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①发挥现代金融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必须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淘汰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10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关于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说,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我国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是为了( )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②引进外商先进技术,减少国内技术投资③推动国家高质量开放发展④提升外资经济的经济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近几年,贵州“村BA”“村超”灿耀全国,8月30日晚,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西北赛区半决赛落下帷幕,宁夏三营镇代表队以51比36战胜青海查汗都斯乡队,挺近西北赛区决赛,拿到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赛事将体育、旅游、文化、流量相融合,不仅给乡村发展增添了活力与动力,也探索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这给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是( )①推动产业融合,形成发展合力②整合地方资源,厚植发展优势③强化以工补农,促进以城带乡④变革体制机制,维护农民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加快形成并不断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 )①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变化②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阶段③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所在④我国的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将重点组织落实好8个方面22项任务,大力推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我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旨在( )①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②淘汰传统产能,以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④发挥政策效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我国( )①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②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积极回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注重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它反映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及运行走势,为宏观经济政策及企业生产、金融投资活动等提供依据。下图是国家统计局2023年8月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图,要让2023年中国PMI指数维持在50%以上运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制造业PM1指数(经季节调整)注: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经济景气程度上升: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经济景气程度下降①激发活力在节假日期间发放消费券,提高社会总体消费能力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缓解企业融资困难③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留抵退税政策④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武汉文旅集团结对共建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片区,选址农家畈投资约6100余万元,推出村企共建特色农文旅项目。项目依托农业底板,吸引本村村民、下乡市民参与农文旅产业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的打造,走出了一条“乡村办公司,集体强实力,群众增收益”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活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①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农村特色产业规模②可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③有利于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④可以延伸农村特色产业链,提升涉农产业要素及其产品的附加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三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指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成效,推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截至2023年9月21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81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36.2亿元,碳价稳中有升。这说明( )①市场手段可有效激励低碳减排行动②我国传统产业逐渐被绿色低碳产业所替代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④我国不断培育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本次降准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②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③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④保持市场流动资金充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11.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由此可见,我国( )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新型工业化任务取得突破,完成产业升级任务③注重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截至2023年7月底,辽宁已累计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家,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2个、应用场景1235个。以沈鼓集团为例:“十三五”时期,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1.6%;2023年一季度,产品订货量增长140.3%,利润增长58.8%。这些变化体现了( )①数字技术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②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③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取代传统制造业④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须掌握在自己手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恢复和扩大消费。以下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路径正确的是( )①共建医疗联合体→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健康消费②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扩大景区建设规模→丰富文旅消费③适度增发专项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消费④发展绿色消费市场→降低绿色产品价格→形成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益完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对此汽车企业应( )①积极融入汽车产业链,参与产业链分工合作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产业链的依存度③顺应市场发展转型升级,制定正确经营战略 ④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新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期,关于粮食安全的担心在全球蔓延。材料一 2023年9月5日,国务院发表《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份关于“中国饭碗”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粮食生产消费的五组数据,给百姓送去“定心丸”。2022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单产每亩386.8公斤;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较5年前增加515万亩;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从2017年的52.5%、95%、67:2%提升到2022年的、62.4%、96%、73%。材料二 2023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步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配套实施河湖连通、大型灌区续建改造工程,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协同推进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探索端稳“中国饭碗”,牢牢把握食品安全主动权的路径。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业基地,拥有独特的优势: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朝鲜接壤,是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独特,生态资源、能源资源等条件较好,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但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新动能发展不足,虽然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围绕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有力有效贯彻落实,推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落细。◇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促新能源汽车消费、促家居消费等新的政策,很多地方也在积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 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上海出台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陕西推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十条举措……一系列真招实策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组建国家数据局;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动经济迎难而上,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参考答案:1.D2.A3.A4.B5.D6.B7.C8.B9.D10.C11.B12.B13.B14.A15.①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②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严格耕地保护,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③加大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落实藏粮于地、积极推进藏粮于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④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和流通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16.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②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推动东北全面振兴。③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东北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区域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7.①政府进行科学宏观调控,通过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③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