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五章第3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五章第3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3节 伏安法测电阻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了解电阻的其他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在实验室做电学实验的时候,发现一只阻值标识模糊不清的电阻,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测出该电阻的阻值吗?如何做?
学了这节内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板书课题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3节 伏安法测电阻
【新知探究】
(一)伏安法测定值电阻
[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电阻?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教师补充]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接下来,我们探究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提出问题]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实现多次测量。
[提出问题]实验之前应该注意什么?
1.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
2.为了保护电路设备安全,实验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3.采用什么方法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开关断开
滑动变阻器放在最大阻值处
通过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
[提出问题]实验步骤该如何设计来完成我们的实验目的呢?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实验记录]
[提出问题]
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
[实验电路图]
[提出问题]实验步骤该如何设计来完成我们的实验目的呢?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小灯泡阻值
[特别提醒]我们用滑动变阻器进行控制,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
(1)使小灯泡在暗的情况下发光,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2)使小灯泡在较亮的情况下发光,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3)使小灯泡在亮的情况下发光,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记录]
[得出结论]小灯泡两端电压比较小时,灯泡较暗,灯丝温度较低,电阻较小,小灯泡两端电压比较大时,灯泡较亮,灯丝温度较高,电阻较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提出问题]测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不能求平均值?
[学生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因为在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温度不同,其电阻不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课堂小结】
一、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原理:
实验电路图: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二、伏安法测小灯泡阻值
原理:
实验电路图:
不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无意义)
【课堂训练】
1.(2021秋 永善县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某位同学分别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路图,你认为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C )
2.(2021秋 道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由欧姆定律得到R=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该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2021秋 滕州市期末)以下为某同学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C )
A.连接电路时,应先闭合开关
B.连接电表时,应先选小量程
C.闭合开关时,应先将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D.计算电阻时,应先计算电压平均值与电流平均值
4.(2021秋 湖北期末)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
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
D.只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中的电流变大
5.(2022 新都区模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 _电流表接线柱接反__;正确连接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求Rx的目的是_减小误差____。
6.(2022 东城区二模)图甲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实验电路图
(1)按图甲完成电路连接,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电阻R短路_ ;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示数为 2.4_ V,电流表示数为 0.3 A,未知电阻R的阻值为8 Ω。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3节 伏安法测电阻
1. 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伏安法测电阻。
2.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原理: R=U/I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实现多次测量。
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R=U/I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不可以求平均值,无意义。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在本节课中积极地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带着疑问去探究,并且课堂上用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2.本节课,实验探究中让学生多动手,课堂氛围比较轻松,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具有挑战性。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存在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安排上探究之前的方案设计上,用时过长是反馈练习用时有些少,在整个教学环境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反馈练习时间不够用。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比较粗心,闭合之前没有把滑动变阻器放到最大阻值处,导致灯泡烧坏了几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