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教材梳理复习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课件(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教材梳理复习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课件(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4课时 运动和力
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1. [2022·宜昌]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我国的一位女选手从 50 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 一次超高难度的 1 620 度旋转,获得金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B. 她离开轨道末端时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C. 她的惯性越大, 上升的高度越高
D. 她运动到最高点时仍具有惯性
D
2. [2023·鄂州]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将一铁制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滚到斜面底端后接着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C.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 是因为受到了磁体引力的作用
D
3. [2023·潜江]端午节来临,江汉平原各地纷纷举办龙舟大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B. 船桨划水的力越大, 水对船桨的力也越大
C. 龙舟所受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 龙舟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是因为惯性的作用
B
4. [2023·武汉] 2022 年 2 月 5 日,中国队获得短道速滑混合团体 2 000 米接力比赛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短道速滑的接力与田径比赛的接力不同,运动员只需要在到达接力地点的时候推送下一个队友出发就是完成了接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决赛中,“接棒”的运动员甲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滑行,当追上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滑行,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由于 _____,不蹬冰也能继续向前滑行;此后乙的速度逐渐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 作用。
惯性
阻力
5. [2023·荆州]在我们初中物理课本中,多次利用斜面进行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1) 图甲利用斜面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
(2) 乙、丙实验都有让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保持______相同。
(3) 由图乙推理:当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 ___________运动。
v=
速度
匀速直线
(4) 图丙中木块 B 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图乙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在________ (填“毛巾”“棉布”或“木板”) 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不变
毛巾
点拨:小车在水平面开始端的速度相同,最终的速度为 0,动能变化量相同,故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功相同,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根据 P= 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6. [2023·连云港]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时间后落向地面,继续向前滚动,最终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最终停止,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足球运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
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足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
7. [中考·青岛]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 物体不受力, 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C.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此定律是在实验和大量事实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C
8. [中考·黑龙江]小明和小刚是两个初三学生,小明的质量为 60 kg,小刚的质量为 70 kg。在上体育课时,小明和小刚匀速爬杆,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B. 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大
C. 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大
D. 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小
点拨:小明和小刚匀速爬杆,小明和小刚均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小明和小刚均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且各自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故各自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所受的重力大小, m 明< m 刚,由 G=mg 可知 G 明< G 刚,故 f 明< f 刚。
答案: C
9. [2023·泸州]教室里,磁性黑板擦可以被吸在竖直金属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根据题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黑板擦受到磁力作用,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也能静止在竖直黑板上
B. 黑板擦能静止在竖直黑板上,是因为黑板擦所受摩擦力大于重力
C. 擦黑板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D. 擦黑板时,手对黑板擦的压力与黑板对
黑板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10. [中考·扬州]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  )
A. 前行时突然刹车
B. 前行时撞上前车
C. 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
D. 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D
11. [2023·青海] 2023 年 5 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假设“天舟六号”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其惯性______, 运动状态 _________。( 均填 “不变”或“改变”)
不变
改变
12. [2023·江西]我国的“ 复兴号 ” 动车组具有高速、 平稳等运 行特点。如图所示, 某乘客将一枚硬币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窗台上,由于硬币具有__________ ,它能与动车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纹丝不动”的硬币受到的重力与窗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惯性
平衡力
