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预测及计划(教案) 《财务管理》(高教版 第5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营业收入预测及计划(教案) 《财务管理》(高教版 第5版)

资源简介

【课题】营业收入预测及计划
【教材版本】
张海林.财务管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张海林.财务管理习题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了解营业收入预测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掌握营业收入预测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营业收入的预测。
教学难点:营业收入预测方法中的时间序列法、量本利法。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根据教学需要修改本书提供的PPT,采用讲授法、列表法、举例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复习第二节商品价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商品价格的分类,商品价格的定价技巧。练习商品价格的制定。
二、讲授新课(125分钟)
(一)营业收入预测
讲解:
1.概念
营业收入预测是指以市场调查研究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方法,结合企业历史销售资料和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可以实现的营业收入进行预计和测算。
强调:
营业收入预测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要有一定的历史资料才可以预测。
讲解并板书:
2.意义
(1)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是编制营业收入计划的依据。
(3)是“以需定产”的前提。
(4)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基础。
3.方法
1. 趋势预测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也称时间预测分析法,它是运用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原理来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1)算术平均法。
Y=
式中,Y表示预测值;
表示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
n表示期数。
(2)加权平均法。
Y=
式中,Y表示预测值;
表示第i期的权数(0<≤<1,且∑=1);
表示i期的实际销售量;
n表示期数。
师生互动:
曾经学过统计课程,计算平均数时基本方法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讲解:
营业收入预测就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公式计算:
·简单平均法预测计划期销售量,是以过去若干时期销售量之和除以期数。
·加权平均法预测计划期销售量,是以过去若干时期销售量分别乘其权数之和除以权数之和。
教师强调:
权数一般用1、2、3、4、5等数字表示,离预测期近的权数大些,离预测期远的权数小些。
举例:教材例4、5。
2. 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分析影响产品销售量的(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主要有量本利分析预测法和回归直线分析法等。
(1)量本利分析预测法。
量本利分析预测法是指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产量、成本费用、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企业产品销售额的方法。
保本点预测法和保利预测法,两种方法合起来对比学习。
讲解:
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利润=0时,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为保本销售。
利润>0时,为目标利润的销售。
销售收入=销售单价×销售数量=×x
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a+bx
则上述关系可以表述为:
×x=a+bx+TP (其中TP为目标利润)
根据这个关系,得到以下几个公式:
保本销售量(x0)=
目标利润下的销售量(x1)=
目标利润(TP)=(P-b)×x-a
举例:教材例7、8。
课堂举例,同时设疑,边做边解决:
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单价1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销售量20000件,目前利润为50000元,欲实现目标利润80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销售量增加6000件 B. 固定成本降低到20000元
C.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8.5元 D. 单价提高到16.5元
【答案】ABCD
【剖析】量本利分析法主要是把握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即:P×x=a+bx+TP。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已知五个量中的任意四个,便可求出另一个量。根据选题的要求,目标利润80000元可以通过改变其他任何一个因素来实现。分析计算如下:
(1)改变销售量x。
x1===26000(件)
(2)改变固定成本a。
a=(P-b)×x-TP=20000×(15-10)-80000=20000(元)
(3)改变单价P。
(元)
(4)改变单位变动成本。
所以应该选择A、B、C、D。
【误区】该题可能漏选A选项。要使目标利润达到80000,销售量应该为26000件,即比目前的销售量增加6000件。
2.宝山公司推出新型改良洗发露,改良前400ml的瓶装洗发露出厂价为29.5元,成本利润率为6%。改良后该洗发露的各项成本费用提高2元/瓶,成本利润率提高4%,消费税率为15%,计算改良后的洗发露的出厂价。
【答案】改良后的洗发露的出厂价为33.21元。
【剖析】首先应该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因为题中涉及成本利润率,所以应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来计算。成本加成定价法将出厂价分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利润三部分。题中已知改良前的出厂价及成本利润率,所以先求出改良前的成本费用,再算出改良后的成本费用,然后算出改良后的出厂价。计算如下:
改良前的成本费用=29.5×=23.66(元)
改良后的成本利润率=6%+4%=10%
改良后的成本费用=23.66+2=25.66(元)
改良后的出厂价=25.66×=33.21(元)
【误区】(1)将消费税误为成本费用。(2)将消费税理解为价外税,不参与计算。
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消费税是一种价内税,是出厂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已知消费税率的情况下,不能将消费税归入变动成本。
教师强调: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中的“目标利润”,是税前利润,而不是税后利润。如果题目中出现税后利润,应将其转化为税前利润。
3. 判断分析预测法
判断分析预测法,也称定性分析法,是指根据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直觉和分析判断等,对未来事物发展做出判断和描述的方法。
(1)营销员判断法。营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指由熟悉市场情况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营销人员对市场进行预测,再将各种判断意见加以综合分析、整理,并得出预测结论的方法。
(2)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指根据预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聘请有关专家并向其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由受聘专家根据个人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
举例(教材例11)。
(3)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是指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
(二)营业收入计划
讲解:
营业收入的计划由主营业务收入计划和其他业务收入计划。
主营业务收入计划一般采用直接计算法,根据教材中公式编制。其他业务收入计划可以用直接计算法,也可以用分析计算法。
举例:教材中两个例子。
(三)营业收入的日常管理
讲解并板书:
营业收入的日常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1.签订、履行销售合同
2.加强销售结算管理
3.提高销售服务质量
三、布置作业
参见财务管理习题集。
【板书设计】
第五章 营业收入管理 第三节 营业收入预测及计划 (一)营业收入预测 (二)营业收入计划 (三)营业收入的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