2n-Sn,S3n-S2n,…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n.
(4)当q>1,a1>0或0<q<1,a1<0时,{an}是递增数列;当q>1,a1<0或0<q<1,a1>0时,{an}是递减数列.
【典例1】(2023秋·山东临沂·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一定是等比数列 B.当时,
C.当时, D.
【典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是等差数列
B.若,,则是等比数列
C.若是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
D.若是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典例3】(2023春·山西晋城·高二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前n项积为,并满足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是数列中的最大值
D.若,则n最大为4038.
二、练
【训练1】(2023春·河南南阳·高二南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为递减的等比数列,,且,,则的公比为( )
A. B. C. D.
【训练2】(2023·广西·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
A.8 B.9 C.10 D.11
【训练3】(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模拟预测)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
A.7 B.9 C.81 D.3
三、测
【训练1】(2023春·广西南宁·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前n项的积为,若,则 .
【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中,,,则的前200项和 .
【训练3】(2022春·四川攀枝花·高一攀枝花七中校考阶段练习)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