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文综试题(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文综试题( 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 9 月月考试卷
高二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3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4
.在公转轨道的
a

b

c

d
四位置中,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是(
)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a B . b C .c D .d
5 .当地球处于 c 位置时,柯坪正值( )
(
A
.冬至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春分日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
5
km
,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
的人物雕像——32m
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下图
),
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I 卷(选择题)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1 .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6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化作用
A .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更替
7 .从成因上,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
3 .如图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
A .峡谷 B .三角洲 C .雅丹地貌 D .海蚀柱
读下面的地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高二文综
) (

2
页 共
12

) (
高二文综
)第 1页 共 12页 ◎
8 .图中地层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9 .岩层① 、 ② 、 ③ 、 ④中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的是( )
A . ① 、 ② B . ③ 、 ④ C . ② 、 ③ D . ① 、 ④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 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11.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 )
A .背斜山 B .向斜山 C .地堑 D .地垒
12.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发生过几次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应如何处 理与野生动物以及自然界的关系,我国多个省份更是出台了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文件,希望以此切断病
毒的传播链。这反映了(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并不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哲学对指导人们的生活有积极意义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物根源总在心。 ”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在, 眼闭则花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漫画《消灾》的哲学寓意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科学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不能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取得成功
④“破财消灾 ”的做法产生了唯心主义世界观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国际歌》中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首
歌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A.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个人幸福根源于个人能力大小 D.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2022 年 7 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 ”专题研讨班在北京
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会议强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
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新境界( )
①是基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能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④能直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会议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
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 ②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消除矛盾
③敢于承认矛盾,从容面对问题 ④讲究斗争艺术,顺应和服从局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有研究表明,“暗物质 ”和“暗能量 ”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 96% 。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
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
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哲学进步以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科研能力 D.哲学和科学相互联系互相促进
19.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高二文综
) (

) (

4


12

) (
高二文综
)第 3页 共 12页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地质灾害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烦恼。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 如其来,让人们束手无策、损失惨重。人们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
这说明 ( )
①正确认识世界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②顺应自然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③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
则槁矣。“揠苗助长 ”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2.在经过 26 天的“长途跋涉 ”并“养精蓄锐 ”之后,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
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 ”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 ”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 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
同生命一起开始运行。这一发现说明了( )
A.人的生命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D.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24.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 ”往往由
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 ”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 D.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 ”地位
25.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进一步完善;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再设置;明太祖
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宰相的权力不断削弱 B.监督制约机制的削弱
C.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殊性 D.政治制度的质变性质
26.公元前 4 世纪,法律和法令都是雅典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陪审员必须宣誓根据法律和公民大会、五百人 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判决案件。如果有人提起违法法令的诉讼,公民大会的法令就会受到陪审法庭的审查。这
说明雅典当时( )
A.最高权力机关出现变迁 B.民主制度达到极盛
C.权力制衡体制开始发端 D.司法独立法律至上
27.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 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
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28.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 “在苏
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这一规定( )
A.反映了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B.是团结抗日的形势需要
C.是中共对民主制度的探索 D.是“左 ”倾错误的表现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 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30.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 241 起,仅北魏一朝就有 121 起,其中
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
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31.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
策论的考试, 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 ”选官制度
32.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
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 ”。该制度( )
A . 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 . 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 . 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 . 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33. 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调整,废除“公荐 ”之制,确立殿试制度,抑制权贵子弟,实行“锁院 ”制度,实
行糊名、誊录法。这些举措( )
(
高二文综
) (

