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二年级上册的第13课,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爱家乡是爱家的延伸、爱国的前提,但爱家乡教育绝不能是空洞的,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需要帮助学生区分“家乡”和“故乡”的概念,对家乡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走近”家乡才能够逐渐“走进”家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家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美,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日常的景物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家乡与自己的关系;学会关注、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并逐渐喜爱、热爱家乡,从心底自然升腾出对家乡的爱。本课依据课标要求侧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地理环境去发现家乡的美丽可爱。学生在自主发现美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家乡风景名胜的了解、喜爱,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从而为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后续内容(家乡物产、家乡人、家乡新变化)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城市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趣味化,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紧扣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教学目标1. 知道家乡在哪里,初步了解家乡的区域和特点。2. 通过和长辈交谈以及自己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3.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重点:通过和长辈交谈以及自己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难点: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教学过程一、我的家乡在常州(一)导入:刚刚小朋友们听了一首有趣的童谣,你听懂了吗?顾天奕和她的外公都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你的老家在哪里?你会说老家的方言吗?小朋友们试试能听懂吗?(二)我们的家乡常州在哪里呢?(1)出示中国地图:我们从地图上找找常州(首先找到江苏省,看常州在哪里,江苏的南边)出示句子:我的家乡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小小常州人请你骄傲读一读。(2)小朋友们,常州城最早在春秋淹城遗址,考古证实距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它的“三城三河”的建筑形制世界独有。出示常州唐代地图,自唐代以来,常州被称为“三吴重镇”“八邑名都”,在中国历史有很重要的地位。(3)出示现代常州地图:这就是今天我们常州的地图,小朋友们这个蝴蝶形状的美丽城市就是常州。看看常州有哪些区域组成?你是住在哪个区?我们井小在哪里?常州六区一市都是常州人,骄傲宣布:我的家乡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板贴:我的家乡在常州)二、发现家乡的,美1我眼中的家乡美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小朋友们去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你熟悉的美景,小朋友们纷纷进行了寻访,大家都把寻访的美景拍一拍或者画一画,现在请你们和小组的小伙伴们分享,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这里美丽。板贴:我眼中的家乡美(小朋友的照片或画相机贴)预设:我家楼下的小花园(师:我们家乡处处都有大自然的美),游乐场(师:家乡给我们带来欢笑的地方我们也觉得美),商场、商店(家乡给我们带来便利/娱乐的地方也很美)2我口中的家乡美情境:老师有一位朋友,周末要来常州,可是她只有一天的时间,想去打卡常州最美的景点,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们做做家乡推荐官,给她推荐你觉得最值得去的景点。家乡推荐官们!你们对家乡的景点熟悉吗?说说你知道哪些景点?(景点贴纸,预设:准备空白的,请你补上,不愧是家乡推荐官,了解的真多!)家乡推荐官们你们太厉害了!但是景点这么多,推荐哪个好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最想推荐一个地方,理由是什么?预设 :青果巷、文化广场、恐龙园、天目湖、公园三、我爱家乡美1.老师从小生活在常州,小时候最希望去的就是红梅公园,你们想看看老师记忆中的红梅公园吗?(红梅公园老照片)2.看完这些老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思辨话题:以前的红梅公园,没有现代游乐设施,面积也不大,景色也不如现在秀丽,过去的红梅公园和现在的相比,好像不值得被提起是不是?(学生讨论)4. 听完了他们祖孙三代人口中的红梅公园,你有什么想说的?5. 小结(出示照片):老师家就在红梅公园边上,见证着它的变化,它随着我们的家乡的发展一直在变化、我们每一代人成长在这里,我们快乐的回忆也在这里,回忆就凝聚成了爱,就像我们小朋友,在家乡常州越久,我们就更爱这个地方。 6.我们家乡的美不仅在我们看的见摸得着的事物中,我们家乡的歌曲、戏剧、童谣、方言也都很美。就像顾天奕带来了常州话童谣,我们作为家乡人,当然也爱我们的家乡话。7. 家乡话小卡片猜猜意思。8. 请常州话小先生带来童谣(外婆桥)带着大家读一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