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沙地、崔坝、双河、新塘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恩施市沙地、崔坝、双河、新塘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
13-517 BCCAB 18-22 BBAAC 23-25 BCB
材料题
29.(1)黄帝(2分);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3分,1个点1分)
(2)分封制(2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1个点1分)
(3)诸侯割据,国家四分五裂。(2分,1个点1分)
30.(1)核心内容是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2分)
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3分)
(2)公元前221年(2分);都城在咸阳。(2分)
(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3分,1点1分)
31.(1)儒家(2分);教育措施: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分);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2分,1点1分)
(2)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分);礼治。(1分)
(3)保护、继承、积极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四校联考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D
B
D
C
D
C
B
C
C
B
B
B
二、非选择题
13.情境分析题(9分)
情境一:小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进入初中后,与开朗阳光的同桌小刚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童的数学成绩好,小刚的英语是强项。在学习中,他们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生活中,他们互相关心。但最近小刚情绪低落,原来他在校外被两名社会青年多次勒索财物。小刚决定找几位同学帮他报仇,将对方痛打一顿,于是向小童请求帮助。
情境二:小童和小刚一同参加了本学期班级体育委员的竞选。小刚被选上,而小童落选了。小童因此闷闷不乐,不愿搭理小刚,觉得正是因为小刚的参选才导致自己落选。小刚发现小童的异样后,没有当众指责小童,而是写信和他沟通,向他表明自己竞选的初衷以及对于朋友之间竞争的看法,希望两人今后还是朋友。在坦诚交流后,小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1)结合情境一,作为好朋友,你认为小童应该答应小刚吗?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情境二,如果你是小刚,在书信中会怎样表达对待“朋友之间竞争”的看法呢?
【分析】本题考查交友的原则、友谊的特质等。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解答】(1)本题考查交友的原则。结合题干材料内容,首先要明确小童不应该答应小刚的请求。理由可从友谊不能没有原则的角度作答。
(2)本题考查如何看待友谊与竞争。结合题干所述情境,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小童不应该答应小刚的请求。(回答不答应给1分)理由:友谊不能没有原则。(答到需要原则给2分)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给出原因给1分,合理即可得分)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给出做法给1分,合理即可得分)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答到竞争这条友谊的澄清误区给2分)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然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中。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理由给2分)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交友的原则、友谊的特质等有关知识作答。
14.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一: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立志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A杨振宁痛苦地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他,并对他说:B“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终于接受了泰勒的建议。从此,他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领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二:杨振宁的成功与泰勒的建议是分不开的,而进入青春期的小慧也开始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老师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小慧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她为此感到困惑,向好友小龙、小刘咨询。
小龙说:“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他人评价。
小刘说:“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画镜子,他人评价宜照单全收。”
(1)画横线的两句话,分别体现了认识自我的途径是什么?
A体现通过    来认识自己。
B体现通过    来认识自己。
(2)请你谈谈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看待他人评价?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自我的途径、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等。解答时要结合题干材料内容,联系课本相关知识作答。
【解答】(1)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每个2分,共计4分)
(2)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每点2分,共计4分)
(3)小龙认为不用在意他人的评价是错误的,小刘认为他人的评价宜照单全收是错的(小龙和小刘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没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结合材料1分)理由:①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1分)做法: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1分)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1分)
15.实践探究(15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五彩斑斓的梦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梦想都那么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著。为了梦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追求,去实现,把瑰丽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我很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可是那些大科学家,大多数都住在大城市,而我住在农村,纵有雄心壮志,也很难实现。理想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远、神秘……
﹣﹣一位农村初中生的独白
光明中学七年级(6)班道德与法治老师展示了以上幻灯片后,请同学们思考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学会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2)【分析探究】梦想难以实现,青少年要不要有梦想?为什么?
(3)【感受提炼】努力是梦想实现的重要条件,青少年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4)【学习延伸】青少年一个一个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请问中国梦是什么?