13. [中考·贵港]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 B 紧靠在一起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 10 N 的水平推力 F1 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 A、 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拉着 B 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 F2 = ______N,此时木块 A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N。
10
0
点拨:图甲中,在 10 N 的水平推力 F1 作用下, A、 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把 A、 B 看成一个整体, A、 B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 10 N;图乙中,把 A、B 仍看成一个整体, A、 B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变, A、 B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等于10 N,由于 A、 B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B 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拉力 F2 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故 F2=10 N; A和B一起匀速直线运动, A和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A 和 B 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故此时木块 A 所受的摩擦力为 0 N。
14. [中考·达州]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 _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 惯性;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 ;若喝掉杯子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 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具有
竖直向上
减小
15. [2023·黑龙江]如图所示,当右端挂一个重为 10 N 的物体 A 时,物体 B 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 B 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物体 B 上施加 一个水平向 ______、大小是_______ N 的拉力。

20
点拨:物体 B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为 10 N。物体 B 水平向左运动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物体 B 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也是 10 N。物体 B 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 10 N、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0 N,所以 F 左=F 右+f=10N+10N=20N。
16. [2023·金昌]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 相同。
速度
点拨:实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是为了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2) 小车在_________ ( 填“ 毛巾 ”“ 棉布 ” 或 “木板”) 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
(3) 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将保持_____________ 状态。
木板
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 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上面运动的距离最远,速度减小得最慢。
点拨: 由上述实验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 根据以上结论,关于运动和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选项符号)。
A. 沿水平方向没有推动桌子,是桌子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B. 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B
点拨: 沿水平方向没有推动桌子,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则桌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 A 错误;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B正确。重力势能相同;初始速度为 0,动能大小相同,所以具有的初始机械能相同,最终小车都处于静止状态,最后的机械能相同,则消耗的机械能大小相等。
(5) 三组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从运动到静止消耗的机械能大小 _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
相等
17. [情境题·体育赛事]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 a 点上升到最高点 b 后下落到地面 c 点,然后继续运动到 d 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从 a 点上升到 b点, 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 球在 b 点受到的合力为零
C. 球从 b 点下落到 c 点, 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 球最终到 d 点停止, 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18. [母题 人教八下 P17 演示]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 ________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 _______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_________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同一高度
重力
距离(共38张PPT)
第2课时 质量与密度
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1. [2023·宜昌]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 dm3
B. 我国居民身份证的长度大约为 8.52 mm
C. 一张 A4 普通打印白纸的质量约为 47 g
D. 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5 m/s
A
2. [2023·恩施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物理老师将体积都为 V 的水和待测液体倒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左边是水,现象如图所示。
(1) 为了让横梁恢复平衡,应向 _______盘加砝码;若加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质量(含游码读数) 为 M 加, 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 ρ 水表示)

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ρ 液 =ρ 水 -
3. [2023·潍坊]如图所示为用水泥砖块铺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对于工人手中所拿砖块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宽约 10 cm
B. 体积约 10 dm3
C. 质量约 10 kg
D. 密度约 1× 103 kg/m3
A
C
4. [2023·青海]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200 cm3 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 206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体积有关
