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统编版九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01(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秋统编版九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01(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版九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01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内容包括“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种姓制度”“佛教”,这一地区位于图中( )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该项内容体现出( )
A. 对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维护 B. 国王亲自掌管司法部门
C. 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 D. 法律禁止奴隶买卖行为
3. 下图为某同学学习古代欧洲历史时梳理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 波斯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4. 下图为德国科隆在10-14世纪城市面积的变化,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中世纪大学兴起
C.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D. 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
5. 14-16世纪,英国出现大面积或整个农庄自营地出租的现象,很多租期长达99年。承租土地的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以上反映出英国社会的新现象是( )
A. 行会组织的形成 B. 庄园是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
C. 手工工场的繁荣 D.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6. 某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
A.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7. 1484年,意大利思想家皮科写道,“(人)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与选择的权利”,他呼吁人们“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应该用最能够适合你的形式构建自己”。以下对皮科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
A. 提倡民主政治 B. 维护教会特权 C. 肯定人的价值 D. 反对君权神授
8.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作品由但丁创作的是( )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神曲》 C. 《天方夜谭》 D. 《哈姆雷特》
9. 某同学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整理如下,该内容是新航路开辟的( )
地理学的进步,地圆说逐渐流行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掌握罗盘导航技术和造船术的突破
A. 条件 B. 过程 C. 影响 D. 评价
10. 15世纪末,活跃于威尼斯的地图制作人马提勒斯,根据最新航海探险成果,绘制出了全新的世界地图——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一最新探险成果归功于(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 伽马 D. 麦哲伦
11. 15世纪,前往美洲的西班牙船只一般都满载着小麦、大麦、燕麦以及其他欧洲农作物,还有樱桃、梨、柠檬、橘子以及小红萝卜、洋葱等果蔬。这些在美洲不为人所知的作物,后来逐渐融入了印第安人的食谱,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也摆上了欧洲人的餐桌。以上现象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引发欧洲关注东方的热潮 B. 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C. 促进地中海沿岸商业繁荣 D. 推动了地区间物种的交流
12. 下图为1610-1750年北美切萨皮克殖民地的人口变化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地区人种构成比例发生变化②欧洲移民导致白人人口的增多
③殖民侵略使土著人口大量减少④殖民地人民与西班牙矛盾尖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某同学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时梳理某国君主更替示意图(下图),由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日本大化改新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法国大革命
14.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年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在法律上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反映出英国( )
A. 废除君主制度 B. 宣布为共和国 C. 王权受法律限制 D. 议会制度的出现
15. 下图为某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该传记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
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出任大陆军司令 约克敦大捷 主持制订宪法 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A. 克伦威尔 B. 罗伯斯庇尔 C. 杰斐逊 D. 华盛顿
16. 绘画反映历史,以下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作品是(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C. 萨拉托加大捷 D.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17. 以下选项体现了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是( )
A.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B. 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
C. 谁占有黄金……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的手段)
D.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18.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第一、二等级同第三等级之间一开始便发生了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两个根本纲领的对立:是继续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还是过渡到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这反映出当时法国社会的矛盾是( )
A.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剥削 B. 农奴反抗庄园主的经济压迫
C. 资产阶级反抗专制制度 D. 欧洲君主反对法国独霸欧洲
19.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执政初期被绘制成“公正仁慈的君主”形象,而到1793年,他在一些绘画中的形象则变成了 “愚蠢的叛国者”。以下能够解释上述变化原因的是( )
A. 法国对外殖民扩大国际市场 B. 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对外战争致使法国财政亏空 D. 拿破仑通过政变掌握了执政权力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的是( )
A. 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权利请愿书》
B. 英军在来克星顿与武装村民交火
C. 《独立宣言》是首次以国家名义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D. 拿破仑战败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次年返回巴黎复位
