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脱坯(pēi) 涝洼窝(lào) 盐碱 (jiǎn) 瘟神(wēn)B.淤塞(yū) 屹立(yì) 慷慨(kǎi) 饲养(sì)C.佯装(xiáng) 渍死(zì) 噙着泪( qín) 涵闸 (zhá)D.窟窿 (kū long) 麦穗( suì) 踮着脚(diān) 灌溉(gài)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穆青的主要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B.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C.他满腔激情地坐到桌前,想动手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D.《名作欣赏》(评论版)曾刊登的《<琵琶行>(并序)的音乐美新解》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争论。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社会名流、演艺明星、职业赛车手、专业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车队, 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②焦裕禄同志总是 ,要求同志们公私分明,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③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范维龙 ,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连续从废墟中救出39人。A.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C.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D.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想无独有偶,命丧黄泉。②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很少遭遇望其项背的尴尬了。③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④我们饭店的大堂内,就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空运过来的海鲜,客人们大都神情自若地挑选着,十几年前的奢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稀松平常。⑤近些年,上海的中学生不孚众望,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⑥北汽集团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并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人自此踏上了奋发图强的圆梦征程。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982年起,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香港岛、九龙少有平地,水、食物等物资多由新界或中国大陆供应,难以自给自足,而香港整体也没有因三条条约而特别分开发展,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国,但同时极力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①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②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③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④而非英国属地⑤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A.⑤③④①② 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②⑤①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最大的限度地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艺术家乃是“时代的儿子”。这是由文学艺术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文艺和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及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同属意识形态,是生活和现实的反映。文艺和其它意识形态的不同,在于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不是通过概念去说明,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一方面强调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另一方面又认为,它虽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无限生动、丰富的,但还是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它只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作家、艺术家必须对它“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然后,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这里,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只不过有的正确反映,有的错误反映;有的反映得深刻,有的反映得肤浅;有的鲜明、具体,有的抽象、模糊罢了。文艺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世界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也有很大的改变,文艺要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便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同时,文艺作品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自我感受来反映生活的,笼统地排斥“自我”“个性”,必然导致文艺作品的单一化、概念化。问题的关键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以群体性否定个体性,同以个体性否定群体性一样,都是违反艺术辩证法的。总之,尽管文艺反映生活的方法多姿多彩,作家感受生活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文艺要反映时代,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样一个根本原则是不容置疑的。(摘编自张振金《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材料二 :在多元化文学创作格局中,为何要强调和呼唤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我们说作家要讲好“中国故事”。这里的“中国故事”,很大程度是指当下发生的、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故事,是一幅幅呈现复杂世相的现实生活宏阔画卷,是一曲曲文化、人性与时代共筑的人间交响。在这个前提下,作家当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国人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中华民族历史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当前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局,要认清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大时代环境中塑造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并通过对具体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描绘出大时代的基本面貌,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一个不同的形象世界。