B. 密度与质量有关
C. 湖水密度为 1.03× 103 kg/ m3
D. 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 [2023·永州]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扛上锄头去菜地挖地种菜,请你估测一把锄头的质量最接近(  )
A. 1 500 mg
B. 1 500 g
C. 1 500 kg
D. 1 500 t
B
6. [中考·自贡]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1 kg 的水和 1 kg 的冰的密度相同
B.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为减轻质量, 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 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 发生火灾时, 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 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 密度较小, 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
7. [2023·自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ρ 甲、 ρ 乙、 ρ 丙、 ρ 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 水=1×103 kg/m3)(  )
A. ρ 丙> ρ 乙> ρ 甲且 ρ 甲> ρ 水
B. ρ 甲> ρ 乙> ρ 丙且 ρ 丙> ρ 水
C. ρ 甲> ρ 乙> ρ 丙且 ρ 乙=ρ 水
D. ρ 乙> ρ 丙> ρ 甲且 ρ 甲< ρ 水
C
8. [2023·新疆]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 0.015 mm,则面积为 1 m2 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ρ 手撕钢 =7.9×103 kg/m3)(  )
A. 120 g
B. 12 g
C. 1.2 g
D. 0.12 g
A
9. [2023·青海]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土壤样品。土壤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的过程中,质量_______ ,比热容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不变
10. [2023·贵州]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已成功载客飞行,飞机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环保理念等方面均有自主知识产权,选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减小了飞机的质量,这是因为材料本身的 _________较小。
密度
11. [2023·内江] 2008 年,中国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有一枚北京奥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是 16.1 g, 体积为 1.8 cm3, 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 _______g/cm 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 其质量_________ ( 填“ 变化 ” 或 “不变化”)。
8.9
不变化
12. [中考·内江]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 21.6 g,用刻度尺测棱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棱长是 ______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 (填 “铅”“铁”或“铝”) 组成。 ( 已知 ρ 铅=11.3×103 kg/m3, ρ 铁= 7.9×103 kg/m3, ρ 铝=2.7×103 kg/m3)
2.00

13. [2023·岳阳]小明有一张岳阳县的行政区划图,小明想知道该地图上岳阳县的面积,聪明的他先测出整张地图的面积为S,然后将地图折起来放在天平上,测出整 张地图的质量为 m; 展 开地图, 其质量 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再沿边界将地图中岳阳县剪下并测出它的质量为 m1。可求得地图上岳阳县的面积为 _________(用 m、 m1、 S 表示)。
不变
S
14. [2023·济宁]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小明做了两次实验并做了如下记录,则液体的密度ρ= _____g/cm3,容器的质量 m=____ g。
1
实验次数 液体的体
积 V/cm3 容器和液体的
总质量 m/g
1 58 79
2 107 128
21
15. [2023·常德]一实心铁球质量为 15.8 g,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 _______cm3;为使铁球能悬浮于水中,我们将实心铁球制成空心铁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_______ cm3。 ( ρ 铁 =7.9×103 kg/m3)
2
13.8
点拨:该实心铁球的体积 V= = =2 cm3。根据物体悬浮于水中时,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空心铁球的总体积 V'= = =15.8 cm3,则空心部分体积 V空=V'-V=15.8 cm3-2 cm3=13.8 cm3。
16. [2023·锦州] 下面是小明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 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 _______(填“左”或“右”) 调节,使天平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放入 50 g、20 g、10 g 砝码各一个时,天平刚好再次平衡。

点拨: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右调节;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 总 =50 g+20 g+10 g=80 g。
(2) 将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_______cm3。
40
点拨: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0 mL=40 cm3。
(3) 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 _____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8
1.05×103
点拨:由图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 0.2 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 3 g,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 m 剩 =20 g+10 g+5 g+3 g=38 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 总 -m 剩 =80 g-38 g=42 g;盐水的密度 ρ= = =1.05 g/cm3=1.05× 103 kg/m3。
(4) 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刚刚测出了密度的盐水和其他一些工具,又想测量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 m1;
② 容器内装有适量的盐水,将木块和一个
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丁所示;
③ 向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直到木块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 m2;
④ 木块密度表达式 ρ 木 = ________。(用字母表示,盐水密度用 ρ 盐表示)
刚好浸没在盐水中
点拨:③向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直到木块刚好浸没在盐水中,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 m2;
④木块刚好浸没在盐水中时,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即 V 排=V 木= ,因为木块和瓶整体漂浮,所以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空瓶、瓶中的水和木块的总重力,即F浮=ρ 盐gV 排= ρ 盐g =(m1+m2) g;由此可得木块的密度 ρ 木= 。
