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初入班级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初入班级 素材

资源简介

初入班级,窗帘事件
——前几天,教室里靠窗一排的同学被太阳晒到了。又到了秋天。
我教英语的一个班级,原来的班主任临产提前住院了,于是我中途接手了班主任,似乎是元旦的前几天。
临时接受任命的那天,应该刚入职一个多月,接受任命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仍然需要上别的班级的课程,完成各种表格,所以都不能说没做好成为班主任的准备,更确切的表达应该是——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就毫无预设地以班主任的身份踏进了之前很多次进入的教室。迎接我的不是鸦雀无声,而是一片哄闹。正值深秋初冬,太阳下午会照进教室,靠窗的同学觉得晒要拉窗帘,靠里面的同学觉得那样整个教室太暗了,于是争执了起来,此时上课铃已响,而且直到我走上讲台,仍没有要休战的意思。
Indulge me in a momentary tangent.允许我插句题外话。我有一个不能算是技能的技能——拍手很响。小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拍手声音大的方法,此后屡试不爽。所以我不是一个有“金嗓子”的老师,但却是一个“掌声大”的老师。
放下手中的课本和水杯,虽然不知该如何解决眼前的“乱象”,但觉得首先应该先让大家安静下来,我拍了两下手,教室安静下来。
“已经打了上课铃,而上课铃的意思是提示大家上课时间到了,应该保持安静,准备上课了,对吗?”
“对——!”
“但是我进来看到同学们在吵闹,以后不论老师来没来,只要上课铃响,都要安静下来,OK?”
“OK!”
“好,通过我的观察,事情大概是这样的:靠窗的同学觉得晒要拉窗帘,靠里面的同学觉得那样整个教室太暗了,而现在的时间开灯又不合适;所以大家产生了分歧是吗?”
“是!” ——其实复述事件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因为当时并没有想到解决方法;与此同时,也能让一些不明就里的同学也参与进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全貌。
“我们是一个班级,一个团队,一个team,yes?”
“Yes! ”
“只要是同一个team,那大家就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团队才能能走的更快、更远,对吗?”
“对!” ——也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会拽出这样一堆话,但无论如何都是在争取时间,一边嘴上在输出看似与窗帘无关的话,一边大脑在飞速运转接下来该怎么办。
“OK,那么如果此时你是这个team的leader,领导者,班级里发生了这样的分歧,你会怎么办呢?”
抛出这个问题来,本来是希望能有学生给我提供一些灵感,但同学们先是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就开始无序的发表看法,说着说着两个阵营又吵起来,无果。我再次拍手,恢复安静。接下来开口的一瞬间,像是之前多年的思考、阅读积累的基底和见识起了作用,竟然说出了一个我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的解决方案,甚至有些佩服当时的自己,如有神助。
“大家的发言我基本都听到了,但我希望以后大家发言的时候学会举手、有序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的课程表基本不变,每周的这个下午第二节总是上英语对吗?”
“对。”
“好,既然如此,那么基于公平、公正,我有一个提议,大家听一下是否可行——因为每到这个时间都会上英语,所以我建议这周先拉开窗帘,等到下周这节英语课的时候再拉上窗帘,如此轮换;再者,因为我们是一个team,当一个方案不能得到全部成员的同意时,我们就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OK,接下来我们举手表决方案是否通过。”
基本上,全票通过,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没有举手,我在顺利解决此事的宽慰之余,隐隐觉得这几位没举手的同学将是日后频繁打交道的硬骨头。
其实,之所以在方案里建议这周先拉开窗帘,是因为时值深秋,又是下午,说实话阳光已经不那么刺眼和燥热了,不能说是靠窗的同学无理取闹,但属实有些小题大做;可能在他们心理,面对一个毫无威严的“小班主任”,是可以先试试水的深浅的。还好,试住了。
虽然多花了3分钟的时间来解决窗帘的问题,但因为大家觉得这个班主任的风格比较特别、新奇,并不简单粗暴,但也并不是可以随意糊弄的等闲之辈,所以都比较认真,我还是完成了那节课既定的教学任务。
这便是我成为班主任后的第一节课。
元旦之后没几天就进行了期末考试,紧接着是家长会,人生中第一次开家长会,准备了很久,爸爸建议让我把这个案例加入,我听取了他的意见,讲了一下,不知效果如何,但起码没有反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