要努力写出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人类命运把握的精确度,以及作品细节的鲜活度、柔软度,从而提升读者阅读审美的愉悦度。作家透过对现实生活个体遭遇的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 涌现在他们的笔下。作家笔下的世界,应不乏人世苍凉及悲苦之音,更要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意义所在。好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还必须在艺术上保持相应的水准。要融合多种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写出更多具有现实痛痒感的艺术佳作。事实上,与那些玄幻、盗墓、穿越作品相比,需要的是真正反映现实本质,同时能够让读者有切肤之感的佳作。因此,作家应努力掌握鲜活的创作素材,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去除创作上的定式、套路。在处理材料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善于抓住生动细节,对作品进行精益求精的打造,以更多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摘编自周思明《新时代呼唤现实题材文学崛起》)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而不是概念来反映时代和生活的,其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正体现于此。B.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作家、艺术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使用它们。C.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个创作的根本性原则不会因为创作者的“自我”“个性”而改变。D.玄幻、盗墓、穿越等作品不能反映时代生活,所以其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不够。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从而使社会生活进入到创作中。B.文艺创作分属的“主义”流派不同,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会有不同;因此选择了抽象主义是不会有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的。C.《百年孤独》中,写马孔多的人们集体失眠失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由材料一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决定的。D.《平凡的世界》叙述普通人的生存艰难与坚忍不拔,印证了材料二中作品不乏“悲苦之音”,“更要升腾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的观点。8.下列选项中能证明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明凡传世之作、千古名篇,都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之结晶。B.文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影响大众对国家和民族的亲近感。C.一个作家必须坚守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美好情感的尊重,才有可能获得共鸣。D.文艺创作不仅关注真与善的内涵,也应该注重美的形式的创造,只有两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才是真正的艺术创新。9.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10.穆青等人创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为现实题材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运用材料中的观点,简要分析作品成功的原因。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焦裕禄(豫剧选段)姚金成(执笔)文本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焦裕禄办公室。墙上一幅兰考地图,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徐俊雅夹着被褥,焦守凤捧着一个大瓶子上。焦守凤 (高兴地连跑带跳先进屋来)爸爸!爸爸!(失望地)妈妈!爸爸他又不在。徐俊雅 老焦!……唉,这又去哪儿了?守凤,把这拆洗过的被褥给你爸换上!焦守凤 唉!①(把瓶子放桌上,从妈妈手里接过被褥进内屋)徐俊雅收拾屋子,她扶起旧藤椅,发现藤椅上的破洞,心中揪痛。徐俊雅 (唱)看见了藤椅上破洞根根断茬,似看到老焦他茶缸抵肝咬着牙。老焦啊!(接唱)肝疼病最怕劳累压力大,多少次劝你休息都白搭!叫你吃药你总忘记,犯病时你就知道顶住肝疼桌上趴。抚藤椅似看见你日夜忙和累,抚藤椅似看见你忍疼痛汗流面颊。抚藤椅怎诉说亲人的心疼牵挂,抚藤椅忍不住泪流如麻。为你忧、为你愁,心难放下,恨不能替你病、替你疼,替你挡住这兰考的暴雨和风沙!焦裕禄披雨衣从外面进来。焦裕禄 俊雅,下这么大雨,你们咋来了?徐俊雅 半个多月都没见你面,听说你今天回县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药。老焦,你的病可不能再大意了啊!焦裕禄 没事。今年兰考洪涝灾害严重,好多村子都被水淹了。县委的同志都在下边哩。②焦守凤 (从内屋出来,看见爸爸,惊喜)爸爸!焦裕禄 (高兴地)守凤!徐俊雅 孩子给你送土蜂糖来了!焦守凤 爸爸!(唱)中医说土蜂糖养肝效果好,俺与同学到乡下跑了几遭。枣花蜜把春天精华酿造,定能够驱病痛雾散云消。愿爸爸早康复全家欢笑,女儿我天天过节歌声飘!(捧糖瓶递给焦裕禄)焦裕禄 (高兴地接糖瓶)好哇,我焦裕禄享到女儿的福了!文本二:焦裕禄 守凤呢?孩子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呀?徐俊雅 你别乱想了!守凤去乡下给你找土蜂糖了。焦守凤一身泥水,捧着蜂糖瓶上,站门外听。焦裕禄 唉,孩子大了,可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呀。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带着遗憾走。叫守凤来,我要给孩子道歉……焦守凤 (忍泪)爸爸……(走过来,把蜂糖瓶捧到焦裕禄手上)焦裕禄 孩子!你又去给爸爸找土蜂糖了?我的乖女儿……爸爸谢谢你……(用手指狠劲顶住肝区,汗如雨下)徐俊雅急忙上前扶住丈夫。焦守凤 (紧紧抱住焦裕禄)爸!爸!焦裕禄 (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守风,爸爸对不起你……焦守凤 (哭)爸,你别说了……我听话,我不去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我去食品厂,我去腌咸菜、做酱油……③爸!爸!我啥也不要,我就要爸爸!我就要爸爸!(抱焦裕禄大哭)焦裕禄 (唱)一声爸叫得爸爸心头暖,女儿的理解比金子珍贵比蜜甜。我知道我这个爸爸没当好,亲人们多受拖累多为难,你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为长姐你要关心弟妹们学习进步和吃穿。这些年你妈妈持家不容易,从此后你要帮妈妈多分担。离兰考留下了无限遗憾,这支笔留给女儿续写新篇。俊雅呀,我贤惠的妻啊,对亲人几句话要记在心间;如果是病难医我此去无返,定要把我埋在兰考沙丘前。我要看战友们锁黄龙巧手奋战,我要看盐碱地水洼窝变成良田。我要看泡桐苗成大树花开灿烂,我要看兰考县林盛粮丰美好的明天!焦守凤 爸爸!④乡亲们拥上,呈现出宏大的群众送别场面。焦裕禄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缓缓而行。众乡亲 (拥上前)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焦裕禄 (动情地)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画外音:“我一定会回来的!”)