【解答】
(1)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回答梦想是什么给1分,措施给2分,共计3分)
(2)青少年要有梦想(1分)①有梦就有希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③因为有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答到任意两点给4分,每点2分,本题共计5分)
(3)①努力就有改变。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③努力,需要立志。④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⑤努力,也有方法。(任意答到5点给5分,每点1分)
(4)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2023 年秋季四校联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
“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深情回忆自己的科学起航原点。下列对中学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③中学时代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④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③升入初中,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们需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远志,无声春雨润红花。”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 )
①梦想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有梦少年都有远大的志向
③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1 年 8 月 1 日,苏炳添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第 6 名,创造亚洲历史!赛后, 苏炳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终于圆梦: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能站在一百米的跑道上, 实现了梦想,完成了前辈给我们后辈的期望!这告诉我们( )
A.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B.少年的梦想天真无邪、美丽可爱C.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D.编织人生梦想是我们的唯一主题
自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 4 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学习就是接受和掌握,阅读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作用
②学习不仅局限在教材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只要努力读书,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④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感悟也是学习的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有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习中的快乐,把快乐的标准“降低”:写好一个字,背会一句诗,认真听好一节课做到了,就应当快乐!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学习中没有苦,只有乐
学习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些就会有更多的快乐C.学习是苦乐交织的,但我们要积极地感受其中的乐趣D.学淡的,没有苦也没有乐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关于学习的经典名句“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提醒我们( )
①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②中学阶段,传统文化是学习的全部内容
③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④摸索学习方法,找到万能而有效的学习技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心理咨询室收到小曾的来信,信上说“我长相太不给力,同学经常取笑我,我很自卑”。下列是心理咨询室对小曾的劝导,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生命具有独特性,要学会悦纳自我
C.埋头苦读,不去交往 D.别为外表烦恼,不断提升内在素养9.“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因药物失聪,但她没有被打倒,在无声
的世界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江梦南说:“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我经常跟别人说,千万不要因为我听不见就放低对我的要求和标准。”这表明( )
A.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和缺点 B.接纳自己,掩盖自己的缺点C.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D.从外在形象欣赏自己最重要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正直的朋友。”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李娜和王茜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从不给对方指出缺点和错误B.小丽的好朋友因病住院,小丽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课
小刘和小王是好友,两人经常说“为朋友应两肋插刀”
李某和刘某因玩电脑游戏旷课,在老师进行调查了解时他们互相隐瞒真相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学交往,与同学建立真诚友谊,对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下 列交往方式“恰当“的是( )
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同学间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路小飞经常与个性脾气相投的同学交往,对个性脾气不相投的同学很少搭理
③伟大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好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不分彼此,没有距离
④路小 飞和林小熙是异性好朋友,两人制订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彼此鼓励对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如图是一幅漫画作品。这则漫画中有两只狗,一只坐在计算
机前的一张椅子上,与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该漫画反映了( )
A.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B.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C.网络很便捷,动物也可以上网
D.网络是个可以畅所欲言、毫无约束的地方
13.(2 分)小明听生物老师说,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举手问老师:“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呢?”你帮生物老师在下面的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的给小明做解答。(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14.(2 分)如果从特征上来判断是否是“北京人”,你判断的理由中不会有( ) A.手脚已经分工 B.上肢基本具备现代人的特点 C.面貌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 D.保留猿类的一些体质特征
15.(2 分)小明同学想了解我国一处原始居民文化遗址,从网上查阅了:“粟”、“蔬菜”、“彩陶”等相关内容。此文化遗址最有能位于今天(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 D.浙江余姚
16.(2 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
A.炎帝 黄帝 B.黄帝 尧 C.尧 舜 D.黄帝 舜
17.(2 分)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的君主的启示是(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18.(2 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其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芒。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修建宫殿和陵墓 B.秦朝的暴政
C.法律的残酷 D.遇雨误期
19.(2 分)就历史作用而言,秦始皇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应该否定( )
A.推行郡县制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
20.(2 分)约公元前 2070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1.(2 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2.(2 分)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开设商品交换市场,越来越广泛地流通的货币是( )
A.贝壳货币 B.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 D.纸币
23.(2 分)《左传 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下列哪种材料上( )
A.鹿皮和虎皮 B.龟甲和兽骨 C.青铜器 D.树皮
24.(2 分)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就有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自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材料中鼎的“象征意义”指的是( ) A.文化的传承 B.国都的变迁 C.权力的象征 D.艺术的飞跃
25.(2 分)“公元前 3 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情境分析题。(9 分)
二、非选择题
情境一:小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进入初中后,与开朗阳光的同桌小刚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童的数学成绩好,小刚的英语是强项。在学习中,他们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生活中,他们互相关心。但最近小刚情绪低落,原来他在校外被两名社会青年多次勒索。小刚决定找几位同学帮他报仇,将对方痛打一顿,于是向小童请求帮助。
情境二:小童和小刚一同参加了本学期班级体育委员的竞选。小刚被选上,而小童落选了。小童因此闷闷不乐,不愿搭理小刚,觉得正是因为小刚的参选才导致自己落选。小刚发现小童的异样后,没有当众指责小童,而是写信和他沟通,向他表明自己竞选的初衷以及对于朋友之间竞争的看法,希望两人今后还是朋友。在坦诚交流后,小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主动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结合情境一,作为好朋友,你认为小童应该答应小刚吗?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结合情境二,如果你是小刚,在书信中会怎样表达对待“朋友之间竞争”的看法呢?
材料分析题(12 分)
材料一: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立志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 A 杨振宁痛苦地认识到:自己
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他,并对他说:B“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终于接受了泰勒的建议。从此, 他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领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二:杨振宁的成功与泰勒的建议是分不开的,而进入青春期的小慧也开始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老师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 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小慧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她为此感到困惑,向好友小龙、小刘咨询。
小龙说:“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他人评价。
小刘说:“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画镜子,他人评价宜照单全收。”
画横线的两句话,分别体现了认识自我的途径是什么?
A 体现通过 来认识自己。
B 体现通过 来认识自己。
请你谈谈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看待他人评价?
实践探究(15 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五彩斑斓的梦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梦想都那么美好,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著。为了梦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追求,去实现,把瑰丽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我很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可是那些大科学家,大多数都住在大城市,而我住在农村,纵有雄心壮志,也很难实现。理想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远、神秘……
﹣﹣一位农村初中生的独白光明中学七年级(6)班道德与法治老师在班会课展示了以上幻灯片后,请同学们思考
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析探究】梦想难以实现,青少年要不要有梦想?为什么?
【感受提炼】努力是梦想实现的重要条件,青少年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习延伸】青少年一个一个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请问中国梦是什么?
29.(11 分)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材料二: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
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2 分)他有哪些贡献?(3 分)
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制度?(2 分)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2 分)
材料三中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2 分)
30.(12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王扫六合》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 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
依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2 分)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分)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2 分)都城在哪里?
(2 分)
材料三反应了秦国采取的哪些巩固措施?(3 分)
31.(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
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2 分)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什么举措?(2 分)他的核心思想和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 分)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 ?(2分)为维系社会秩序,同时期的荀子还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1 分)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