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子教案任课教师 专业 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课题 计算工资表中的数据 课时 2课时所选教材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慕课版)》 教学班级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2)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 (1)能够使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函数。 3. 职业素养 (1)树立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公司内部章程; (2)遵守职业道德、依法办事、不随意泄露公司机密。二、教学方法与资源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学习法; 教学资源(媒体和平台):一体化教室、外网、Excel 2016、PPT。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公式和函数; 教学难点: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工资表中的数据。四、教学问题预测及方案问题预测:学生对函数不了解,不知道在计算工资表数据时应该使用哪个函数; 解决方案:老师先讲解函数的分类和常用函数,再着重讲解制作工资表时需要用到的函数,并在学生操作时及时解决问题。五、教学结构流程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前准备】( 5分钟) 1.课前三件事:点名;检查卫生和物品摆放;检查学生精神状态; 2.安全教育 考勤 检查卫生 清点学生人数 问好 卫生整理 准备书本 上交手机【教学实施】 1.教学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工资项目 2.提问引入(15分钟) 公式与函数有什么区别? 函数的种类有多少? 生活中的常用函数有哪些? 3.本节内容介绍(60分钟) (1)使用公式 步骤1:选择L5单元格,输入公式“=K5*50”,然后按【Ctrl+Enter】组合键得出结果,再将L5单元格中的数值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L20单元格中,计算出所有员工的平时加班金额。 步骤2:在N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5 * 80”,在P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O5*2%”,在Q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O5*8%”,在R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O5*0.4%”,在S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O5*8%”,然后分别将各公式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各列的其他单元格,计算出所有员工的假日加班金额、医疗保险金额、养老保险金额、失业保险金额、公积金金额。 (2)使用逻辑函数IF 步骤1:选择J5单元格,在【公式】/【函数库】组中单击“插入函数”按钮,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在其中选择“IF”函数选项。 步骤2: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其中设置IF函数的各参数,然后返回工作表,将J5单元格中的结果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J20单元格,判断员工是否具备获得全勤奖的条件。 (3)使用求和函数SUM 步骤1:选择O5单元格,输入公式“=SUM(H5:J5)+L5+N5”, 再将该公式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O20单元格,计算出所有员工的应发工资金额。 步骤2:选择U5单元格,输入公式“=O5-SUM(P5:T5)”,再将该公式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U20单元格,计算出所有员工的实发工资金额。 (4)使用最大值函数MAX 步骤1:选择T5单元格,输入公式“=MAX((O5-SUM(P5:S5)-5000)*{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 7160,15160},0)。 步骤2:得出结果后,将该公式以不带格式的填充形式填充至T20单元格,计算出所有员工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5)使用平均值函数AVERAGE和最小值函数MIN 步骤1:在A22:A25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最高工资”“最低工资”,然后选择B22单元格,在其中输入公式“=SUM(U5:U20)”,计算出5月份的实发工资总额。 步骤2:选择B2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U5:U20)”,计算出5月份的平均工资。 步骤3:选择B24单元格,输入公式“=MAX(U5:U20)”,计算出5月份的最高工资。 步骤4:选择B25单元格,输入公式“=MIN(U5:U20),计算出5月份的最低工资。 老师介绍本节学习的知识点,并板书 老师提问 老师发布任务 老师展示案例 老师展示案例 老师展示案例 老师展示案例 老师展示案例 学生接收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课后作业】(5分钟) 1.本小节学习体会 2.下一堂课的预习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六、课后教学反思(教师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