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五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五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2节第2课时 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2.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
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知识回顾]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其实,最早也有物理学家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到现在也被人们所利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欧姆定律。板书课题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2节第1课时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新知探究】
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在课本100页找一找什么叫欧姆定律?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公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
1.欧姆定律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电压、电流、电阻是对同一时间的同一段导体而言的,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
2.对于公式R=U/I,不能说电阻与电压跟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时,注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
[提出问题]
1.如何求电流
电源电压15V,定值电阻阻值50Ω,求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多少?
[展示课件]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学生解答]
[提出问题]
2.如何求电压?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展示课件]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提出问题]
如何求电阻?
探究活动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学生解答]
[师生总结]
欧姆定律基本的计算步骤:
(1)分析过程,画出等效的电路图
(2)将已知量标在电路图中
(3)灵活应用
【课堂小结】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训练】
1.(2022 河东区一模)用图象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可使物理规律更形象直观。如图所示,下列物理规律不能用此图象所表示的是(  D)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2.(2021秋 威县期末)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对于一个定值电阻,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变
3.(2022 尤溪县开学)由欧姆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导体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4.(2022 内江)如图是利用数字化电压﹣电流传感器测量电阻后绘出的不同电阻的U﹣I图像。由图可知,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A.R1<R2<R3
B.R1>R2>R3
C.R1=R2=R3
D.无法比较R1、R2、R3大小
5.(2022 蔡甸区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0=10Ω,R2=2R1,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R1的阻值为( B )
A.5Ω B.10Ω
C.15Ω D.20Ω
6.(2022 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字样。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开关S闭合后,通过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A )
7.(2022 阳江一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与R2串联,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1,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则断开开关S后,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B )
A.1:2
B.2:3
C.3:1
D.1:3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2节第2课时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
欧姆定律基本的计算步骤:
(1)分析过程,画出等效的电路图
(2)将已知量标在电路图中
(3)灵活应用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学习的亮点学生预习到位,上课前基本将课程预习了一遍,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第2个是习题讲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上台板书演讲全班同学分析他做题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再总结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步骤规范书写纠正学生的很多问题,第三是选题定位准确,针对性强公式的变形到单位的换算无一遗漏,每一道例题后面都配有相对应的同步练习,虽然幅篇不长,但是少而精,实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强。
本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内容导出以及对他内容的理解,所以说这一部分知识呢学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在讲新课之前对于上一节的内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经历,然后重新给出上节课的实验数据表格,让学生来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欧姆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它是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我姆定律世界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对于初次学电学的学生来说,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计算,有以下几点难的地方。第一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得不到正确答案,第二习惯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只答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第三解题时思路混乱,看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有欠缺,学生上课有的不能集中注意力,懒散,学生基础呢也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和相差也很大,有有一些学生预习的很好,几乎不用老师讲什么就能独立完成,而有些学生完全没有预习,课堂上推不动,反反复复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影响上课的进程,今后在预习这个环节上,还要多下功夫拉后进生一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