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八章 电功率18.4 焦耳定律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治。2.科学思维: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3.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导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导学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 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 效应。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将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为U型玻璃管内液柱的变化量的技巧。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跟通电时间成 比。这个规律叫做 。用公式表示为 Q= 。热量Q单位是 ;电流I单位是 ;电阻R单位是 ;时间t单位是 。3.电饭煲、电熨斗是利用 来加热;电视机背面的有很多孔,电脑用微型风扇是防止 的危害。课堂导学(一)电流的热效应1.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 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 效应。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将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为U型玻璃管内液柱的变化量的技巧。实验中,为了控制电流 ,将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实验表明,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 。(二)焦耳定律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跟通电时间成 比。这个规律叫做 。用公式表示为 Q= 。热量Q单位是 ;电流I单位是 ;电阻R单位是 ;时间t单位是 。4.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A的电流时,1min产生的热量是 J,导体两端电压是 V,电功率是 W。5.某电饭煲正常工作时发热体的电阻为44Ω,电流为5A,1min产生的热量是 J,这个电饭煲的额定电功率是 W,额定电压是 V。(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6.电饭煲、电熨斗是利用 来加热;电视机背面的有很多孔,电脑用微型风扇是防止 的危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B. 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 电风扇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 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将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转化为液柱变化量多少B.两个电阻串联,控制电流相等C.右边液柱变化量大,表示电阻大的产生热多D.实验表明,电热的多少电流的大小有关3.家庭电路使用的电炉,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当电炉丝发热发红时,连接导线却不热,这是因为 ( )A.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大 B.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小C.电炉丝两端电压比连接导线两端电压小 D.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导线的电阻大4.下列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 电饭锅 B. 电熨斗 C. 电风扇 D. 电烤炉5.下列情况中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B.家用电器长时期不使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一次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的漏电保护器 D.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引发炸药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内,热,转化。2.正,正,正,焦耳定律,I2Rt,焦耳,安培,欧姆,秒。3.电热,电热。课堂导学1.内,热。2.转化,相等,多。3.正,正,正,焦耳定律,I2Rt,焦耳,安培,欧姆,秒。4. 480 ,4 ,8 。5. 66000,1100, 220 。6.电热,电热。课堂练习:1.C;2.D;3.D;4.C;5.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