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占领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2.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用武力扫除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将本国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D.建立同清政府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3.《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到:(禁烟运动)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4.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5.有学者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下图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进口中国货物税率的变化图。引起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中英双方协定关税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合法化 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8.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9.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10.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他的朋友巴特勒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这“两个强盗”是( )A.英国、俄国 B.英国、法国 C.美国、日本 D.美国、德国11.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名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A.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B.掠夺了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2.清政府忙于对付外来殖民者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北方边疆防备空虚。□□乘虚而入,1858年5月,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又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了,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应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13.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14.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17.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18.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19.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这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未能实行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20.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杰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概括这项政策对中国世界地位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一观点概述你的理解。22.(7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民族的脊梁】(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位人物的主要事迹。【民族的屈辱】(2)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景。请写出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3.(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家五母鸡、二母彘(猪)。凡收成者……(除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麻、布帛、鸡,钱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1)材料一中颁布的纲领,其体现的土地和生活产品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该纲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什么?(2)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张是什么?(3)事实证明了以上纲领和思想在当时行不通,请说明原因。24.(6分)请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并能体现出图片之间的联系。)参考答案1.A2.A3.D4.D5.A6.D7.B8.C9.D10.B11.D12.B13.D14.B15.D16.A17.C18.B19.B20.A21.(1)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2)从增加到减少;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22.(1)图1: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图2:关天培在保卫虎门炮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图3:陈化成在保卫吴淞的战斗中牺牲。(2)图4:《南京条约》的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图5:《天津条约》的内容: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战争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3.(1)平均分配;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3)都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空想性。24.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在1856年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联合法国发动了战争,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洗劫一空,宏伟华美的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此期间,沙俄乘机利用卑鄙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些都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