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瑞安市6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瑞安市6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监测语文卷 2023.11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题卷
学校组织开展“礼赞”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礼赞山水
一、积累·运用(20分)
小语积极参与“礼赞山水”活动,并制作“古诗文中的山水”主题PPT进行分享,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诗文摘录】
诗文名句整理单
分类 诗文名句 点评
山川之胜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东皋山上,秋意盛浓。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晴日原野,草木茂盛。
③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早春,水涨云低。
情感之美 ④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家园荒芜,慷慨激愤。
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恋恋不舍,思乡情深。
⑦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坚韧不拔,凛然正气。
⑧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⑨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⑩________________
1.完成①—⑩的诗句填空和点评。(10分)
【特点提炼】
Q:古人怎么写山水?或远景近景,或动静结合,描①mó______细致。请看诗文名句:…… Q:古人怎么写山水?②róng______情入景,给予景物人的情态。请看诗文名句:…… Q:古人怎么写山水?寄寓深刻的③zhé______理或评意等。请看诗文名句:……
PPT1 PPT2 PPT3
2.请根据拼音写出PPT1—PPT3中相应的汉字。(3分)
①描mó______ ②róng______情入景 ③zhé______理
【鉴赏策略】
Q:我们怎么鉴赏古诗文中的“山水”?
[给你支个招]——第一招:想象画面;第二招:品析美词;第三招:感受意境;第四招:领悟情思;…… [给你打个样]——山居秋暝①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随意③春芳④歇,王孙⑤自可留。【注解】①[暝]夜色。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③[随意]任凭。④[春芳]春草。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3.请从左侧“[给你支个招]”中选择至少两个策略,结合全诗,完成《山居秋暝》颔联的鉴赏。(4分)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T4
【确定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文2023.11
4.小语为PPT设计首页,请你帮忙结合PPT内容,在划线上取合适的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小文想要通过拍摄微电影的方式,参与“礼赞山水”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大龙湫①记(节选)
〔元〕李孝光
是后②,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③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④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⑤,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⑥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如故人。
【注解】①大龙湫:雁荡山大瀑布。②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作者曾游览过大龙湫。③石矼(gāng):石桥。④勃勃:喷溢四散的样子。⑤扼擎(qiān):用力掐住(水瓶)。⑥偃木:倒伏着的树木。
【任务一:梳理】
5.摄制组认为疏通文意可以帮助拍摄脚本的设计,请你完成以下整理单。(4分)
类型 字词 积累参考 释义
古字通假 ①反红如丹砂 课内迁移: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①__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 ②如避世士然 词典常考义项:A.助词,……的样子;B.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C.语气词,正确,对。 ②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古今异义 ③又益壮一倍 成语联想:多多益善 ③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④前行,人迷不得路。 举一反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④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观察】
6.摄制组认为梳理思路可以更好安排镜头的切换。联系全文,补全下列瀑布观察图。(3分)
主要观察方式:①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观察顺序及景物
A.定点观察B.移步换景 瀑布→潭上洼石(石头、树木)→②__________游鱼→西南石壁上③__________
【任务三:描述】
7.摄制组认为鉴赏雁荡山风光可以帮助旁白的撰写,请参照示例,从修辞、感官、色彩等角度任选一种进行赏析。(3分)
语句 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积水,把竹柏影子比作水中交横的藻荇,从水色树影中看出月光的皎洁,亦流露出苏轼闲适恬静的内心世界。
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大龙湫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点评】
8.摄制组认为本文以“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如故人”结尾,在情感表达上有深意,你赞同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赞偶像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学校公众号要推送一期“礼赞偶像”的推文,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编排推文】
同学们摘录以下三则新闻片段形成一个板块。请完成探究,补写总结。
①上戏416女团两位成员在南京当演员
还记得用京剧声腔演唱的“上戏416女团”吗?其中两位“落户”南京了!5个月前,团队队长边靖婷和队员杨淅正式成为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两位小姑娘已迅速完成了从“网红”到“演员”的转变。在她们看来,无论台前幕后,她们都想坚持以00后的方式做传统文化传播者。
——《现代快报》
②“上戏416女团”:当新媒体遇上老戏曲京剧也流行(节选)