21. 17-18世纪,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重大历史事件,如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法国颁布1791年宪法等,其折射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C.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 西方殖民国家的争霸
22. 为方便从水流中获取动力,英国早期的工厂多建在水流湍急的山谷处,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最终,动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 )
A. 飞梭的发明 B. “珍妮机”的推广 C. 蒸汽机的改良 D. 火车的出现
23.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一时期,英语中的industry (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A. 王权与议会的对立 B. 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C. “光荣革命”的发生 D. 工业革命的推进
24.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 )
A. 普法战争的最终结束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25. 文化的传承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城修建的缪斯宫(Museum)—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实际上,它是一座大型研究院,涵盖地理学、医学解剖、天文学、军事科学等研究领域,配有研究室、教室、解剖室、动物园、植物园等设施。随着雅典的衰落:希腊古典学术的薪火被亚历山大城接了过来。学者们聚集于此,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都曾在此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
——摘自胡翌霖《过时的智慧 科学通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收藏者的目光转向了反映人本身及其周围世界的实物。从内容方面看,收藏最初是从古物开始,如薄伽丘、彼特拉克收藏的多为古典手稿、钱币等;而后,外域物品(如印第安人的服饰、武器等)成为私家收藏的对象;再晚,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圆规、钟表等,也进入收藏范围;人们对同时代的作品也很重视:梅第奇家族的藏品中,就可以看到不少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巨匠创作的珍品。
——摘编自张文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私家收藏初论》
材料三 以物说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缪斯宫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藏品类型 收藏此类藏品的原因
古物 文艺复兴时期重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外域物品 ①
② 自然科学的讲步
同时代的艺术珍品 ③
(3)从材料三的文物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写出其相关的史事及体现的历史。
示例:选择①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引发了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探索通往亚洲航路的热情。
26.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498年4月,关于这地方(注:卡里库特城,位于印度),当时我们的国王已有所闻。我们向东航行,横渡大海湾……5月17日,我们到达卡里库特城。……我们海员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好多东西: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我们的司令,因为看到民风这么朴实,所以决定为交换货物起见,在这里留下一个代理人,一个文书员以及若干管仓库的人。
——摘编自《关于达·伽马航行的佚名日记》
材料二 英国同西班牙的斗争始于16世纪中叶,当时英国的海军尚不能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于是主要采取支持海盗掠夺的斗争方式,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1577年海盗头子德雷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的南端,在南美洲西海岸袭去西班牙的船队,获价值50万英镑的金银。1588年,英国纠集包括海盗船在内的舰船140艘,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展开海战,最终西班牙惨败。
——摘编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海盗德雷克》等
材料三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伊始,就以私人募股方式把国内分散的商业资本集中使用,形成了拥有54万英镑巨资的强大资本力量。在荷兰政府支持下,议会授予公司特许权:垄断从好望角以东至麦哲伦海峡的航海和贸易特权;对所占领地区的统治权(立法、行政权)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缔约的权力。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冲破了葡萄牙人对好望角新航路的控制,几年工夫它便将葡萄牙占领的香料群岛一一侵占,并最终垄断了东方香料贸易。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等
材料四185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2%,到1870年比例上升到25%,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在1876年到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 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8%。
——摘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达 伽马船队此次航行达成的结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英国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方式及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
27. 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记录着托勒密埃及的国王以三种文字颁布的诏令。文字分别是古希腊文、埃及民众用语通俗体(世俗体)和埃及祭司专用的圣书体(象形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利用仍可理解的古希腊文,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并撰写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公之于众。
——摘自《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第四条第二款凡根据一州之法律应在该州服役或服劳役者,逃往另一州时,将不会,....解除其服役或劳役,而应依照有权得到劳役或劳动的当事人的要求,将其交出①。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我已经废除了封建权利,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经营旅舍、烤炉、磨坊、捕捞金枪鱼的器材、渔场,并让他们的工业自由发展。……在一个国家里也只应该有一种司法制度。一切私设的法庭都是僭越的,违反国家权益的,我已经把它们摧毁掉了。
——《告伊比利亚半岛居民》(西班牙马德里,1808年12月4日)《拿破仑书信文件集》
(1)《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的史料类型是(A文献史料B影音史料),指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的历史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在西班牙采取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8. 社会变革
材料一
材料二 ①至1830年,曼彻斯特的一半房屋、利物浦的大部分工人住宅区都还没有排水系统和清洁设备,恩格斯记载道:“听说在这个区域里,大约每120人才有一个厕所。”②1833年之前,童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4小时到18小时不等,最少也要在13.5小时左右。③1838年末,英国已经有了 500英里的铁路;之后二十年间又有两次修建“铁路热”。④1839-1870年,英国邮局送达的信件从每年7600万件增长到每年86300万件。⑤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1875年2新的《公共卫生法》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⑥1865年伦敦修建了两套综合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修建了下水道处理污水。
