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试题(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试题(一)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练习试题卷(一)
(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二课。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②古巴比伦国王阿育王统一了两河流域
③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④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中华文明
3.“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氏族社会的私有财产被破坏 B.氏族社会内部出现阶级分化
C.军队和刑法的出现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上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变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7.学完“百家争鸣”后,同学们一起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A.行会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9.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是(▲)
①看到无数高架引水渠 ②和希腊成年男子讨论国家大事
③到剧场看戏 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 ⑤和亚里斯多德在街上辩论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1页,共6页)
10.关于“中世纪”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5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
②主要特点是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③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
①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②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③阿拉伯医学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发明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⑤把中国的四大发明、稻米等传入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12.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15.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16.(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17.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隋唐时期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科举制 ③行省制度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2页,共6页)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20.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面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完成作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1.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3.学习和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历史学习得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采用长子继承的方式确立周王的权威。
B.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通过废分封建县制加强王权。
C.唐朝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宋元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加强皇权。
24.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以来的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以下朝代与其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汉朝——大规模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B.唐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
C.秦朝——设立“陇西郡”,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D.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3页,共6页)
25.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绵延不断,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反映的融合与交往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昭君出塞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教 ④玄奘前往西天取经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6.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7.明朝建立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 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28.我国明清时期形成的最著名的大商帮有(▲)
A.苏商、沪商 B.徽商、晋商
C.徽商、沪商 D.苏商、晋商
29.1661年,抗清将领郑成功从下列哪个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葡萄牙
30.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①平定葛尔丹叛乱 ②确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31.将下列科技文化思想成就与主要人物进行正确连线。(3分)
文化思想成就 主要人物
宣扬“众生平等”,刻苦修行,到达“极乐世界” 祖冲之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代表作《兰亭序》 王羲之
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乔达摩·悉达多
32.将下列清明时期与朝代或君主进行正确连线。(3分)
清明时期 朝代或君主
文景之治 西 汉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4页,共6页)
33.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4分)
作品名称 作者
三国演义 曹雪芹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施耐庵
红楼梦 罗贯中
三、读图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4.2014年6月22日上午10时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隋朝大运河图,回答问题。
(1)写出隋朝大运河中心A ▲ ;起讫点B ▲ ,C ▲ ;
(2)请选择其中沟通长江与钱塘江的G段是 ▲ (1分)
A.江南河 B.邗沟
C.永济渠 D.通济渠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运河的认识。(2分)
四、尝试应用与自主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35.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11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在图中①②中填入恰当的内容。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实现了统一?
(3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元朝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4分)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5页,共6页)
3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 ( http: / / www.21cnjy.com )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二填写图中丝绸之路的起止点A ▲ ,E ▲ 。(2分)填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①是 ▲ 。(1分)
(2)结合所学,西汉时期为保持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军事、外交、行政管理的重大举措各一例。(3分)
(3)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繁盛,中国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航路销往各国,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 ▲ ”。(1分)
(4)结合所学分析,从西汉时期到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路线由陆上为主逐渐转变为海上为主的原因。(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今天中国提出“一路一带”战略构想,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现实价值?(2分)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练习试题卷(一)(第6页,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练习答题卷(一)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1~30 31~33 34 35 36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31.将下列科技文化思想成就与主要人物进行正确连线。(3分)
文化思想成就 主要人物
宣扬“众生平等”,刻苦修行,到达“极乐世界” 祖冲之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代表作《兰亭序》 王羲之
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乔达摩·悉达多
32.将下列清明时期与朝代或君主进行正确连线。(3分)
清明时期 朝代或君主
文景之治 西 汉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33.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4分)
作品名称 作者
三国演义 曹雪芹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施耐庵
红楼梦 罗贯中
三、读图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4.(1)(3分)A: B: C:
(2)(1分)
(3)(2分)
四、尝试应用与自主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35.(1)(3分)① ②
(2)(4分)
(3)(4分)
36.(1)(3分)A: E: ①
(2)(3分)
(3)(1分)
(4)(4分)
(5)(2分)
期末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卷答案
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C C B B A C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A A C D C C
题次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C D D B A B B D
二、连线题(共10分)
31-33题(略)(每线1分)
三、读图探究(共6分)
34.(6分)
(1)洛阳 涿郡 余杭(3分)
(2)A(1分)
(3)利: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弊: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分)
四、尝试应用与自主探究(共24分)
35.(11分) (1)北宋 金(2分) 元朝(1分)
(2)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3)民族融合(2分) 海陆交通畅通。(2分,或答出国家统一;统治者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6.(13分)
(1)长安 大秦(或罗马)(2分) 泉州(1分)
(2)军事: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河西走廊;构筑河西长城;自敦煌往西至盐泽,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以保护去外国的使者,并供应给养。(任意一点得1分)
外交: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前,派遣张骞出使西域。(1分)
行政管理: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任意一点,1分)
(3)陶瓷之路(1分)
(4)政治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答出其中二点得4分,如有其他正确的同等赋分。总分不得超出4分。)
(5)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