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3.8《安全记心上》第4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3.8《安全记心上》第4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安全记心上(第4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2. 学生能够学会在危险情况下自我保护、避难逃生的方法,学会自护自救。
3. 学生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避难逃生方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行为的能力,提高他们在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2. 学生能够学会在危险情况下自我保护、避难逃生的方法,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难点: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行为,提高他们在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第四课时,学生年龄一般在8-9岁左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判断。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于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理解和掌握还相对薄弱。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处安全隐患,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讨论可能造成的危险和应该如何避免。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安全的知识。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请仔细观察并提出你们对这张图片的看法和意见。这张图片中存在着一处安全隐患,请你们想一想这个隐患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谁愿意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呢?
学生A:我觉得这张图片中的电线杂乱地悬挂在空中,可能会存在触电的危险。
教师:很好的观察!确实,电线杂乱地悬挂在空中会增加触电的风险。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吗?
学生B:我发现这张图片中的楼梯没有扶手,如果有人摔倒了就会更容易受伤。
教师:非常正确!楼梯没有扶手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容易导致受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呢?
学生C:可以将电线整理好,固定在墙壁上,避免悬挂在空中。对于楼梯,可以安装扶手来提供支撑。
教师:很好的建议!确保电线整齐固定和安装楼梯扶手可以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其他的安全隐患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2. 学习内容与方法:
a.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如家庭、学校、公园等),观察并记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b. 小组展示自己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并进行讨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原则,如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做、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办等。
教师:现在,我将你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熟悉的场景,比如家庭、学校或公园,并观察该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请你们仔细观察,记录下你们认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时间到了,每个小组请派一位代表来展示你们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并进行讨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学生展示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并进行讨论)
教师:非常好!大家提出了很多有关安全隐患的观察和建议。那么,根据我们的讨论,我们能总结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原则吗?比如,遇到火灾应该立即报警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遇到陌生人应该保持警惕并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请同学们思考并提出你们的观点。
学生D: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低姿态靠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吸入烟雾。
学生E:遇到陌生人时,我们应该保持距离,并尽量找到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教师:非常好!你们提出的观点都很正确。遇到火灾时,确保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而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并向可信赖的成年人求助是明智的做法。这些判断和行为原则对我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3. 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
a. 教师提供几个常见的危险情况案例,如遇到火灾、地震、溺水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应对方法和自救措施。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并进行角色扮演,演示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避难逃生方法。
c.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现在,我给你们提供几个常见的危险情况案例,比如遇到火灾、地震、溺水等。请你们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应对方法和自救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应对方法和自救措施)
教师:每个小组请选择一个案例,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避难逃生方法。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教师:非常出色的表演!现在,其他同学们请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4. 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提高:
a.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b.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安全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
c. 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海报,并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理解。
教师:接下来,我将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比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请大家认真听讲。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介绍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
教师:现在,同学们请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安全宣传海报,内容包括我们刚才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安全宣传海报)
教师:时间到了,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海报,并进行互动讨论。让我们加深。
五、板书设计:
安全通行证
- 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 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 自我保护、避难逃生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掌握了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学生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安全宣传海报,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然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时间安排较紧,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可能有所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