材料三 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
(1)依据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示意图》的信息,从生产、交通和城市几个角度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2)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英国社会面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主题1 史料序号 主题2 史料序号 主题3 史料序号
①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3)依据材料三,说说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版九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01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内容包括“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种姓制度”“佛教”,这一地区位于图中( )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属于古印度文明早期遗址;古印度时期雅利安人逐步确立了“种姓制”,将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综上这些都属于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C项正确;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等文明,排除B项;黄河、长江流域诞生了中华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该项内容体现出( )
A. 对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维护 B. 国王亲自掌管司法部门
C. 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 D. 法律禁止奴隶买卖行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和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未涉及到掌握司法部门的人物,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奴隶主利益,未涉及商品经济情况,排除C项;题干中围绕的是理发这件事,未提及奴隶买卖,排除D项。故选A项。
3. 下图为某同学学习古代欧洲历史时梳理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 波斯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所以①处应填的内容是西罗马帝国,B项正确;波斯帝国存在于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632-1258年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是存在于1299年—1923年西亚、欧洲的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4. 下图为德国科隆在10-14世纪城市面积的变化,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中世纪大学兴起
C.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D. 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分析】材料中展现的是德国科隆在10-14世纪城市面积的变化,很明显城市面积在不断的变大,这主要原因是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面积也是在不断扩大,城市也越来越繁荣,A项正确;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并非城市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的,与德国无关,排除C项;屋大维创立“元首制”是在公元前1世纪,材料中涉及的是10-14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5. 14-16世纪,英国出现大面积或整个农庄自营地出租的现象,很多租期长达99年。承租土地的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以上反映出英国社会的新现象是( )
A. 行会组织的形成 B. 庄园是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
C. 手工工场的繁荣 D.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和租金生活,不再参加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再结合题干可知,D项正确;行会组织的形成和题干无关,排除A项;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11世纪以后,庄园逐渐衰落,排除B项;手工工场是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 某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
A.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分析】由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题干反映的是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D项正确;题干和古代亚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古代希腊文化,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西欧步入近代和封建时代的亚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 1484年,意大利思想家皮科写道,“(人)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与选择的权利”,他呼吁人们“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应该用最能够适合你的形式构建自己”。以下对皮科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
A. 提倡民主政治 B. 维护教会特权 C. 肯定人的价值 D. 反对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人)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与选择的权利”“他呼吁人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应该用最能够适合你的形式构建自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教会特权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君权神授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作品由但丁创作的是( )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神曲》 C. 《天方夜谭》 D. 《哈姆雷特》
【答案】B
【解析】
【详解】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作品,B项正确;《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AD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C项。故选B项。
【点睛】
9. 某同学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整理如下,该内容是新航路开辟的( )
地理学的进步,地圆说逐渐流行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掌握罗盘导航技术和造船术的突破
