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贵州省贵州省位于我国_______,不临海,为_____省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相邻。西南部内陆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自然地理概况位置:贵州地处_________东部,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地势_________,_______地貌广布,地表_____,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地无三里平”之说。贵州地势差异大,山地气温____ 差异大,出现“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云贵高原高原山地西高东低喀斯特崎岖垂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形: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5.1 6.6 11.0 16.1 19.6 22.2 23.9 23.6 20.6 16.3 11.8 7.4降水量/mm 20.5 20.1 32.8 87.6 164.6 225.2 177.0 126.8 100.1 97.5 47.4 18.1贵阳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一年内阴天数超过150天,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日照少。气候:河流特征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资源特征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在贵阳、遵义一带,年平均阴雨天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贵州省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山脉绵延,河谷深,地形崎岖,山间平原和盆地称为“坝子”,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合作探究一】贵州省的自然环境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八山一水一分田”字面意思贵州土地中80%是山,10%是耕地,10%是水面,说明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相差大,不同地区天气差异大,说明贵州受地形影响,气候复杂多样。2.怎样理解“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贵州纬度较低,导致冬季气温不低,海拔较高,导致夏季气温不高,形成了“寒暑适中”气候特征。3.贵州为什么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 1、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滑坡干旱冰雹滑坡、泥石流干旱、冰冻、冰雹2、环境问题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主要问题出在“毁林开荒”这一环节。【合作探究二】贵州石漠化的成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地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1.阅读材料,归纳贵州省石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人为原因:陡坡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2.阅读材料,就石漠化发生的过程来看,主要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 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不合理开垦水土流失石漠化遇到暴雨滑坡泥石流石漠化的演变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场改良坡耕地改梯田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贵州的石漠化治理贵州针对石漠化山区普遍存在的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繁、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二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三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州初步构建了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石漠化治理后石漠化治理前为了治理石漠化,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读图,完成下列任务。(1)图中农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这种方式能否普遍推广?(2)除了图示中的措施,治理石漠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贫困山区石漠化严重居民进行异地搬迁迁到山下坝子里安家落户从事农副业生产,脱贫致富(1)生态移民。山上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获得水果、中草药和畜牧产品。(2)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田改梯田。水资源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个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能源资源利用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旅游资源开发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改善,贵州旅游业增长迅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人为因素包括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合作探究三】利用当地资源,贵州脱贫攻坚贵州省曾长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十分关心。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贵州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贵州省某贫困县响应号召,开始实行脱贫行动。下面是该县的“三变”改革方案。1.脱贫第一变是“打开山路”,具体做法是“县县通高速,村村铺沥青”。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夏季多暴雨,多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脱贫第二变是“蹚出新路”,具体做法是“战‘穷山恶水’,建‘金山银山’”。有人把贵州原来的“穷山恶水”称为“和尚坡”。把万亩荒山比喻成了和尚的光头,你知道有哪些因素把贵州的这些土地变成了“万亩荒山”吗 3.在建“金山银山”过程中,某村村民自发无偿封山育林。下面是他育林的一些思路,请用线正确连接起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4.封山育林、种经济作物,满山都是金果果,现在人们把这些山称为“金山银山”。谈谈这里的人们都有哪些收益 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还提高了经济收入。5.脱贫第三变是“疏通心路”,具体做法是“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请列举贵州的自然资源 进行雨水收集、表层喀斯特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开发利用、节水、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大水利投入以及提高植被覆盖率等。6.贵州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降水多渗漏到地下,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问题。针对部分地区的缺水现象,你有哪些好的对策和建议 【归纳总结】1.贵州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治理石漠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思维拓展】课堂说说说说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说说贵州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说说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说说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