17. [2023·泰州]小明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图甲所示是小明刚调节完天平平衡的情形。请你指出他调节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上遗漏步骤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调节。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点拨: 图甲遗漏的操作步骤是:将游码调零;图甲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横梁就水平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 用调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接着他在量筒中倒入 30 mL 的水,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_g/cm3。
28.4
2.84
点拨: 由图乙知,石块的质量 m=20 g+5 g+3.4 g=28.4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30 mL,由图丙知,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后总体积为 40 mL,所以石块的体积 V=40 mL-30 mL=10 mL=10 cm3;石块的密度 ρ= = =2.84 g/cm3。
(3) 以下操作会导致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的有________ ( 多选,填字母序号)。
A. 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俯视液面
B. 先测石块的体积后测石块的质量
C. 石块放入量筒时有部分水溅起附在筒壁上
BC
点拨:读数时,若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则计算出的体积会偏大,根据 ρ= 可知, m 不变, V偏大,则所测得的石块的密度偏小;先测石块的体积,取出石块再测质量时,由于石块上沾有水, 所以测得的石块的质量偏大,体积不变,根据 ρ= 可知,导
致最终测得的石块的密度偏大;有部分水被石块溅起附在筒壁上,则所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小,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偏小,使得密度测量值偏大。
18. [新趋势·学科内综合]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变大, 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 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 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 密度变大
B
19. [新趋势·过程探究]要配制 90 mL 密度为1.1 g/cm3 的盐水,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有 100 g、50 g、10 g、5 g 各 1 个,20 g 2 个)、水(密度为 1 g/cm3)、盐、烧杯等。水加入盐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 称量所需水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 _________处,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质量为 ____g,保持游码位置不变,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零刻度线
46
在天平右盘中加入一个 100g 砝码和 1 个 10g 砝码,
并取下一个 20g 砝码
点拨:称量所需水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质量 m=20 g+20 g+5 g+1 g=46 g;要配制
90 mL 密度为 1.1 g/cm3 的盐水, 由于水加入盐后体积变化忽略 不计, 则所需水的质量 m 水 =ρ 水 V=1 g/cm3× 90 cm3=90 g,由于两个 20 g 砝码已经使用,故接下来的操作是在天平右盘中加入
一个 100 g 砝码和 1 个 10 g 砝码,并取下一个 20 g 砝码,然后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2) 称量所需质量的盐,在天平左、右盘中各放入一张纸片,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中加入 5 g 砝码,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 g 刻度线处,在天平左盘中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
点拨:由题意得,所需盐的质量 m 盐=m 盐水-m 水=ρ 盐水V- m 水=1.1 g/cm3× 90 cm3-90 g=9 g;称量所需质量的盐时,由于右盘中已经加入5 g 砝码,故应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4 g 刻度线处,在天平左盘中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共22张PPT)
第1课时 机械运动
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1. [2022·武汉] 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舟三号” 相对于“ 天舟四号” 是运动的
B. “天舟三号” 相对于“天和核心舱” 是运动的
C. “ 天舟四号” 相对于“ 天舟三号” 是静止的
D. “天舟四号” 相对于“天和核心舱” 是静止的
A
2. [2023·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 0.5 s 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 ______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cm。
长度
1
点拨: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2) 小车从 A 点到 C 点的路程 sAC=______ cm,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时间 tAC=______ s,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_______cm/s。
40.0
点拨:相机每隔 0.5 s 曝光一次,由图可知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时间 tAC =1 s;小车从 A 点到 C 点的路程 sAC =40.0 cm;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40.0 cm/s。
1
40.0
(3) 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 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变速
点拨:由图知,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4) 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天舟四号空间站组合体在 C 点的动能 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 D 点的动能。
小于
点拨:小车做加速运动,小车在 C 点的速度小于在 D 点的速度,因此小车在 C 点的动能小于在D 点的动能。
3. [2023·营口]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  )
A. m
B. dm
C. cm
D. mm
C
C
4. [2023·贵州] 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 “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 分道扬镳
B. 背道而驰
C. 并驾齐驱
D. 各奔东西
5. [中考·绥化]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0~ 10 min, 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 0~ 30 min,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 10~ 20 min, 以乙为参照物,
甲是静止的
D. 20~ 30 min, 甲、 乙二人之间的
距离越来越大
B
6. [2023·福建]如表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 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 170 cm,“92”表示(  )
A. 胸围 92 cm
B. 肩膀宽 92 cm
C. 上臂周长 92 cm
D. 脖子周长 92 cm
A
