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教学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正确使用电流表还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本节可以作为关于探究活动的一个小结。本章前面的探究活动都不是完整的,而本节的两个探究活动具有较完整的几个环节,作为程序性的知识正面教给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新课引入】复习1:串联电路的电路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各种猜想并积极发言:生1:我猜想电流是由大到小的,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最小了.生2:我认为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师同学们的猜想很多,那到底谁说的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进行新课】知识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设计实验既然同学们的猜想听起来似乎都挺有道理,而大家又都坚持己见,下面我们就针对上面的猜想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验证.2.进行实验教师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计划,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实验中由于电源、开关、导线的质量问题,接触不良问题,学生会有许多实验难关,教师要耐心指导)教师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③应从电源正极(或负极)起按电路图将元件逐个首尾顺次连接起来.④接通电路前必须先用电流表的大量程试触,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则应调换正、负接线柱;若超过量程,则要更换更大量程的电流表;若偏转角度过小,则应改用小量程.⑤读数时要客观、精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读数完毕,断开开关,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⑥为了公正客观,电路中可以测3次,最好是再多选几点多测几次.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针对各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总结出实验结论.1组:我们组用了三个灯泡,猜想的是电流从正极回到负极时会越变越小,实际结果是A、B、C、D四点的电流值都几乎相同.2组:我们组猜想的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而实验结果表明A、B、C三处的电流也几乎相同,符合猜想.3组:我们组猜想用电器不同时,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也不同,即通过大灯泡、小灯泡和电铃的电流不同,可是实验结果是A、B、C、D四点的电流趋于相等.4组:我们组用粗、细导线(并改变导线位置)做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稍有偏差,但在同一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值相等.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经过实验证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知识点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复习2:并联电路的电路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各种猜想并积极发言:生1:我猜想如果两个灯泡相同,那两条支路的电流可能会相同,那干路电流是不是有可能和支路电流也相等呢?生2:这个电路图看起来是干路电流分成了两条支路后又汇总在一起,因此我猜想两条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2.设计实验师下面我们就针对上面2个猜想将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验证3.进行实验教师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计划,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实验中由于电源、开关的质量问题,接触不良问题,学生会有许多实验难关,教师要耐心指导)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针对各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总结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板书设计】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