A. 条件 B. 过程 C. 影响 D. 评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题干“地理学的进步,地圆说逐渐流行”“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掌握罗盘导航技术和造船术的完成”可知,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A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是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15世纪末,活跃于威尼斯的地图制作人马提勒斯,根据最新航海探险成果,绘制出了全新的世界地图——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一最新探险成果归功于(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 伽马 D. 麦哲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迪亚士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与材料中“15世纪末”“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相符,A项符合题意;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与材料中“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不符,排除B项;达·伽马于1497年到达印度,与材料中“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不符,排除C项;麦哲伦于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与材料中“首次记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 15世纪,前往美洲的西班牙船只一般都满载着小麦、大麦、燕麦以及其他欧洲农作物,还有樱桃、梨、柠檬、橘子以及小红萝卜、洋葱等果蔬。这些在美洲不为人所知的作物,后来逐渐融入了印第安人的食谱,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也摆上了欧洲人的餐桌。以上现象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引发欧洲关注东方的热潮 B. 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C. 促进地中海沿岸商业繁荣 D. 推动了地区间物种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前往美洲的西班牙船只一般都满载着小麦、大麦、燕麦以及其他欧洲农作物,还有樱桃、梨、柠檬、橘子以及小红萝卜、洋葱等果蔬。这些在美洲不为人所知的作物,后来逐渐融入了印第安人的食谱,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也摆上了欧洲人的餐桌”分析可知,新航路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地区间物种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不能“引发欧洲关注东方的热潮”,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促进大西洋沿岸商业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 下图为1610-1750年北美切萨皮克殖民地的人口变化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地区人种构成比例发生变化②欧洲移民导致白人人口的增多
③殖民侵略使土著人口大量减少④殖民地人民与西班牙矛盾尖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分析】观察题干人口变化图可知,随着殖民扩张不断深入,移民规模越来越大,使该地区人种构成比例发生变化;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移民规模越来越大,导致白人人口的增多;随着殖民侵略,大肆屠杀当地的土著居民,使土著人口大量减少,选择①②③,A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殖民地与西班牙矛盾尖锐,排除含④的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3. 某同学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时梳理某国君主更替示意图(下图),由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日本大化改新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法国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使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最终被推上断头台;查理二世复辟王位;詹姆士二世,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的反抗;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内容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日本大化改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与题干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年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在法律上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反映出英国( )
A. 废除君主制度 B. 宣布为共和国 C. 王权受法律限制 D. 议会制度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没有宣布为共和国,排除B项;英国议会制度出现于13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下图为某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该传记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
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出任大陆军司令 约克敦大捷 主持制订宪法 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A. 克伦威尔 B. 罗伯斯庇尔 C. 杰斐逊 D. 华盛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出任大陆军总司令,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可知这个人物是华盛顿,D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人,罗伯斯庇尔是法国人,排除AB项;杰斐逊没有就任大陆军总司令,排除C项。故选D项。
16. 绘画反映历史,以下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作品是(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C. 萨拉托加大捷 D.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C项正确;攻占巴士底狱发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排除A项;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发生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排除B项;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发生于拿破仑帝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7. 以下选项体现了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是( )
A.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B. 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
C. 谁占有黄金……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的手段)
D.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与题干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相符,B项正确;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这是英国君权神授的体现,与题干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不符,排除A项;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这是资产阶级对财富的追求,与题干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不符,排除C项;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题干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8.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第一、二等级同第三等级之间一开始便发生了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两个根本纲领的对立:是继续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还是过渡到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这反映出当时法国社会的矛盾是( )
