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4分)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用笔波折难测的地方。⑤诟:责骂。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1)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 )(2)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 )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6分)(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张丞相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从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文中的内容,说明自己的观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4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③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⑤,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集:聚,会和。②骤:急,紧。③胡儿:谢朗小字。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④因:趁,乘。⑤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画两处)(4分)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意思。(6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4分)一轴①鼠画东安②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谩④悬于壁。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⑥,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⑦举轴,则踉跄⑧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释】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东安:县名。③邑令:县令。④谩:通“漫”,漫不经心,随意。⑤旦:早晨。⑥物色:察看。⑦逮:等到,及。⑧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东安一士人善画(擅长) B. 屡悬屡坠(多次)C. 令怪之(感到奇怪) D. 莫不然者(认为是正确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令初不知爱,谩悬于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令怪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读完短文,请你说说画一次次坠地的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为了写东安的一个士人画技高超运用了( )的方法。(2分)A. 正面描写 B. 侧面烘托 C. 外貌描写 D. 动作描写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6分)书黄筌①画雀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②者,虽画师且不能③,况其大者④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注释】①黄筌:五代西蜀著名画家。②审:详细、周密。 ③不能:不可以这样。 ④大者:指更大的事。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A. 书黄筌画雀 书戴嵩画牛B. 乃知观物不审者 今乃掉尾而斗C. 验之信然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黄筌画雀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6分)《书黄筌画雀》的作者和《书戴嵩画牛》一样,都是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下列名言表达的意思与文中画“____”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C.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五、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20分)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②夜昏怠,辄③以水沃面;食不给④,啖粥而读。既仕⑤,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⑦,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或:有时。③辄:总是。④给:供应。⑤既仕:考取功名后。⑥谪:贬。⑦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4分)(1)食不重(zhòng chóng)肉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联系上下文,文中“辄以水沃面”的“沃”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4分)少 有 大 志 每 以 天 下 为 己 任 发 愤 苦 读阅读短文,完成下题。(12分)梳理文章后,我知道范仲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六、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22分)园中有金有父子二人,居山村,营①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②子曰:“园中有金。”言讫③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④皆大丰收。子始⑤悟父言之理。【注释】①营:经营,管理。②谓:对……说。③讫:完结,终了。④属:类,类别。⑤始: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甚怅然( ) A. 很开心 B. 十分满足 C. 很不痛快(2)是年秋( ) A. 第二年秋天 B. 这一年秋天 C. 去年秋天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本文讲述的故事,把事情的经过、结果补充完整。(8分)园中真的有金子吗?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园中有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从父亲的话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古文阅读一、1. (1)指张丞相 (2)停止2. (1)这是什么字?(2)张丞相仔细看了许久,自己也不认识。3. 示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像张丞相那样把错误推给别人,而是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并及时改正。二、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 (1)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2)不如比作柳絮趁着风势漫天飞舞。3. 示例:我认为用“柳絮因风起”好。这样比喻既写出了雪的形态和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极富美感,充满诗意。三、1. D2. 县令开始时不知道爱惜这幅画,很随意地把它挂在墙壁上。3.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4. 这幅画中的老鼠画得很逼真,猫认为画上的是真的老鼠,夜里总是跳起来捉“老鼠”,因此总把画撞掉。5. B四、1. B2. 颈足皆展 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3. 苏轼 示例:生活中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并善于提问4. C五、1. (1) (2)洗2.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3. 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既仕 刻苦自励,食不重肉 刻苦自励,以天下为先六、1. (1)C (2)B2. 儿子没有勤劳耕种,果园逐渐荒芜。3. 儿子在果园里翻了一遍,却没有找到金子。这一年秋天,果园里的葡萄、苹果一类的都大丰收4. 园中没有金子。父亲这样说是想让儿子翻地耕作,使土地疏松肥沃,更利于果树的生长。父亲相信当果园丰收时,儿子就会明白自己的苦心。5. 儿子明白了父亲是想让自己勤劳耕作,通过劳动去获得财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