众乡亲 焦书记!灯渐暗。悠长的呼唤声渐弱。文本三:灯复亮,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焦裕禄迈着从容的脚步,从远方向观众席走来。(幕后男声独唱)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焦裕禄形象定格,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字幕)“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终年42岁。焦裕禄的精神滋养了兰考的大地,焦裕禄的遗愿在兰考大地上已经化成了最动人的画图。如今的兰考,已是腾飞的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饥饿已是遥远的记忆,富足与和谐是人们热议的话题。”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有关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表现焦守凤对又没能见到父亲的失望,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B.②处是焦裕禄对妻子的解释,表现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必须身先士卒的自我要求。C.③处透露出父女俩在对待女儿的工作安排上曾有过矛盾,女儿最终理解了爸爸的做法。D.④处应该是女儿守凤撕心裂肺的哭喊表达对爸爸的不舍和对爸爸严重病情的忧心。12.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的舞台提示表明兰考发生洪水的故事背景,暗示了焦裕禄同志得知汛情火速离开的急切。B.剧本中“土蜂糖”的细节前后呼应,表现女儿对父亲热切的爱,也透露出焦裕禄同志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况。C.剧中的唱词表明焦裕禄同志废寝忘食,不顾身体,在兰考任上的工作重点是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D.剧中的唱词以方言和口头语为主,句或长短错落,注重押韵,表现出该剧种雅俗共赏节奏鲜明强烈的特点。13.旧藤椅在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分析其作用。14.文本三是整部剧作的尾声,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四、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焦裕禄组织栽种泡桐防风固沙,为兰考振兴发展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资产。有文艺天赋的焦裕禄喜爱泡桐,焦裕禄钟爱的泡桐也 ① 。1995年,北京乐器研究所比较全国十几个地区的泡桐,认为兰考泡桐具有纹理均匀,透音性好和耐腐蚀,不变形两大特点和无可比拟的优良声学品质, ②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件中国新型民族乐器文琴,能让文琴发出天籁之音,并令世界知名图书馆决定永久收藏的,正是兰考泡桐的上乘材质。1994年,轻工业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确定,兰考县为民族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2014年9月,兰考泡桐及其制品,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美誉。具有隔潮、不透烟、不易虫蛀和耐腐蚀、耐酸碱,以及纹理优美细腻、色泽鲜艳光亮、自然图案逼真等特点的兰考泡桐跻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场。兰考生产的桐木拼板、胶合板、叉接板等板材,年出口量占河南省同类产品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18年到2019年,兰考泡桐产值达96亿元,全县销售乐器82万台(把),生产的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达40亿元。今日兰考, ③ 。1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16.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五、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与群众一道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体现他为官一任、立德一方的高尚品格。( )。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右脚踩藤椅,右膝顶肝部,为百姓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的热望奔波。最后,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7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青年一代,更应学习、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争做焦裕禄式青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青春篇章。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B.他因为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C.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D.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所以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六、语言表达20.20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同志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根治“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集思广益,推广栽种泡桐树,使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因积劳成疾,刚到中年的他不幸患了肝癌,于1964年病逝于郑州。下面是焦裕禄烈士陵园徽标,请介绍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不超过80个字。七、微写作21.阅读下面两则新闻稿片段,自拟标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表明你对新闻事件的看法。(1)2019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时代。《条例》施行后,截至7月6日,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9600次。期间,城管执法部门共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190起,其中,立案对个人处以罚款15起。(中国青年网)(2)2020年1月1日上午,郑州市市内五区和四个开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43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督导活动。记者了解到,根据《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单位、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罚款。(新浪河南网)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脱坯”的“坯”读作pī;C.“佯装”的“佯”读作yáng;D.“踮着脚”的“踮”读作diǎn。故选B。2.B【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A项,省略号不能与表示省略的词语“等”连用。C项,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用书名号。