A. 奴隶反抗奴隶主剥削 B. 农奴反抗庄园主的经济压迫
C. 资产阶级反抗专制制度 D. 欧洲君主反对法国独霸欧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是继续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还是过渡到资产阶级立宪制度”可知,当时法国社会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反抗专制制度,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前不存在奴隶制,排除A项;农奴反抗庄园主的经济压迫不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欧洲君主反对法国独霸欧洲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9.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执政初期被绘制成“公正仁慈的君主”形象,而到1793年,他在一些绘画中的形象则变成了 “愚蠢的叛国者”。以下能够解释上述变化原因的是( )
A. 法国对外殖民扩大国际市场 B. 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对外战争致使法国财政亏空 D. 拿破仑通过政变掌握了执政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执政初期被绘制成‘公正仁慈的君主’形象,而到1793年他在一些绘画中的形象则变成了‘愚蠢的叛国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国王路易十六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国王路易十六形象变化原因的是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B项正确;法国对外殖民扩大国际市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对外战争致使法国财政亏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拿破仑通过政变掌握了执政权力,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的是( )
A. 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权利请愿书》
B. 英军在来克星顿与武装村民交火
C. 《独立宣言》是首次以国家名义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D. 拿破仑战败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次年返回巴黎复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可知“《独立宣言》是首次以国家名义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对《独立宣言》的分析或评判,C项正确;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可知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权利请愿书》、英军在来克星顿与武装村民交火、拿破仑战败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次年返回巴黎复位,都属于历史叙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 17-18世纪,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法国颁布1791年宪法等,其折射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C.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 西方殖民国家的争霸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用法律的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C项正确;题干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关,排除A项;题干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无关,排除B项;题干和西方殖民国家的争霸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 为方便从水流中获取动力,英国早期的工厂多建在水流湍急的山谷处,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最终,动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 )
A. 飞梭的发明 B. “珍妮机”的推广 C. 蒸汽机的改良 D. 火车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方便从水流中获取动力,英国早期的工厂多建在水流湍急的山谷处,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并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C项正确;飞梭不是动力,排除A项;“珍妮机”的推广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排除B项;火车需要蒸汽机提供动力,排除D项。故选C项。
23.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一时期,英语中的industry (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A. 王权与议会的对立 B. 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C. “光荣革命”的发生 D. 工业革命的推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industry(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可知,工业革命的推进,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日益突出,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词汇,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没有体现王权与议会的对立,排除A项;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光荣革命”的发生于1688年,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4.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 )
A. 普法战争的最终结束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B项正确;普法战争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关,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排除C项;第一国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5. 文化的传承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城修建的缪斯宫(Museum)—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实际上,它是一座大型研究院,涵盖地理学、医学解剖、天文学、军事科学等研究领域,配有研究室、教室、解剖室、动物园、植物园等设施。随着雅典的衰落:希腊古典学术的薪火被亚历山大城接了过来。学者们聚集于此,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都曾在此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
——摘自胡翌霖《过时的智慧 科学通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收藏者的目光转向了反映人本身及其周围世界的实物。从内容方面看,收藏最初是从古物开始,如薄伽丘、彼特拉克收藏的多为古典手稿、钱币等;而后,外域物品(如印第安人的服饰、武器等)成为私家收藏的对象;再晚,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圆规、钟表等,也进入收藏范围;人们对同时代的作品也很重视:梅第奇家族的藏品中,就可以看到不少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巨匠创作的珍品。
——摘编自张文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私家收藏初论》
材料三 以物说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缪斯宫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藏品类型 收藏此类藏品的原因
古物 文艺复兴时期重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外域物品 ①
