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家乡新变化 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家乡的特色传统文化凝聚着家乡独有的文化底蕴,是家乡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那些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代代相传。本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第16课《家乡新变化》第2课时,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关注家乡有传统特色的文化,激发热爱、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传承家乡特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情分析】了解家乡的特色、关注家乡发展是课程标准中设置的道德教育主题内容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传统特色文化不太了解,需要老师引导,通过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增加对家乡传统特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传承家乡特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特色是家乡的代表,凝结着家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2.感受家乡特色的丰富与美好,愿意主动接触、学习家乡的传统特色。3.喜欢家乡的传统特色,初步树立传承家乡特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传统特色,感受家乡特色的丰富与美好。2.教学难点:喜欢家乡的传统特色,初步树立传承家乡特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制作本课相关的视频资料,并制作课件;准备四样家乡传统美食。学生:搜集有关家乡传统特色的照片,并打印出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简单介绍闽南语;闽南语是我们家乡的特色。2.抛出问题,揭示课题。二、教授新课【活动一】家乡特色大搜索(一)阅读课本,了解小雯家乡特色。1.阅读书本64页,思考:小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家乡传统特色?她又是怎么介绍的?2.观看视频《做糖画》,感受糖画技艺的传承。3.再次阅读书本64页,了解介绍家乡传统特色的方式。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二)小组合作,了解我们家乡特色。1.小组交流合作: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家乡传统特色。2.举办“家乡传统特色展示会”,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3.小结:家乡的传统特色可真多啊,身为龙海人我们感到真骄傲啊!【活动二】家乡特色大探秘(一)逛一逛,了解家乡特色建筑——骑楼。1.学生观看视频一,身临其境感受石码街道的热闹。2.学生交流,了解宛南亭的历史。3.学生观看视频二,观察建筑特色,了解骑楼,感受祖先的智慧。4.小结:骑楼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特色建筑,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把家乡传统特色代代传。(二)尝一尝,了解家乡传统特色美食。1.学生推荐家乡传统特色美食。2.举办“小小美食分享会”。(1)老师请学生尝一尝家乡的传统特色美食。(2)品尝完,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3.小结:家乡传统美食是我们家乡人用勤劳的双手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所以我们要把它们代代传。(三)看一看,了解家乡地方戏——芗剧。1.学生观看视频三,师生交流,了解中山亭。2.学生观看视频四,感受中山亭的热闹。3.简介芗剧,学生通过观看陈书瑶表演视频和跟老师学唱芗剧,感受芗剧的魅力。4.小结:通过学一学芗剧,把我们家乡的传统特色代代传。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出示习主席的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这些家乡传统特色都是我们我们家乡特有的闽南文化,它们凝聚着我们家乡人的智慧和勤劳,是我们闽南人的根和魂。我们要把这些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做个“小小家乡文化传承者”。2.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龙海美食真正港》。【课后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传承家乡的传统特色,在班会课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