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五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设置。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发现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蹦蹦跳跳,开心地玩耍。经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的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不过很多时候,就忘记了在公共场所不该大声喧哗,不该做打扰别人的事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放开音量,所以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督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学目标】1.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点儿声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3.作为小公民应有责任意识,能运用调音小妙招,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新课1.师用不同音量向不同对象问好,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人,音量需要调节的。2.师引出课题。(板书:12.我们小点儿声)过渡:为什么要小点儿声呀?别急,我请了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呀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出示葫芦娃图片)葫芦娃想要和我们一起玩“挑战小耳朵”的游戏。二、情境亲体验活动一:我来挑战1.师播放噪音干扰学生听歌,学生思考:在歌词当中“轻轻轻轻”4个字连在一起,一共出现了几次 2.师降低噪音让学生听歌,学生思考:这一次为什么能听清楚歌曲了?小结:听歌时,当其他的声音都小点声,环境就安静了,我们也能听清楚歌曲。3.思考问题:其实,不仅是听歌,还有哪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安静一点的环境?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5.播放葫芦娃的录音进行小结。小结:同学们,安静环境是每个人所喜欢的,我的顺风耳在用时也需要安静点的环境,吵闹环境会让人不舒服。所以通过这次听歌的挑战,要知道我们在一些场合要小点儿声。过渡:葫芦娃告诉我们他喜欢安静的环境,可是啊,(播放录音“啊”),葫芦娃耳朵很难受。他的耳朵听到了什么?活动二:我知危害1.师播放录音,学生思考: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来自于课本的哪幅图?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时候声音也很吵,会有什么危害。小结:在吵闹的环境里面,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还会使我们的心情变得不好。过渡:刚刚那么吵的声音,让葫芦娃这么难受,我们赶紧想想办法,做个小小调音师帮帮我们的朋友。活动三:我是“调音师”1.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调音师。2.课件出示教室内、校园里、校园外学生活动的场景,学生扮演调音师,分享降低声音的妙招。教师相机板书(贴板书:动作轻轻 说话轻轻 做警示贴 互相提醒 就近借物)小结:你们真是群厉害的小调音师。调完声音,葫芦娃的耳朵都不疼了呢。葫芦娃参观完我们的校园,发出感叹:真羡慕你们在这么美丽、文明的学校里学习。走出校园我们也要用上这些小妙招做一个文明的孩子(板书:文明)。三、总结延伸学生交流:是不是无论什么时候,声音越小越好呢 为什么不是越小越好 教师点拨引导。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和葫芦娃玩得很开心,也明白了在公共场合我们要做说话轻轻,动作轻轻,用上这么多妙招来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板书:......)你要做到,我要做到,我们都要小点儿声,让文明之花开在我们心中。【板书设计】12.我们小点儿声文明动作轻轻 说话轻轻做警示贴互相提醒就近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