② 自然科学的讲步
同时代的艺术珍品 ③
(3)从材料三的文物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写出其相关的史事及体现的历史。
示例:选择①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引发了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探索通往亚洲航路的热情。
【答案】(1)地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影响:传承古希腊文明
(2)①成为私家收藏的对象;②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些仪器和工具;③人们对同时代的作品也很重视。
(3)选择②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地位:由材料“亚历山大城修建的缪斯宫(Museum)—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可知,缪斯宫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影响:由材料“随着雅典的衰落,希腊古典学术的薪火被亚历山大城接了过来。”可知,其影响是传承了古希腊文明。
【小问2详解】
表格:由材料“而后,外域物品(如印第安人的服饰、武器等)成为私家收藏的对象”可知,外域物品被收藏的原因是①成为私家收藏的对象;由材料“再晚,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圆规、钟表等,也进入收藏范围”可知,②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些仪器和工具;由材料“人们对同时代的作品也很重视:梅第奇家族的藏品中,就可以看到不少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巨匠创作的珍品。”可知,③人们对同时代的作品也很重视。
【小问3详解】
史实:根据题干示例可以选择②,与《人权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26.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498年4月,关于这地方(注:卡里库特城,位于印度),当时我们的国王已有所闻。我们向东航行,横渡大海湾……5月17日,我们到达卡里库特城。……我们海员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好多东西: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我们的司令,因为看到民风这么朴实,所以决定为交换货物起见,在这里留下一个代理人,一个文书员以及若干管仓库的人。
——摘编自《关于达·伽马航行的佚名日记》
材料二 英国同西班牙的斗争始于16世纪中叶,当时英国的海军尚不能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于是主要采取支持海盗掠夺的斗争方式,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1577年海盗头子德雷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的南端,在南美洲西海岸袭去西班牙的船队,获价值50万英镑的金银。1588年,英国纠集包括海盗船在内的舰船140艘,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展开海战,最终西班牙惨败。
——摘编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海盗德雷克》等
材料三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伊始,就以私人募股方式把国内分散的商业资本集中使用,形成了拥有54万英镑巨资的强大资本力量。在荷兰政府支持下,议会授予公司特许权:垄断从好望角以东至麦哲伦海峡的航海和贸易特权;对所占领地区的统治权(立法、行政权)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缔约的权力。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冲破了葡萄牙人对好望角新航路的控制,几年工夫它便将葡萄牙占领的香料群岛一一侵占,并最终垄断了东方香料贸易。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等
材料四185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2%,到1870年比例上升到25%,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在1876年到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 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8%。
——摘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达 伽马船队此次航行达成的结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英国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方式及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
【答案】26.
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为交换货物起见还留下一个代理人,一个文书员以及若干管仓库的人。
27. 支持海盗掠夺,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击败了西班牙的大舰队,确立了全球海上霸权,英国在殖民扩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建立了独立的美洲殖民地。
28. 政府授权成立、集武装殖民与海外垄断贸易为一体的、股份制性质的特权贸易机构。
29. 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出口额呈直线式上升,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增大;对外在中国发起罪恶的鸦片贸易,获得大量收益;对内进行工业改革,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果:根据所学知识,由“我们海员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好多东西: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我们的司令,因为看到民风这么朴实,所以决定为交换货物起见,在这里留下一个代理人,一个文书员以及若干管仓库的人”可知,达 伽马船队此次航行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为交换货物起见还留下一个代理人,一个文书员以及若干管仓库的人。
【小问2详解】
方式:根据所学知识,由“英国同西班牙的斗争始于16世纪中叶,当时英国的海军尚不能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于是主要采取支持海盗掠夺的斗争方式,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可知,16世纪英国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方式是支持海盗掠夺,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由“1577年海盗头子德雷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的南端,在南美洲西海岸袭去西班牙的船队,获价值50万英镑的金银。1588年,英国纠集包括海盗船在内的舰船140艘,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展开海战,最终西班牙惨败。”可知,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大舰队,从而确立了全球海上霸权,英国在殖民扩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建立了独立的美洲殖民地,成为了今天全球最有实力的经济强国之一。
【小问3详解】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伊始,就以私人募股方式把国内分散的商业资本集中使用,形成了拥有54万英镑巨资的强大资本力量。在荷兰政府支持下,议会授予公司特许权:垄断从好望角以东至麦哲伦海峡的航海和贸易特权;对所占领地区的统治权(立法、行政权)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缔约的权力。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冲破了葡萄牙人对好望角新航路的控制,几年工夫它便将葡萄牙占领的香料群岛一一侵占,并最终垄断了东方香料贸易”可知,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是政府授权成立、集武装殖民与海外垄断贸易为一体的、股份制性质的特权贸易机构。
【小问4详解】
状况: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短期内英国出口额呈直线式上升,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增大。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在中国发起罪恶的鸦片贸易,获得大量收益;对内进行工业改革,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品也由此大量出口。
