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登高----杜甫目录1、课程目标2、导入语3、古诗词4、诗人介绍5、诗词创作背景6、字词注释7、翻译8、作品鉴赏9、表达的感情10、课后习题及答案1、课程目标(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主旨。(2)走进作者的情感,感受诗人苦痛和无尽的哀思。(3)对该作品的鉴赏。(4)理解并背诵全诗。2、导入同学们,秋天既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又是一个磅礴大气的季节,而当草木衰落的时候又很凄凉。那么,在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前后,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登高》诗歌。3、古诗词登高杜甫 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诗人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作品被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称为“诗圣”。4、诗人介绍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5、诗词创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秋天,杜甫时在夔(kuí) 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6、字词注释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zhǔ):水中的小洲。沙:江边沙滩。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6、字词注释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6、字词注释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7、翻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7、翻译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8、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总体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使人感伤之情喷勇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8、作品鉴赏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8、作品鉴赏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并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高兴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9、表达的感情1、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2、《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10、课后习题及答案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10、课后习题及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