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质量调研道德与法治学科 试卷考试说明1.试卷总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2.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允许考生携带《义务教育救科书(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六、七、八、九年级),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材料。一、综合理解题(12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国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______________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分)2. 为了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提出要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和监督制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这体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制度的优势;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通过行使______________权,加快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4分)3. 学校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榜样人物”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时代楷模”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以青春勇敢的担当为振兴乡村而奋斗,带领村民成功脱贫。同学们表示要积极向黄文秀学习。请你从“生命的意义”或“青春的证明”角度,联系自身实际,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向榜样人物学习。(6分)二、时政探究题(10分)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拔露,我国科技领域将启动实施多项重大规划和行动方案。为深入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状况,晓明同学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材料一:2016年~2021年间我国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情况。材料二:2022年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排名11,连续10年稳步提升。下图是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情况。以上数据 国家统计局4.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获得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晓明预测未来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仍将上升。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晓明作出该预测的理由。(6分)三、案例分析题(8分)6. 以下是中学生晓磊写给居委会主任的一封信,表达参加社区治理的意愿。分析信中陈述的小区犬只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内容续写此信。(8分)要求:① 从法治意识、道德建设、基层民主等多个角度提出措施;② 措施具有整体性、可操作性,能有效解决问题。尊敬的王主任:您好!我是居住在本小区的一位中学生,我叫晓磊。感谢居委会长期以来为我们所作的努力和付出,使得小区的环境越来越美。不过,最近通过调研,我发现我们小区在犬只管理上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人溜狗不牵狗绳,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可能造成犬只伤人;二是宠物随地大小便,影响了小区环境;三是犬吠声令邻居不堪其扰。作为社区的一员,我愿意为“小区犬只”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致敬礼!3号楼1602室:晓磊2023年4月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质量调研道德与法治学科 答案示例与评分标准一、综合理解题(12分)1. (2分)【答案示例】以人民为中心2. (4分)【答案示例】基层群众自治 监督3. (6分)【答案示例】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奉献爱心。我们要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向榜样学习,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二、时政探究题(10分)4. (4分)【答案示例】结论:我国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依据:我国对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6年的投入分别为38866亿元和15677亿元,到2021年分别超过5.7万亿和2.7万亿元。【评分说明】本题共4分,结论2分,依据2分。5. (6分)【答案示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加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加快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整个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的创新指数不断提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将继续上升。【评分说明】本题共6分。解释现状4分,支撑未来依据1分,逻辑完整1分。三、案例分析题(8分)6. (8分)【答案示例】法治意识角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考《养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制定规定并印发,培养居民学法、用法的意识,做到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小区管理者加大管理力度,实施惩罚制度。道德建设角度:在社区里利用宣传栏等,宣传小区养狗的具体要求,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呼吁居民为小区建设承担责任;建议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基层民主角度: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由居委会召开代表会议,充分讨论治理“小区犬只”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评分说明】本题共8分。针对现象,分别从法治意识、道德建设、基层民主等多个角度,提出3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得6分,建议体现法治观念、道德修养以及民主意识等必备品格,并能从价值观层面作出选择,前后逻辑一致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示例与评分标准2023.11.docx 道德与法治 试卷 定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