6
页 共
12

) (
高二文综
)第 5页 共 12页 ◎
(
38.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
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面问题。(18
分)
)A .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B . 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C . 解决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 D . 不利于权贵平民的合理竞争
34.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
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些规定( )
A. 与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同质 B.有利于西方社会治理水平提高
C.弥补了西方多党制的本质缺陷 D.体现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消极性
35.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政府除了管理治安、
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还加强了对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一现象反
映了( )
A.确立强大王权的必要 B.建立职业官僚体系的必要
C.政府职能扩张的需要 D.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展
(1)从板块学说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
(2)图中乙、丙出现了地形倒置,请任选一处说出其地质构造
及构造地貌,并解释形成原因。
(3)推测甲乙丙中最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并说明原因。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160 分)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
分)
)36.2023 年央视兔年春节晚会于北京时间 1 月 21 日晚八点正式拉开序幕。很多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在同一时
间收看了这一视觉盛宴。身在美国旧金山(西五区)生活的华人想同步收看 2023 年央视春晚,他们应该在当地
什么时间观看较为合适?(6 分)
材料一:2022 年暑假,江西省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到鄱阳湖湖畔进行观察“湖陆风 ”的研学活动。图
1 为该研学小组考察前准备的“湖陆风 ”简图,图 2 为该小组在湖畔拍摄到的典型地貌景观。
37.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8 分)
(
材料二:图
3
为长江经济带略图。“东数西算
”工程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的数据放
到西部地区去计算和处理,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2 年
2
月,“东数西算
”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包括长三
角和成渝在内的八大国家算力枢纽。
)(1)该图所示日期约为 ,节气为 ,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 ”或“远日点 ”)附近。
(3)弧 MAN 是 (填“晨 ”或“ 昏 ”)线。
(4)此时,A 地的太阳高度是 。
(5)A、B 两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

7
页 共
12

) (

) (

8


12

) (
高二文综
)高二文综
(1)图 1 中白天的气流运动主要为 (填“逆时针 ”或“顺时针 ”)方向,晚上近地面的风向为
(填“西风 ”或“东风 ”),造成该地“湖陆风 ”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2)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易发生 (气象灾害)。为缓解该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上游地
区可以采取措施 ,中游地区可以采取 措施。
(3)图 2 中地貌的名称为 。该地貌是由于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湖口处,因地势 ,
水道变宽,流速 ,导致泥沙沉积而形成。
(4)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成渝枢纽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4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0 分)
荀子认为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
(1)荀子、老子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大哲学阵营 这两大哲学阵营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试用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知识,对荀子的观点加以评析。
(3)老子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 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以来,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肆虐全球,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亦出现反弹。党中央
要求继续坚持“动态清零 ”总方针,最大限度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动态清零 ”的精髓,
(

)高二文综 第 9页 共 12页
一快速,二精准。“动态 ”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 “清零 ”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 反弹的底线。严谨的科学研究推演证明:以中国 14 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 及时从严防控,像某些西方国家一样“躺平 ”,势必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两年多抗疫实践,我国已形成整 套抗疫的科学措施和防疫本领,具备实现“动态清零 ”的能力底气。实践证明,“动态清零 ”是基于中国当 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 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 年 10 月 16 日零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飞上太空,成功入
驻天和核心舱,开启我国航天员迄今时间最长的太空出差。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
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 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中 国载人航天事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 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载人航天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以
令人惊叹的速度创造让世人赞叹的一个个新纪录。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如何不断突破的。(16 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某地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的新鲜 场景。在草原上散养鸡,鸡吃草籽、 昆虫等,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 以后,可以让牛羊改吃农田秸秆,这样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能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秸 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
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6 分)
第 10页 共 12页 高二文综
44.1930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 年 3 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 ,标志 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 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 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
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特点。 (10 分)
(2)根据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中后期(1937— 1949 年)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10
分)
45.宋代和明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比较表
宋代 明代
地方行政 每路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 刑法及仓谷;各州加设通判,知州 发出的政令须由通判副署;通判可 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 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 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 分封子孙为王,以镇守地方, 屏藩皇室
监察制度 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 ,监察百 官, 以监督宰相为要务 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 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
材料二
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一以整理文化遗产,消磨学者精力;一以销毁禁书, 统制思想。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
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对学术的贡献亦甚大。
—— 以上材料据江增庆《中国通史纲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明两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的异同。 (10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朝统治者大修典籍的动机及影响。 (10 分)
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 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中华民国之立法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 谋 反 行 为 时 , 得 以 总 员 四 分 之 三 以 上 之 出 席 , 出 席 员 三 分 之 二 以 上 之 可 决 弹 劾 之 。 ”
—— 引自《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变化?指出变化的历史作用。 (12 分)
高二文综 第 11页 共 12页 ◎ 第 12页 共 12 页 高二文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