胯伤、膝伤、腕伤、腰伤,和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形影不离。在绑腿训练中,她们要把腿绑在自己头上10到15分钟,随着时间推移,两条腿从疼、到痒、再到麻木。等绑腿结束,两条腿几乎都没了知觉……十三四岁时,朱鹮差一点儿因伤被迫改行。“下高”是京剧中的一个高难度技巧,演员要从高台上空翻跳到地面。朱鹮在练习“下高”时,不小心从高高的桌子上摔了下来,腰部受伤,将近一年都没有练功。“但我还是想留在京剧舞台上。”14岁女孩对戏曲的痴迷,让她怎么也不愿意选择放弃,于是伤愈后,又一头扎进练功房。
——《中国青年报》
③“00后”,正让中国非遗焕发新生:从“上戏416女团”走红说开去(节选)
这几个00后女孩,不仅激发了数以百万计的网友对于京剧戏腔——这一京剧艺术最核心元素的兴趣,同时也传播了京剧的多方面元素,让京剧与年轻人更近,进而打下走入线下剧院的基础。这样的传播内容,与抖音等新兴传播渠道相结合,带着时代的精神风尚、审美趣味及文化关怀,帮助传统非遗文化走向大众,走向年轻人。传统、历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呆板,而是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 ——《中国文化报》
【撰写总结】
9.小组对三则材料进行梳理探究,撰写总结。请你补全活动记录。(4分)
媒体定位 报道意图
《现代快报》:服务于南京的区域性报刊。 赞美女团并为南京吸引人才而骄傲
《中国青年报》:面向各族青年和共青团员、干部,旨在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化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事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媒体定位会影响报道意图。
③我校“礼赞偶像”公众号的定位是“为少年阳光成长而发声”,请结合三则新闻内容,根据【我的发现】撰写100字左右的推送总结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台回复】
10.推文发布后,管理员在后台收到一条留言。请你参考八上语文和道法中的学习体验,联系推文内容,用得体的语言回复。(4分)
留言:尊重传统,不要搞得花里胡哨!这些人一看就业余,点都不想点开看。还封她们为偶像,我看她们是毁国粹! 用事实说话。——八上语文课本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八上道法课本
我的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6分)
在“礼赞偶像”公众号推文的采编过程中,小语想要推送《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为此开展“与斯诺跨越时空的对话”新闻采访模拟会,请你参与,完成相关活动。
采编提纲
时间、地点 1939.6.20延安 采访对象 埃德加·斯诺
采访方式 现场访谈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录音笔等
采访目的 ①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过程;②感受长征精神。
采访问题 A.《红星照耀中国》里面记录很多红军在长征路上绝处逢生的故事。您能结合某处地点与具体困境,分享他们绝处逢生的秘诀吗?B.您采访了这么多大人物,私底下和他们关系怎么样?毕竟能够结交这些人物,是很了不起的事情。C.《红星照耀中国》是报告文学的艺术丰碑,既有“生活的真实”,又为“读者的阅读欣赏留下了足够的艺术创造空间”。请问您是如何实现纪实文学“让事实说话”的创作要求?
11.小语在采访问题中存在一处不妥当的提问,请你指出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本书的阅读体验,代替斯诺回答问题A。(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小文想参加“礼赞偶像”征文活动,却对传记写作产生困惑,请阅读以下材料,总结经验,为小文支招。
【平台支招】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节选自统编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一般读者对于传记的普遍期盼,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结合。我在传记中增强文学性,主要是靠锤炼语言,提炼情节,在叙事技巧上下功夫,对传主及其同时代人的描写都要求言必有据,尽可能做到不溢美,不隐恶。
——作家陈漱渝
【名篇示范】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奇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3.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4分)
事件 谢绝挽留,毅然回国,开始教书育人生涯。 ①__________ 求学时,曾经在4年里演算上万道题。 文理全才,虽为数学家,但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品格 ②__________ 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③__________ 文理兼治兴趣广泛
经验小结:我们发现立传要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AB两句呼应,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对传记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分)
A.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
B.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
我选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都属写人的文章。请结合选文以及下列材料,从记叙顺序、描写手法等写法角度分析两文异同点。(4分)
【材料一】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材料二】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以上学习,你获得哪些有益经验能帮助小语进行传记写作?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的介绍。(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赞家乡
三、写作(30分)
17.家乡的一事、一人、一景都值得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学校文学社开设了以下“礼赞家乡”栏目,请结合你的经历和思考,为其投稿。
栏目 内容选择(任选一项) 文体选择(任选一项)
风景名胜 描绘家乡自然山水,寄托独特情思: A.散文B.人物传记C.通讯或新闻特写D.评论
凡人小记 记录身边平常之人之事,了解小我大爱:
第一时间 报道温州活动新闻现场,评论家乡大事
【要求】:①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再根据你的选择谋篇布局,注意表达得体;②文体自选,如读后感、演讲稿、记叙文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写、抄袭;④自拟题目,文章不少于600字;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监测语文卷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书写与卷面(3分)
全卷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l.(10分)①山山唯落晖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水面初平云脚低 ④柴门何萧条 ⑤仍怜故乡水
⑥万里送行舟 ⑦岂不罹凝寒 ⑧鸢飞戾天者 ⑨经纶世务者 ⑩鄙弃世俗,融入自然。
