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教案) 《财务管理》(高教版 第5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教案) 《财务管理》(高教版 第5版)

资源简介

【课题】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教材版本】
张海林.财务管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张海林.财务管理习题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通过对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学习,要求掌握直接查定法,了解产值资产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接查定法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负荷系数的理解和计算,利用负荷系数大小说明现有设备的余缺数。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根据教学需要修改本书提供的PPT,采用讲授法、列表法、举例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前面我们学过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要求,请学生回忆这4个要求。
二、新授课(100分钟)
(一)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基本原则
讲解:
1.财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生产任务,结合市场需要,确定方案。
2.坚持添置更新与挖潜改造相结合。
(二)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
1.直接查定法
讲解:
直接查定法,就是通过使企业预测生产任务与各类固定资产生产能力相平衡来直接确定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的前提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能力、分类均很清楚。
对于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是预测的重点,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预测生产任务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预测,基本公式如下。
板书: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测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生产能力
设疑:
某企业有一台冲床,一年的最大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出甲产品1000件,假如该年有生产任务10000件,需要几台冲床,才能完成任务。
回答参考:
10台,即10000÷1000 = 10(台)
设疑:
该企业需要再购买几台冲床?有没有必要购买呢?
回答参考:
还应购买9台冲床。有没有必要购买看企业的具体情况。
讲解: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步骤:
(1)测算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
方法一:实物量法,即预测产量。
方法二:台时数法,即按单位产品定额台时换算成预测总台时。
计算公式为:
预测定额总台时数=∑(预测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台时×定额改进系数)
注意:
①“∑”表示多种产品产量的定额台时数之和。
②“单位产品定额台时”,是技术资料所规定的现行定额台时。
③“定额改进系数”,是估计新的定额台时与现行定额台时之比,定额改进系数的大小,标志着预测年度利用技术措施使劳动生产率可能提高的程度。
举例:
某企业现行单位产品定额为100台时,预测年度采取措施后,新定额为96台时,则定额改进系数=96÷100=96%。说明新的定额比现在实行的定额好,标志着劳动生产率提高4%。
板书:
(2)单台设备生产能力预测——以年为单位。
方法一:实物量法。
单台设备的年产量= 全年计划工作日数×每日开工班次×台班产量
方法二:台时数法。
单台设备的年产量= 全年计划工作日数×每日开工班次×每台班工作台时数
讲解:
①单台设备生产能力是指单台设备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年产量。
②全年计划工作日数指全年制度规定工作日数,减去维修、保养等停工天数的实际应工作的日数。
举例:
全年制度规定工作日数250天,停工保养10天,那么计划工作日数250—10=204(天)
③每日开工班次,一班以8小时计算,两班制平均7.5小时计算。
(3)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
强调:
分子分母的口径必须一致。即分子是实物量表示的,分母也必须是实物量表示;分子是台时数表示的,分母也必须是台时数表示。
课堂练习:
以书本P83例2为例,根据教师分析的步骤和要求,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
师生互动:
①该题是以台时数计算的,每天两班制,平均7.5小时。
②单台设备生产能力与设备名称无关,即现有的设备生产能力由制度规定工作日和台班时间决定;
所以:单台设备生产能力=(254—14)×7.5×2=3600(台时)
③计划生产任务数预测,按不同设备,生产不同产品,分别预测:
车床的计划任务数=(2400×60+3060×50+24×80)×90%=269028(台时)
镗床的计划任务数=(2400×50+3060×26+24×75)×95%=191292(台时)
铣床的计划任务数=(2400×10+3060×4+24×15)×70%=25620(台时)
④计算各种设备的需要量:
车床的需要量=269028÷3600=74.73(台)≈75(台)
镗床的需要量=191292÷3600=53.14(台)≈54(台)
铣床的需要量=25620÷3600=7.12(台)≈8(台)
强调:
设备的需要量只进不舍,否则无法完成任务。
⑤与现有设备对比,确定余缺数:
车床现有73台,计划需要量75台,缺2台;
镗床现有60台,计划需要量54台,余6台;
铣床现有6台,计划需要量8台,缺2台;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的分解,学生对设备需要量预测方法能够掌握。
(4)负荷系数概念及计算。
讲解:
负荷系数是指某种设备生产能力的负荷程度,是预测定额台时与设备全年有效台时的比率。
板书:
负荷系数大于1,表明设备不足;负荷系数小于1,表明设备有余。
某项设备全年有效台时=该设备的现有台数 × 单台设备全年有效台时
设疑:
某项设备全年有效台时,即该项设备的全年生产能力,对吗?
回答参考:
对的。
设疑:
设备预测定额总台时,即全年的生产任务,对吗?
回答参考:
对的。
讲解:
归根到底负荷系数是设备需要量基本公式的转化,分子、分母均用台时数计算,而且用“总台时数”计算。这是与前面“单台设备全年有效台时”的区别所在。
板书:
设备需要量= 现有设备的数量 × 设备负荷系数
课堂练习:
教材例2。
师生互动:
①各种设备预测定额总台时(生产任务):
车床=269028(台时)
镗床=191292(台时)
铣床=25620(台时)
②现有设备全年有效台时(生产能力):
车床=73×3600=262800(台时)
镗床=60×3600=216000(台时)
铣床=6×3600=21600(台时)
③计算负荷系数:
车床的负荷系数=269028÷262800=1.02(设备不足)
镗床的负荷系数=191292÷216000=0.89(设备有余)
铣床的负荷系数=25620÷21600=1.19(设备不足)
④计算设备需要量:
车床需要量=73×1.02=74.46(台)≈75(台)
镗床需要量=60×0.89=53.40(台)≈54(台)
铣床需要量=6×1.19=7.14(台)≈8(台)
强调:
用负荷系数计算这设备需要量,结果用单台设备生产能力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⑤设备的余缺数:
方法一:用需要量直接比较。
方法二:
73—74.46=-1.46(少2台)
60—53.40=+6.60(多6台)
6—7.14=-1.14(少1台)
强调:
设备需要量和不足数量,只进不舍。
设备多余测算,只舍不进。
2.产值资产率法
讲解:
产值资产率法是以预测年度前的某一正常生产年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固定资产率来综合测算固定资产需要量。
板书:
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年度的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正常年度的产值固定资产率
×(1—预测年度产值固定资产率提高的%)
强调: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条件和生产任务多变的企业,预测方法简单,但结果不够准确,误差较大。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某企业现有冲床332台,铣床280台,全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维修保养停工为10天,实行每天两班制,平均每班7.5小时,该企业下年度计划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计划产量及有关指标见下表: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计划年度定额改进系数
计划产量 5000件 4000件 3500件
设备名称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冲床 120 100 90 90%
铣床 110 90 80 95%
要求:(1)计算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2)计划年度生产任务定额台时总数。
(3)现有设备有效台时总数。
(4)预测冲床和铣床的负荷系数。
(5)预测冲床和铣床的需要量。
答案参考:
解:(1)单台设备生产能力=(250-10)×7.5×2=3600(台时)
(2)计划年度生产任务定额台时总数:
冲床:(5000×120+4000×100+3500×90)×90%=1183500(台时)
铣床:(5000×110+4000×90+3500×80)×95%=1130500(台时)
(3)现有设备有效台时总数:
冲床:332×3600=1195200(台时)
铣床:280×3600=1008000(台时)
(4)负荷系数:
冲床:1183500÷1195200=0.99
铣床:1130500÷1008000=1.12
(5)设备需要量:
冲床:1183500÷3600=328.75≈329(台)
铣床:1130500÷3600=314.03≈315(台)
四、课堂小节(10分钟)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了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方法和计算过程,要求大家掌握以下三点:
1.直接查定法中注意分子分母口径必须一致,可以预测任务总台时与单台设备生产能力的资料计算,也可以用负荷系数计算,无论是哪种方法均离不开基本公式。
2.设备余缺数判定,注意什么情况下只进不舍,什么情况下只舍不进。
3.产值资产率法适用范围较狭窄,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直接查定法来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
五、布置作业
参见财务管理习题集。
【板书设计】
(
第四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管理
第二节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一)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基本原则
(二)预测固定字长需要量的方法
1.
直接查定法

1
)测算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

2
)测算单台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

3
)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
2.
产值资产率法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