7. [2023·陕西]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 50 m 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 2 s
B. 8 s
C. 1 min
D. 0.1 h
B
8. [2023·济宁]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 36 km,设计速度 80 km/h,合_____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明跟随爸爸开车通过高架路全程用时 36 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km/h。
22.2
60
9. [2023·岳阳]汨罗江畔迎端午, 搏桨跃浪赛龙舟。 与登舟前相比, 运动员登上龙舟后, 龙舟受到的浮力_______ ( 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龙舟用 200 s 的时间通过了 800 m 赛道,则该龙舟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变大
4
10. [2023·怀化]歌词“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 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 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_______ ( 填“ 山 ” 或“ 轻舟”)。
运动
轻舟
11. [2023·安徽] 2023 年 5 月 17 日, 我 国 成功发射第 56 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 (填“相对”或“绝对”) 的。
相对
12. [2023·朝阳]在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小明参加 50 m 托球跑比赛的成绩是 10 s,他托球跑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km/h;在接力比赛中,为使接力棒顺利交接,两名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 ________(填“静止”或 “运动”)。
18
静止
13. [中考·常州] 2021 年 12 月 22 日, 常 州 发生 4.2 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 P 波和 S 波, P 波的传播速度是7×103 m/s, S 波的传播速度是 3.5×103 m/s,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 21 h 46 min 07 s 探测到 P 波,于当日 21 h 46 min 09 s 探测到 S波,问:
(1) 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
解: 由题意可得,地震局探测到两列波的时间差
Δ t=21:46:09-21:46:07=2s,
设地震局到震源的距离为 s,由 v= 可得,
- =Δ t,即 - =2s, 解得 s=14 000m。
(2) 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解:由 v = 知, t = ==2s,
21h46min07s-2s=21h46min05s,
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为当日 21h46min05s。
14. [新情境·航天科技]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 19 m,正以相对核心舱 0.2 m/s 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5 s 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 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 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 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 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D. 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 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D
15. [母题 人教八上 P12 实验]如图所示, 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cm,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
1.80
338.5(共33张PPT)
第3课时 力
第三部分 运动和力
1. [2022·鄂州] 吃完早餐,你走向公交站,准备乘车去上学。你在地面上行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脚与地面间有摩擦力
B. 鞋底有花纹, 是为了减小摩擦
C. 你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如果地面绝对光滑, 你可以走得更快
A
2. [2022·随州]邓老师在《摩擦力》新课教学时,为了情境化引入新课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轻松翻动两本物理书的书页,让书页彼此交错穿插后平放在桌上 (如图)。邓老师让大家推荐两个“大力士”把这两本书拉开,体育委员和篮球队长信心百倍地走上讲台,邓老师给他们加一点难度把一盒粉笔压在书上,两男生使出洪荒之力
也没拉开两本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本书很难被拉开是因为书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静电吸引力
B. 两本书的纸面越粗糙越容易被拉开
C. 要想拉开两本书, 拉力的大小需要大于书页间的摩擦力大小
D. 两本书交错穿插的页面越多、 书上所压的粉笔盒等物越重越容易被拉开
C
3. [2022·襄阳]如图所示,铁块 A 重 3 N,静止地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 1 N的铜块 B 放在铁块 A 上面时, A 和 B 恰能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取走铜块 B,用竖直向上的力 F 拉铁块 A,使其匀速向上运动,则 F 的大小为(  )
A. 3 N B. 4 N
C. 5 N D. 7 N
D
4. [2023·仙桃] 水平桌面上有物体 A、 B。如图甲, A在 F1 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 A、 B 用轻绳水平连接,在 F1 和 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 F1= 6 N、 F2=20 N。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所受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A 所受桌面的摩擦力为 14 N
C. B 所受桌面的摩擦力为 8 N
D. 绳子的拉力为 6 N
点拨:如图甲, A 在 F1 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此时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A=F1=6 N,如图乙, A、 B 用轻绳水平连接,在 F1 和 F2 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力平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故图乙中, A 所受桌面的摩擦力 fA′ =fA=6 N; A、 B 一起向右运动,受到的摩擦力都是向左的,整体受到F1、 F2、 A 和 B 向左的摩擦力,整体受力平衡,则有F1+fA′ +fB=F2;
6 N+6 N+fB=20 N,解得 fB= 8 N;对图乙中的 A 受力分析知,绳子对 A 的拉力等于所受的拉力F1 与向左的摩擦力之和,故绳子对 A 的拉力 F=F1+fA′ =6 N+6 N=12 N,即绳子的拉力为12 N,综上所述, C正确。
答案: C
5. [2023·常德]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成语“孤掌难鸣” 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 “卵与石斗, 麋碎无疑” 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C. “飞流直下三千尺” 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B
6. [2023·天津]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
A. 重力的方向
B. 重力的大小
C. 重力的作用点
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A
7. [2023·上海]以下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 N(  )