2.(3分)①摹 ②融 ③哲
【(1)(2)题评分标准:一空1分。错字、漏字不给分。】
3.(4分)示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泉”“松”与颈联“莲”“竹”呼应,意境清幽明净,舒适宜人,王维借此景表明自己的志向高洁,甚愿长留此地。
【评分标准:任选1个策略,结合诗歌进行分析,得2分。满分4分】
4.(3分)示例:古诗文中“山水”的欣赏攻略。PPT的内容主要围绕古人如何写山水和鉴赏“古诗文中的山水”策略。小语分享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掌握并运用鉴赏“古诗文中的山水”的策略,以此为题突出重点。
【评分标准:拟定合适标题1分,理由分别从PPT内容、小语的分享意图角度展开,言之有理得2分。】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5.(4分)①同“返”,返回;②A;③更加;④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6.(3分)①A;②潭中;③黄猿
【5.6两题评分标准:一空1分。】
7.(3分)示例①:“始见瀑布垂”“水落潭上洼石”,视角自高而下,由仰望至俯视,极有层次地写出瀑布轰然迸落的姿态,突显其雄奇壮丽的特点,亦流露作者对瀑布的喜爱、赞美之情。示例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挂着的瀑布所产生的水汽比作灰白色的云雾,把瀑布跌落在低洼石面上反射出的色彩比喻成丹砂一样的红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瀑布轰然迸落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亦流露作者对瀑布的喜爱、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能从任选修辞、感官、色彩等角度,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景物特点得2分,把握作者情感得1分。】
8.(3分)结尾写李孝光虽迷路但无半分焦急,视明月如故人,可见他的潇洒惬意、乐观豁达的心态。
【评分标准:关联“迷路”与“赏月”的反差得1分,把握作者潇洒惬意、乐观豁达的心态得2分。】
参考译文:
从此以后,我每年都会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里的奴仆们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手,想争先取回瓶子,因此而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才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9.(4分)①赞美女团刻苦训练,坚强拼搏,想将此优良品质传递给现代青年。
②点赞女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呼吁通过新兴传播渠道传承文化。
【评分标准:一点2分。】
(4分)③“上戏416女团”的姑娘们心怀对传统京剧文化的热爱,用努力、拼搏和汗水战胜伤痛,在舞台上演绎京剧的精彩。她们用青春的活力传播传统文化,抒写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她们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评分标准:围绕“上戏416女团”心怀对传统京剧文化的热爱,以梦为马,刻苦训练,坚强拼搏中的任两点作总结即可。满分4分。】
10.(4分)这位网友,您说“点都不想点开看”即说明您对她们并不够了解。这是您的主观理解,我们需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当您了解到她们所做的事,例如十几岁的女孩每天要将脚绑在头上10到15分钟、受伤了但一痊愈就又去了练功房等,想必您一定会对她们改观的。虽然网络世界里的个人发言并没有受到很多约束,但是无端对他人进行揣测抹黑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您说呢?
【评分标准:针对网友“点都不想点开看”的留言,结合“用事实说话”和“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展开思考,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语言得体1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1.(3分)问题B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臆断并触及对方隐私,偏离采访主题,显得没有礼貌。问题B可改为:采访这么多人物,给您感受最深的是谁?他的什么精神品质令您记忆犹深?
【评分标准:指出采访提纲的问题1分,结合[采访目的]做出恰当的修改2分。若未结合采访目的修改,言之有理亦可给1分】
l2.(3分)问题A——示例①:大草地。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战士们意志力坚韧顽强,一路砍伐长竹,在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
示例②:大草地。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但战士们战术机敏,在长征路上留下一小部分人员组织游击队,在敌人侧翼进行骚扰和牵制。
【评分标准:地点和事件对应准确1分;明确面临的困境1分;明确战士们解决的秘诀1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13.(4分)①热爱祖国,信心坚定②鼓励学生超过老师,设立数学讨论班,严厉批评熊全治
③勤奋刻苦,态度认真④立传要借助典型事件,再现人物精神品格。
【评分标准:一空1分。内容大意相近即可。】
14.(3分)我选A句,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出苏步青对熊全治的严肃批评,正面刻画苏步青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形象特点。
我选B句,运用语言描写,写出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侧面刻画苏步青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形象特点。
【评分标准:满分3分。明确描写方法1分,分析人物特点1分,把握人物形象1分。】
15.(4分)写法——异:本文运用插叙,先写苏步青的求学和任教经历,再插叙他走上数学之路的原因。(1分)《藤野先生》按照顺叙,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从相识、相知到分别的过程。(1分)
同:两文都通过典型事件和神态、语言描写正面刻画人物形象;(2分)(或两文都通过学生的感受,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
【评分标准:围绕写法,结合文本内容明确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得2分,明确相同点得2分。】
16.(5分)①写作传记要真实,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是真实、准确的。比如本文“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等语句都真实准确。②要以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刻画人物形象。如本文以苏步青批评熊全治的典型事件刻画传主严格要求学生的形象特点。③要全面、客观地记述人物生平。在刻画传主形象时“不溢美,不隐恶”。
【评分标准:明确撰写经验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得3分。写两点得满分。】
三、写作(30分)
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