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待测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电路组成,能动手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教学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掌握电路图的作图原则。三、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今后学习电学的基础,也是研究和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必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概念的强行记忆阶段,所以,要改变学生看到表面现象,就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的思维惯性,从观察现象入手,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起学生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热情,让学生在经历困惑,实践,解惑的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初步懂得探究事物本质的一般步骤,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电压:1.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课本上的图)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5),使甲水总比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视频出示进行类比。说明: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2.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二、电压的测量1、测量电压也要用专门的仪表叫电压表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2、出示几种电压表表盘上标有字母V.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4、利用投影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三、活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1.学生活动:取三只电池,用电压表测出每一只电池的电压,将三只电池串联起来,测出这个电池组的电压。讨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和每个电池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串联电池的电压之和2、按图甲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两端的电压、灯两端压和灯与串联后的总电压的电压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分析: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有何关系 归纳: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3、按图乙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两端的电压、灯两端的电压、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分析: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 归纳: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板书设计: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2、测量电压的工具:电压表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5、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6、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