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主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课《太阳》教学内容及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其特点,并尝试写一篇说明性文章。《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题目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对象及特点:1.通过第二学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揣摩文章顺序、了解课文内容、概括部分主要意思的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提取、整合语言文字信息内容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些是落实这一课课后练习1的有利条件,可比较放手进行学习训练。2.学生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文过不少的说明性课文,例如《编蝠和雷达》《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就说明性课文而言,学生不陌生。但这些课文的学习基本不涉及说明方法的学习,因此,说明方法的学习是新知,要注意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总结讲授。教学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视频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导入课题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太阳》这篇说明性文章,了解课文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板书课题:太阳)二、整体感知,梳理内容(一)认真听课文朗读(播放朗读视频),边听边思考。试着说说课文写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怎样?(二)快速默读,梳理内容。师:课文的篇幅不长,请同学们运用之前所学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直接描写太阳三个特点的句子。1.检查汇报(1)指名说说自己找的关键语句。(2)出示语句:①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距离远)②实际上它大得很。(体积大)③太阳的温度很高。(温度高)④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与地球关系密切)2.引导划分段落课文1-3自然段都是写太阳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分为第一部分;4-8自然段是说明太阳与人类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划分为第二部分,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一部分。【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非常聚焦: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为此,在提取说明要点时,可以抓住关键句,提取关键词,再进行归纳、概括。这一方法的学习,为学生提取要点、读懂文章提供了支架。三、研读课文,学习写法1.自读课文,学习说明方法。用喜欢的方式读第1~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太阳的三个特点的。圈出关键词句,完成表格。(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教师巡视)课件出示:说明对象 特点 具体介绍 说明方法太阳 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2.分组交流,学生汇报。(1)距离远。①填写表格。a.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列数字)b.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举例子)②追问:说明性文字特别讲究准确、严谨,为何在课文中常出现“约有”“差不多”这类的词?这类词语能去掉吗?(不能,数据不准确,用上这类词,表述更严谨)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2)体积大。①填写表格。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列数字、作比较)②视频演示,对比太阳与地球的大小,让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不拿太阳和木星、火星作比较?(明确:地球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说明,更容易让读者理解)③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并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感知太阳的“大”。(3)温度高。①填写表格。a.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b.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列数字、作比较)②仿写句子,感受太阳的温度之高。课件出示: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______碰到它,也会__________。(提示:针对“五千多摄氏度”说一说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的温度,如,沸腾的开水的温度一般是100℃,钢铁的熔点在1500℃左右。)③指名读第3自然段,强调重读关键词。(4)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说明对象 特点 具体介绍 说明方法太阳 距离远 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列数字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举例子体积大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列数字、作比较温度高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列数字、作比较四、对比阅读,感知好处(一)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说明方法的好处。1.观察表格可知,这三个自然段都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看来数字特别能说明事物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只用列数字这一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是否合适 为什么 (1)课件出示第一组句子:A.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远:“一亿五千万千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读者而言,到底有多远依旧很模糊。)出示句子: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学生自读,试着说说感受(如果列举“步行”“坐飞机”两个常见的例子,将它们到太阳上去的时间作比较,就把抽象的概念说具体了。)(2)出示第二组句子A.太阳很大,它的体积是141200000立方千米。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大”“热”的描写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列出数字,读者对“大”“热”的概念依然不清楚)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作比较,把太阳称作“大火球”,列举钢铁碰到太阳变成气体的例子,使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形象)2.小结:看来,无论选择哪一种说明方法,都要以把事物介绍清楚为目标导向。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可以使事物的特点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准确,令人信服。【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从反面思考:如果只用一种说明方法行不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要结合说明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不能仅限于某一种说明方法,为下一个环节的写作作铺垫。五、关注字词,收获分享师:听说读写是我们学习的基本技能,现考考大家对本文的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导读正确。课件出示:shèshì zhí liánɡ tàn qū shājūn liáo摄氏度 繁殖 粮食 煤炭 地区 杀 菌 治疗采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同桌开火车读;指读;正音;齐读等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认真观察易错字形;方法分享;重点范写“殖”;练习书写3.这节课你的收获是:......六、作业布置1.正确读写课后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找一些说明性文章读一读。板书设计距离远 列数字特点 体积大 举例子 印象深刻16 太阳 温度高 作比较 通俗易懂关系密切 打比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