“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文章篇名,应用书名号。D项,书名带有括注的,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评论版”不是《名作欣赏》书名的一部分,括注放在书名号外,正确;“并序”是《琵琶行》作品的一部分,括注应放在单书名号内。故选B。3.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做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第一空,通过“组成了一支车队……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可知,此处强调“亲自实践”,故选“身体力行”。第二空,通过“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可知,此处强调焦裕禄同志“榜样”作用,故选“以身作则”。第三空,通过“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可知,此处强调“带头去做”,故选“身先士卒”。故选A。4.A【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①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本词曲解词意,应改为“弄巧成拙”。②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是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该成语用于肯定句,错误。③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本句是说在“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这一情况上不能不均衡。正确。④神情自若:神情态度十分自然,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合乎语境,正确。⑤不孚众望:不合乎大家的希望。结合语境中“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分析,此处说的是上海中学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⑥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合乎语境,正确。①②⑤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故选A。5.B【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所给材料,了解大意,找到各句之间的联系,结合上下文确定答案。本题所给句子中③“虽然”和⑤“但”相互照应,应该紧连在一起,可确定③⑤的顺序。排除AD两项。①“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④“非英国属地”意思相对,应排在一起,且①“只……”和④“而……”表明,只能是①④的先后顺序。据此可排除C项,答案为B项。6.D 7.D 8.B 9.材料一围绕“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这个核心观点;从原因、范围和如何做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展开,最后重申核心观点;在阐述个人见解过程中,使用引证方法等加以阐释 10.①作品再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生活的画卷,反映出时代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作品。②作品刻画了焦裕禄不向恶劣环境屈服、敢于斗争的形象,写出了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体现出希望和精进的力量。③作品保持了艺术上高水准,既有宏观视野,又善于抓住生动细节。④作品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使现代人们跳出个人狭小天地,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触见时代的风云。【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的能力。D.“玄幻、盗墓、穿越等作品不能反映时代生活,所以其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不够”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还必须在艺术上保持相应的水准。要融合多种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写出更多具有现实痛痒感的艺术佳作。事实上,与那些玄幻、盗墓、穿越作品相比,需要的是真正反映现实本质,同时能够让读者有切肤之感的佳作”,可见,原文是说玄幻、盗墓、穿越作品也能反映时代生活,但是它在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方面没有现实题材作品真实深刻。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等等,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从而使社会生活进入到创作中”错,说法太绝对。材料一说“然后,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这里,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可见,原文是说“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而选项说是“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另外,作家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B.“因此选择了抽象主义是不会有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的”错,说法太绝对。材料一说“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可见,文艺创作选择抽象主义也能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客观世界,只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不同。C.“是由材料一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决定的”错。根据材料一说“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分析,《百年孤独》中,写马孔多的人们集体失眠失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创造精神的产物。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A.“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只是证明凡千古名篇都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之结晶,不能证明第三段中作家的作品要触见时代的风云这一观点。B.“文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影响大众对国家和民族的亲近感”从反面证明第三段观点。根据第三段的观点是:作家个人的感受、情缐应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作家应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而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作品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作品缺乏作家自己的感受,自然不能反映时代的风云。C.该项论证作家要尊重人性、人物内心世界和美好情感,才可能与读者获得共鸣。显然,这没有从作家触见时代的角度阐述,故不能证明第三段的观点。D.该项论证的是文艺作品真正的创新不仅关注和突破真与善的内涵,也应该注重并突破美的形式的创造。这显然,这不能证明第三段的观点。