A. 一张课桌
B. 一个手机
C. 一个鸡蛋
D. 一个中学生
C
8. [2023·益阳]冬至打年糕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打年糕时,需要用木制榔头反复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终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向下砸榔头时, 榔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用榔头打击年糕时, 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 年糕凹陷,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年糕凹陷, 说明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而年糕对椰头没有作用力
C
9. [2023·朝阳]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和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C. 下大雪后, 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D. 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加润滑油
D
10. [2023·广西]如图,在龙舟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队的平均速度一定一样大
B. 打鼓声主要通过水传给选手
C. 向后划桨, 桨会受到水向前的力
D. 冠军队的龙舟所受阻力一定最小
C
11. [2023·烟台]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轴承内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C. 刹车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D. 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12. [中考·阜新]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
相互
形状
13. [中考·怀化]体育课上,小强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在此过程中小强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同时他觉得头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
运动状态
相互
14. [中考·柳州]如图,用手压书本并抽出直尺,当手压书本的力大小不同时,匀速抽出直尺过程中需要的力的大小也_________ 。由此,可推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的大小有关。
不同
压力
15. [2023·武威] 2022 年 12 月 4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着陆的最后 1 m,反推发动机向下喷出高速气流,以达到减小返回舱下降速度的目的。减速下降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航天员的质量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运动状态
不变
16. [2023·无锡节选]将气球吹大,用夹子把口封 紧, 剪取一段 10 cm 长的吸管, 用 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水平拉直,两端固定。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 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过程中气球与吸管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是气球运动时每隔 0.5 s 的频闪照片,则气球从 A 位置运动到 B 位置过程中做______ (填“匀速”或 “变速”) 直线运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变速
17. [2023·无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拉力 F 和摩擦力 f 的示意图。
解: 如图所示。
18. [中考·扬州]如图,用一根细绳拴着一个沙袋,甩动起来,请画出此时沙袋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对沙袋的作用)
解: 如图所示。
19. [2023·通辽]如图所示,物体 A 与弹簧连接 (弹簧被压缩),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 A 的受力示意图。
解: 如图所示。
20. [2023·青海]秋天的贵德梨香满园,请你在图中画出梨静止时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解: 如图所示。
21. [2023·福建]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
(1) 将木块平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__________运动。
匀速直线
(2) 由图甲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N。
(3) 由图乙和图丙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
(4) 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1.2

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不稳定不方便读数。
22. [母题 人教八下 P22T4]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减速向右滑行,请画出滑行过程中此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其中 O 点为物块重心。
解: 如图所示。
23. [新趋势·过程探究]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的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A 也能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原因是木块 B 相对桌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 B 受到的______ 力的大小,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填“二力平衡”或“受力不平衡”)。
摩擦
二力平衡
实验序号 接触面 压力情况 计示数 / 弹簧测力N
1 木板面 木块 3.3
2 木板面 木块 + 砝码 4.5
3 毛巾面 木块 5.1
(2)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 对比实验 1 和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 ______(填“越大”或“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 对比实验 ________:在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③ 本实验除了转换法,还使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
越大
1 和 3
越大
控制变量法
点拨:①实验 1 和 2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增加砝码使得压力增大,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即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实验 1 和 3 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即滑动摩擦力越大。③本实验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3) 该小组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于是将木块 B 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这种做法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点拨: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 B 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压力大小发生了改变,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这种做法不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