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手机,排除干扰 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拒绝手机,排除干扰 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拒绝手机,排除干扰》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干扰,培养拒绝手机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2. 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进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拒绝手机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 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自觉摒弃手机干扰,确保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学情分析:
现代高中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存在手机干扰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干扰,培养拒绝手机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教师呈现一段真实案例的视频,描述一个学生因为沉迷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关系疏远的情况。视频中展示了学生在课堂上分心使用手机,错过了重要的学习内容和与同学互动的机会。
-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个学生的手机使用对他的学习和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2. 分享与讨论
- 学生分享自己对手机干扰的认识和体验,讨论手机对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他们可以谈论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亲身经历,如手机使用影响了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下降、与家人朋友交流减少等。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手机干扰是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拒绝手机干扰?
信息获取与整理
- 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收集手机干扰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和解决方法的相关信息。他们可以搜索学术研究、新闻报道、心理学文章等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 学生整理信息并准备分享,可以使用海报、PPT演示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知识传递与分享
-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可以通过展示海报、演示PPT、播放视频等形式,介绍手机干扰的负面影响和提出的解决方法。
-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发表评论,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方法,如设定学习计划、制定时间管理策略、建立学习小组等,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一份手机干扰对策的清单。
5. 情感体验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机禁用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关闭手机并集中注意力完成指定任务,例如阅读一篇文章或解决一个问题。
- 学生记录体验感受,包括集中注意力的程度、效果和对学习的影响。他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考、感受和难点。
6. 总结与反思
- 学生分享手机禁用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并反思自己在平时使用手机时的问题。他们可以谈论在禁用手机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手机干扰,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提出个人的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建议。
五、板书设计:
- 主题:拒绝手机,排除干扰
- 关键词:手机干扰、学习效果、集中注意力、自我管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正确认识了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干扰,意识到拒绝手机干扰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收集了关于手机干扰的负面影响和解决方法的相关信息。在手机禁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了没有手机干扰时的学习效果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提高。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思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手机干扰,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享体验,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手机使用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效果和班级凝聚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