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开头说“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最大的限度地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首句提出“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这个核心观点。然后根据“这是由文学艺术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分析可知,这是先从原因的角度分析论证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根据第二段“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艺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分析,文章从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范围的角度阐述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根据“文艺要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便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同时,文艺作品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自我感受来反映生活的,笼统地排斥“自我”“个性”,必然导致文艺作品的单一化、概念化。问题的关键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分析,文章从文学怎样反映时代生活,也就是如何做的角度论证核心论点。总之,文章从原因、范围和如何做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这个核心观点。其中,在阐述个人见解过程中,作者使用引证方法,引用“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等加以阐释。最后,根据“总之,尽管文艺反映生活的方法多姿多彩,作家感受生活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文艺要反映时代,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样一个根本原则是不容置疑的”分析,作者在文章最后重申“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核心观点。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作家要讲好‘中国故事’。这里的‘中国故事’,很大程度是指当下发生的、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故事,是一幅幅呈现复杂世相的现实生活宏阔画卷,是一曲曲文化、人性与时代共筑的人间交响”分析概括为: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再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生活的画卷,反映出时代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作品。(2)“要努力写出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人类命运把握的精确度”分析概括为: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刻画了焦裕禄不向恶劣环境屈服、敢于斗争的形象,写出了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体现出希望和精进的力量。(3)“作品细节的鲜活度、柔软度,从而提升读者阅读审美的愉悦度”分析概括为: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保持了艺术上高水准,既有宏观视野,又善于抓住生动细节。(4)“作家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局,要认清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大时代环境中塑造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并通过对具体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描绘出大时代的基本面貌”“作家笔下的世界,应不乏人世苍凉及悲苦之音,更要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分析概括为: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使现代人们跳出个人狭小天地,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触见时代的风云。11.A 12.D 13.①从侧面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现了焦裕禄的廉洁和节俭的生活作风。②暗示和推进剧情,倒地的旧藤椅暗示焦裕禄火速奔赴抗洪前线的急切,藤椅上的破洞暗示他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形,也触发了徐俊雅睹物思人的抒情唱段。 14.①交代了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兰考最终脱贫成功这一戏剧结局,达成了戏剧结构的完整性。②渲染了温馨美满的氛围,中和了焦裕禄逝世的悲剧性,更符合大众审美和现场表演的氛围需求。③呼应了文本二焦裕禄“我一定会回来”的台词,焦裕禄以一种艺术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兰考县,履行了他的承诺,更具有戏剧效果,渲染了感人的氛围;④展现了今日的兰考,体现了在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领导干部和勤劳人民的努力下,兰考如今生态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再次突出了焦裕禄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奉献牺牲精神形象。(能从三方面合理分析即可)【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理解错误,联系前文内容得知女儿应该还沉浸在没有见到父亲的失望中。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D.“注重押韵”错误,河南豫剧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故选D。13.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物象的作用分析的能力。焦裕禄办公室这把藤椅,是一把旧藤椅,并且上面还有破洞,从而从侧面烘托了焦裕禄的廉洁和节俭的生活作风的精神品质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说明焦裕禄离开时的匆忙,暗示焦裕禄火速奔赴抗洪前线的急切。妻子徐俊雅看到这把旧藤椅仿佛就看到焦裕禄用茶缸抵着肝部,咬紧牙关的情形,仿佛看到他日夜忙碌的情景,所以这把藤椅出发了徐俊雅睹物思人的抒情唱段,有暗示和推进剧情的作用。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本一写到焦裕禄带领兰考县防风抗洪,文本二写到乡亲们送别焦裕禄的场景,而文本三写到兰考这个地方不见了慢慢黄沙,不见了内涝水洼,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从而交代了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兰考最终脱贫成功这一戏剧结局,使戏剧的结构更具有完整性。文本三写到终年42岁的焦裕禄逝世了,他是为了兰考而逝世的,而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焦裕禄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的场面,渲染了温馨美满的氛围,中和了焦裕禄逝世的悲剧性,更符合大众审美和现场表演的氛围需求。文本二写到乡亲们送别焦裕禄场面时,乡亲们拥上前说:“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焦书记动情地回答乡亲们说:“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而文本三交代焦裕禄逝世了,所以文本三中用艺术的方式让焦裕禄重新回到了兰考县,履行了他的承诺,更具有戏剧效果,渲染了感人的氛围,和文本二焦裕禄“我一定会回来”的台词相呼应。