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课件(共23张PPT)- 《建筑工程测量(第3版)》同步教学(重庆大学·202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6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课件(共23张PPT)- 《建筑工程测量(第3版)》同步教学(重庆大学·2022)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模块二 水准仪测量技术
水准仪的实际应用
任务三
6.四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目录
建筑物定位
教 学 目 标
01
教 学 安 排
02
教 学 内 容
03
教 学 参 考
04
教学目标
PART 01
01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素养目标
01教学目标
概念
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
原理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
原则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则
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能力目标
2
3
1
能完成四等水准测量数据的计算和检核。
能正确记录、处理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
能熟练的运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建筑物定位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A
B
C
精神
通过艰苦的测量工作,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风
通过各种精度指标以及细致的工作的要求,培养工作认真、严谨求实的作风;
态度
测量结果有误差对工程影响重大,要培养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教 学 安 排
PART 01
02
教学安排
讲授
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四等水准外业记录规范
视频
结合理论知识,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现场实施方法及术细节问题
练习
通过例题与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测量数据,列举测量依据、原则和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教学内容
PART 01
03
记录计算准备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记录表格计算准备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记录计算线路准备
拓展与提高
四等水准测量
一、四等水准测量路径形式——闭合水准路径
如图所示,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1A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2A、3A、4A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1A的环形路线。
四等水准测量示意图
1A
4A
3A
2A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一)按“后→前→前→后”或“后→后→前→前” 的程序观测。
在1A点前方适当距离处(尽可能选择1A与2A的大致中间位置),选择转点TP1,将已知点1A作为后视点,转点TP1作为前视点,在后视点(1A)和前视点(转点)用步量,找出1A与TP1两点大致中间位置并安置水准仪,在1A和TP1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TP1上需加设尺垫。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整平仪器。
(二)照准后视尺(1A点尺),分别读取以下数据,记录员复读后记入手薄中相应读数栏内。
1、读取后视黑面上丝读数,记录(1);
2、读取后视黑面下丝读数,记录(2);
3、读取后视黑面中丝读数,记录(3);
4、将后视尺转为红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录(4)。
01
02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照准前视(TP点)尺,精平后读数分别读取以下数据,记录员复读后记入手薄中相应读数栏内。
1、读取前视黑面上丝读数,记录(5);
2、读取前视黑面下丝读数,记录(6);
3、读取前视黑面中丝读数,记录(7);
4、将前视尺转为红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录(8)。
以上为第一测站的观测与记录工作。读取8个数(按读取顺序计入表格相应栏内),前后视尺黑面各读上、下、中丝读数,而红面只读中丝读数。
03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外业计算及检核
完成以上8个数据的读数、记录后,立即进行本测站的外业计算,计算步骤如下:
1、后视距离=100*(后视上丝读数-后视下丝读数)
2、前视距离=100*(前视上丝读数-前视下丝读数)
3、视距之差=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5m(技术要求)
4、∑视距差(12)=上站(12)+本站(11) ≤10m(技术要求)
5、后尺红黑面差(13)=后视黑面中丝读数+K-后视红面中丝读数
=(3)+K-(4) ≤3mm(技术要求)
04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外业计算及检核
6、前尺红黑面差(14)=前视黑面中丝读数+K-前视红面中丝读数 ≤3mm(技术要求)
7、黑面高差(15)=后视黑面中丝读数-前视黑面中丝读数
8、红面高差(16)=后视红面中丝读数-前视红面中丝读数
9、高差之差(17)=(15)-(16)±0.1 =(13)-(14)
10、平均高差(18)=1/2{(15)+(16)±0.1}
04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外业计算及检核注意事项
1.以上为第一测站的操作和外业记录计算过程,完成第一测站且符合要求后方可迁站进行下一测站的施测。
2.每测站观测完毕,要立即进行计算和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搬站。否则,需要重测。
05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全路线观测完毕后的计算与检核
1、各测段路线长度=本测段后视距离和+本测段前视距离和,
即L1=∑1(9)+∑1(10) L2=∑2(9)+∑2(10)
L3=∑3(9)+∑3(10) L4=∑4(9)+∑4(10)
全路线总长度L=L1+L2+L3+L4=∑(9)+∑(10)
2、视距检核:终点站∑视距差(12)=∑(9)-∑(10)
3、高差检核:∑(15)=∑(3)-∑(7)
∑(16)=∑(4)-∑(8)
4、各测段高差=本测段各测站高差之和,即h1=∑1(18)
h2=∑2(18) h3=∑3(18) h4=∑4(18)
全路线总高差h=h1+h2+h3+h4=∑(18)
06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一个测站的操作)
教学参考
PART 01
04
01
02
03
04
1、马小红 建筑工测量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
参考文献
课后作业
习题1:
四等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法观测两点高差,两次高差之差应不超过( )。
A.2mm B.3mm C.5mm D.10mm
习题2:
《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应不大于( )。
A.5m B.3m C.1m D.10m
习题3:
四等水准测量时若要求每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站,主要目的是消除( )。
A.i角误差 B.标尺零点差 C.读数误差 D.视差
习题4: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应小于等于( )。
A.100m B.80m C.75m D.50m
习题5:四等水准测量属于( )。
A.高程控制测量 B.平面控制测量 C.碎部测量 D.施工测量
习题6:
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