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天下第一楼(节选)第1课时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如果处处有人拖后腿,那么这个集体最终将注定失败。今天,让我们学习《天下第一楼》,深入体会这个道理。作者简介 何冀平,生于1951年,当代剧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业编剧。所创话剧《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1983年10月,中国台湾导演孙重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其间,全国政协请他品尝享誉世界的“北京烤鸭”。孙重询问服务员烤鸭的来历,服务员只能讲其大概。孙重遗憾之余,就问何冀平,能不能写写“北京烤鸭”。这个提议立马得到何冀平响应。她一直对祖国的美食文化感兴趣,当即答应。据何冀平自己说:“……我为写这出戏毕竟在全聚德好歹待了两个月呢。不仅向大师傅们学习怎样烤鸭子,闲时还与他们聊家常,熟悉他们的生活。此外还向管理人员了解这家百年老店的来龙去脉、兴衰更替。总之,两个月下来方方面面记了一大摞!”这成就了这出经典的话剧作品。知人论世故事梗概 第一幕,1917年(张勋复辟),福聚德传到第三代,老掌柜唐德源年老体弱,两个儿子均无心经营,大儿子唐茂昌醉心梨园,二儿子唐茂盛喜好武术,两人都不争气,王子西、常贵等尽心帮老掌柜支撑生意,有克五这样的大爷要小心侍候,有警察、钱师爷这样的人物要小心打点,竞争对手虎视眈眈,掩盖不了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老掌柜临终前,遗言是:“快去请……卢……孟……实……”知识链接 第二幕,1920年(北洋政府执政),在卢孟实的精心打理下,福聚德已经盖起了一座气派的大楼。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斡旋于各色人等中,又有了玉雏儿等人的倾心相助,福聚德的买卖日渐红火。知识链接 第三幕,1928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福聚德已名噪京师,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本幕开头便是课文节选的部分,集中展示了围绕卢孟实的几场戏剧冲突,暗示了福聚德盛中带衰,最终走向倾颓的结局。此后,修鼎新巧评厨子;常贵因为儿子想去瑞蚨祥做学徒,却因为五子行的身份被拒,气急心郁,洋人的羞辱更加剧了他内心的苦闷,中风倒地;二位少爷和卢孟实直接对质,要收回买卖;克五带着侦缉队,搜出罗大头私藏的烟土,卢孟实挺身而出主动为罗大头担保,被侦缉队带下。最终,卢孟实回了老家,送了福聚德一副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知识链接读准字音。鼎盛( ) 侦缉( ) 怯懦( ) 幌子( ) 忌讳( ) 拾掇( )赫赫扬扬( ) 骂骂咧咧( )正音释义zhēn jīqiè nuòhuìduohuǎngdǐnghèliē解释词语。〔拾掇〕〔幌子〕〔另请高明〕〔雕梁画栋〕〔赫赫扬扬〕整理;归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形容兴旺显赫。正音释义整体感知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卢孟实:福聚德的掌柜。王子西:福聚德的二掌柜 。玉雏儿:卢孟实的相好。唐茂昌:老东家唐德源的大儿子。福子:唐茂昌的跟包。唐茂盛:唐德源的二儿子。整体感知福顺:福聚德的学徒。常贵:福聚德的堂头。罗大头:福聚德的烤鸭师傅。成顺:罗大头的徒弟。克五:某王爷的后代,曾是著名的食客。修鼎新:福聚德的“瞭高儿”(负责迎送客人、让座儿打招呼)兼账房,曾是傍着克五的清客。整体感知2.快速阅读全文,梳理主要情节。(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2)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4)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羞辱卢孟实。(5)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文本研读 这里点出卢孟实拼命经营好福聚德的主要原因,也是卢孟实一直厚待伙计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为下文卢孟实受到罗大头的嘲讽作铺垫。 1.作者借王子西之口,交代卢孟实父亲的经历,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序幕(从开头到“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文本研读 说明唐茂昌听信传言,怀疑卢孟实私吞他唐家的钱财。拿钱只是借口,他已经开始找茬拆台。 2.唐茂昌对王子西说:“这几年,卢孟实在老家置产业,你知道吗?”这反映了唐茂昌什么心理?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文本研读 (1)推动了情节发展。克五表明自己是侦缉队的,把上下文中侦缉队的敲诈勒索串联起来;罗大头要拿烤杆打克五,发现成顺动自己的烤杆,引出下文罗大头负气出走。3.克五出场有什么作用?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文本研读 (2)从全剧看,克五闻出罗大头身上有烟土味,为后文侦缉队在店中查出罗大头藏有烟土作铺垫。 (3)克五从某王爷的后代、京城的头号吃主变成混吃混喝的落魄子弟,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这是福聚德发展的社会背景。文本研读 一罚一赏,突出表现卢孟实在当时腐朽的社会习气和文化中,刚健自强,想要改变大家对“五子行”子弟的蔑视,过得自尊而体面的努力。4.卢孟实对小伙计和成顺的一罚一赏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文本研读 “置产业”在当时人们看来是正经事,卢孟实觉得自己做得问心无愧。两个反问句,说明当时人们对“做饭庄子”这一行业的轻视,也表现了卢孟实的自尊自强。“我还想买济南府,买前门楼子哪”虽是负气的话,但也表现了卢孟实的远大理想,他不仅要经营好福聚德,还想有更大的发展。5.卢孟实承认自己“置产业”这段话反映了怎样的心理?文本研读 (脸色由青变得煞白,突然高声笑了起来,那笑声凄惨中带着一股昂扬,听着使人发抖) 6.如何理解被罗大头羞辱后,剧本对卢孟实这个人物表演的舞台说明?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羞辱卢孟实。文本研读 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罗大头这几句负气的话,揭了卢孟实的伤疤,“脸色由青变得煞白”,表现了卢孟实愤怒而又痛苦的心理。父亲因遭屈辱愁闷而死,这是他心中的痛。“凄惨”表现了他的痛苦,“昂扬”则包含着他对命运的抗争。现在福聚德的生意如此红火,正是他努力的结果。文本研读 看大哥支了多少就用多少,说明分号修门脸儿并不是唐茂盛要钱的目的,而是个借口,唐茂盛并不缺钱。他要钱的真实目的是逐步排挤卢孟实,夺回福聚德的经营权。 7.“我大哥在法家花园起的那间馆子支了多少,我就用多少。”唐茂盛真的缺钱吗?他要钱的目的是什么?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合作探究1.课文中的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围绕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展开的。合作探究2.福聚德的衰败有哪些原因? (1)内忧(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唐家两个少爷排斥卢孟实这个“外姓人”。罗大头动不动撂挑子要挟卢孟实;私藏烟土,导致卢孟实被迫离开福聚德…… (2)外患(根本原因):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各种军阀势力纷争,作为普通百姓经营的福聚德一直备受压迫,要应对克五这样的封建残余势力,还要打点侦缉队、警备司令、警察…… 小组同学课下合作排演唐茂昌、唐茂盛、小伙计、罗大头与卢孟实之间起冲突的情节,注意体会人物的说话语气及表情、动作,下节课在班级内表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