文本三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的画面,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的男声独唱,展现了今日的兰考,而兰考所取得的成就是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取得的,从而体现了焦裕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文本三作为尾声体现了在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领导干部和勤劳人民的努力下,兰考如今生态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再次突出了焦裕禄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奉献牺牲精神形象。15.①也极尽自身优势回馈伯乐、造福人民(答到“回馈”或“造福”之意即可); ②是制造民族乐器音板的首选材料;③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泡桐加工和民族乐器生产基地/泡桐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基础 16.兰考泡桐隔潮、不透烟、不易虫蛀,耐腐蚀、耐酸碱,纹理优美细腻,色泽鲜艳光亮,自然图案逼真,这些特点让它跻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场。【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是“有文艺天赋的焦裕禄喜爱泡桐”,空缺处前是“焦裕禄钟爱的泡桐也……”,可见二者互为因果,焦裕禄喜爱泡桐,泡桐报答、回馈焦裕禄,再根据“令世界知名图书馆决定永久收藏的,正是兰考泡桐的上乘材质”“2014年9月,兰考泡桐及其制品,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美誉”等内容确定答案为“也极尽自身优势回馈伯乐、造福人民”一类的句子。第二处,根据“兰考泡桐具有纹理均匀,透音性好和耐腐蚀,不变形两大特点和无可比拟的优良声学品质”可知,兰考泡桐具有制作民族乐器良好条件,再由“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件中国新型民族乐器文琴,能让文琴发出天籁之音”的例子,推出填写“是制造民族乐器音板的首选材料”。第三处,“2018年到2019年,兰考泡桐产值达96亿元,全县销售乐器82万台(把),生产的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达40亿元”讲述泡桐的作用——使兰考成为加工和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为兰考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等。由此得出答案。16.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长短句的变换首先要找到句子的主谓宾,然后拆分句子的定语,把语意联系紧密的拆分成一个个不同的句子,主语语句通顺,没有语病。“具有隔潮、不透烟、不易虫蛀和耐腐蚀、耐酸碱,以及纹理优美细腻、色泽鲜艳光亮、自然图案逼真等特点的兰考泡桐跻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场”的主谓宾是:兰考泡桐跻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场。然后拆分定语,“隔潮、不透烟、不易虫蛀和耐腐蚀、耐酸碱,以及纹理优美细腻、色泽鲜艳光亮、自然图案逼真”说的是兰考泡桐的特点,也是它“跻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场”的原因。其中“隔潮、不透烟、不易虫蛀和耐腐蚀、耐酸碱”都是泡桐不易腐烂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句子,然后再将“纹理优美细腻”“色泽鲜艳光亮”“自然图案逼真”三个陈述泡桐纹理、色泽和图案特点的句子分别单独成句,最后排列语序,保障句子通顺。17.C 18.B 19.①“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去掉“在”;②“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的原因是“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D项因果倒置,排除D项;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造成中途易辙,排除B项;A和C相比,C项将结果提到前面,加上“之所以,根本原因是”,起到了突出强调作用,比A效果好。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是比喻句,把“崇高精神”比作“丰碑”。A.“野马”比喻山林中的雾气,是比喻;B.“怒”是拟人手法;C.“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写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是比喻;D. 把洁白的浪花比喻成“雪”,是比喻。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介词开头淹没主语,去掉“在”;“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语序不当,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20.采用“焦裕禄”三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JYL”进行图形创意,形似墓碑,表达对焦裕禄的纪念;“Y”和上面的四片叶子为泡桐树形,寓意焦裕禄种树,后人乘凉;“Y”上部像书形,寓意其精神永载史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题干要求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所要的构图的内容,本题可由上到下介绍徽标的构图要素,徽标下方有黑体汉字“焦裕禄陵园”五个字,其上图采用“焦裕禄”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JYL进行图形创意。Y和上面的四片叶子为泡桐树形;寓意可联系社会现实及主题,是焦裕禄推广栽种泡桐树,寓意是盛赞焦裕禄种树泽被后人;Y上部像书的形状,寓意焦裕禄的精神流芳百世,永载史册。考生要注意“拼音字母”和“树”“书”的形状的分析。然后联系社会现实及题干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1.例文:垃圾分类从源头抓起上海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时代。全民向垃圾宣战的声音,令人欢欣鼓舞。我认为,实行垃圾分类的同时,我们还要倡导从源头上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垃圾分类是为了减少浪费,变废为宝,也有利于环保,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公德意识,养成节俭习惯。从减少浪费和环保的层面来说,还要从源头抓起。比如众所周知的商品过度包装、违规使用的塑料袋、无良企业“三废”的排放等。解决垃圾的源头问题,是垃圾分类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源头治理,需要我们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需要我们有宣传环保理念和环保生活方式的决心和耐力,更需要我们有为子孙后代负责的良知和担当。【详解】本题是一道微写作题,以新闻短评的形式考查。仔细分析所给材料,我们会发现两则材料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二者都在说垃圾分类问题。所以我们在评论时应针对这一问题发表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写作要短小精悍,观点要新鲜独到,语言要生动灵活,要重在分析,力争使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短而有趣。注意字数限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