27. 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记录着托勒密埃及的国王以三种文字颁布的诏令。文字分别是古希腊文、埃及民众用语通俗体(世俗体)和埃及祭司专用的圣书体(象形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利用仍可理解的古希腊文,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并撰写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公之于众。
——摘自《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第四条第二款凡根据一州之法律应在该州服役或服劳役者,逃往另一州时,将不会,....解除其服役或劳役,而应依照有权得到劳役或劳动的当事人的要求,将其交出①。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我已经废除了封建权利,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经营旅舍、烤炉、磨坊、捕捞金枪鱼的器材、渔场,并让他们的工业自由发展。……在一个国家里也只应该有一种司法制度。一切私设的法庭都是僭越的,违反国家权益的,我已经把它们摧毁掉了。
——《告伊比利亚半岛居民》(西班牙马德里,1808年12月4日)《拿破仑书信文件集》
(1)《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的史料类型是(A文献史料B影音史料),指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的历史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在西班牙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27. 类型:A文献史料。历史价值: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
28. 评价: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29. 措施:废除封建权利。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的民法参照蓝本。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罗塞塔石碑记录着托勒密埃及的国王以三种文字颁布的诏令。文字分别是古希腊文、埃及民众用语通俗体(世俗体)和埃及祭司专用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可以得出它属于文献史料。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一“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利用仍可理解的古希腊文,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并撰写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公之于众”可以得出《罗塞塔石碑释读之书》的历史价值是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
【小问2详解】
评价:根据材料“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可以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国家政体是三权分立制度。根据材料“ 第四条第二款凡根据一州之法律应在该州服役或服劳役者,逃往另一州时,将不会,....解除其服役或劳役”可以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削弱了州权。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问3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我已经废除了封建权利,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经营旅舍、烤炉、磨坊、捕捞金枪鱼的器材、渔场,并让他们的工业自由发展”可以得出拿破仑在西班牙采取的措施有废除封建权利。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根据材料“ 在一个国家里也只应该有一种司法制度。一切私设的法庭都是僭越的,违反国家权益的,我已经把它们摧毁掉了”可以得出拿破仑在西班牙采取的措施有颁布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废除封建权利。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的民法参照蓝本。
28. 社会变革
材料一
材料二 ①至1830年,曼彻斯特的一半房屋、利物浦的大部分工人住宅区都还没有排水系统和清洁设备,恩格斯记载道:“听说在这个区域里,大约每120人才有一个厕所。”②1833年之前,童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4小时到18小时不等,最少也要在13.5小时左右。③1838年末,英国已经有了 500英里的铁路;之后二十年间又有两次修建“铁路热”。④1839-1870年,英国邮局送达的信件从每年7600万件增长到每年86300万件。⑤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1875年2新的《公共卫生法》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⑥1865年伦敦修建了两套综合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修建了下水道处理污水。
材料三 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
(1)依据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示意图》的信息,从生产、交通和城市几个角度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2)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英国社会面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主题1 史料序号 主题2 史料序号 主题3 史料序号
①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3)依据材料三,说说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1)英国的棉纺织业、冶金、采矿业获得飞速发展,出现多个工业中心;英国建成遍布全国的铁路网;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多个工业中心城市。
(2)主题1: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史料序号:①和②;主题2史料序号:③和④;主题3:英国的环境治理:史料序号:⑤和⑥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立,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解析】
【小问1详解】
观察《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示意图》可知,英国的棉纺织业、冶金、采矿业获得飞速发展,出现多个工业中心城市;英国建成遍布全国的铁路网;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多个工业中心城市。
【小问2详解】
由材料“①至1830年,曼彻斯特的一半房屋、利物浦的大部分工人住宅区都还没有排水系统和清洁设备,恩格斯记载道:“听说在这个区域里,大约每120人才有一个厕所。”②1833年之前,童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4小时到18小时不等,最少也要在13.5小时左右。”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可以拟定主题为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史料序号为①和②;由材料“③1838年末,英国已经有了500英里的铁路;之后二十年间又有两次修建“铁路热”。④1839-1870年,英国邮局送达的信件从每年7600万件增长到每年86300万件。”可以判断,交通和通信的进步的史料序号为③和④;由材料“⑤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1875年2新的《公共卫生法》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⑥1865年伦敦修建了两套综合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修建了下水道处理污水。”可以拟定主题3为英国的环境治理;史料序号为⑤和⑥。
【小问3详解】
理解:由材料“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可知,马克思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立,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小问4详解】
关系: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