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0《雨和雪》教案设计课题 雨和雪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1)能够解释雨、雪和冰雹的成因。 科学思维:基于观察,培养比较、推理、概括、推导的思维方法。 科学实践: (1)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雨的成因提出有根据的猜测。 (2)能够做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3)能根据生活经验和雨的形成实验推导雪的形成。 责任态度: (1)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对雨、雪和冰雹成因的观点和思考。 (2)能够大胆质疑,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结果。重点 能够基于观察,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的方法解释雨的成因,再基于雨的成因推导雪的形成。难点 能够尝试制造“雨”并解释雨和雪的成因。教学准备一、引入聚焦出示图片,展示下雨下雪天气。提问:下雨、下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二、科学实践1.科学实践活动一:雨的形成谈话:若想探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回想下雨前天气有什么特征?学生回忆下雨前的天气现象。谈话:同学们,你也有同样的感受吗?你认为这些现象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提出有关雨的成因的猜想,并在讨论中明确雨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谈话: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有依据的推测,老师为你们点赞。那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设计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谈话:你考虑得真细致!那请大家也准备好这些材料,并按照刚才同学说的方法摆放好后进行实验,别忘了在实验中要细致观察并及时记录哦。(出示实验视频)谈话: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模拟实验结果及结论。谈话:我们刚才观察了模拟实验中雨的形成过程,那么自然界中的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现在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小结:自然界中雨的成因。科学实践活动二:雪的形成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探究知道了雨的成因,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及雪天的天气现象推测出雪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推测自然界中雪的成因。谈话:你们不仅还能结合学过的知识还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推测,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雪的形成过程。三、拓展应用冰雹的形成1、雷雨天,经常下冰雹。冰雹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危害?明确:冰雹,也叫雹,在春夏之交和夏季最为常见。冰雹小的如绿豆、黄豆大小,大的有栗子、鸡蛋那么大。冰雹可以毁坏农作物,砸坏建筑物、车辆,甚至砸伤身体。2、冰雹是怎么形成的?明确: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为水滴或冰晶。水滴或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热气流托起,再次上升。如此反复,冰晶逐渐增大,直到成为较大的冰粒。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们时,冰粒就会降落到地面,成为冰雹。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降水的不同形式,知道雨、雪、冰雹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又有新的认识。板书设计课后作业除了雨、雪、冰雹,还有其他降水方式吗?查阅资料,了解它们形成过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三、天气的成因3.10 雨和雪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能够解释雨、雪和冰雹的成因。科学思维:基于观察,培养比较、推理、概括、推导的思维方法。科学实践:(1)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雨的成因提出有根据的猜测。(2)能够做实验模拟雨的形成。(3)能根据生活经验和雨的形成实验推导雪的形成。责任态度:(1)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对雨、雪和冰雹成因的观点和思考。(2)能够大胆质疑,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结果。导入聚焦导入聚焦导入聚焦导入聚焦导入聚焦下雨、下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下雨前天气有什么特征?科学实践下雨前科学实践这些现象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科学实践这些现象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根据这个观察,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科学实践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推测出雨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吗?科学实践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探究雨的成因推测: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后在高空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形成更大的水滴。当空气托不住这些水滴时,它们就会落到地面形成雨。科学实践遇冷凝结探究雨的成因科学实践1.加湿器2.底座3.带盖的透明盒子(盒盖上及盒子一侧有孔)4.锡纸做的容器(可盛放冰块后插入盒盖的小孔内)5.冰块④⑤③②①实验材料科学实践探究雨的成因科学实践探究雨的成因科学实践实验探究:雨的成因科学实践遇冷凝结相互碰撞形成较大的云滴降落形成雨形成水汽充裕的云层雨的成因科学实践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及雪天的天气现象推测出雪是怎样形成的吗?科学实践雪的成因云在高空中,温度降到了0℃以下,云里很多小冰晶就聚集到一起变大变重,重到上升的空气托不住时就会落下来形成雪了。科学实践雨和雪的成因科学实践冰雹的形成雷雨天,经常下冰雹。冰雹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危害?拓展应用冰雹,也叫雹,在春夏之交和夏季最为常见。冰雹小的如绿豆、黄豆大小,大的有栗子、鸡蛋那么大。冰雹可以毁坏农作物,砸坏建筑物、车辆,甚至砸伤身体。拓展应用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为水滴或冰晶。水滴或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热气流托起,再次上升。如此反复,冰晶逐渐增大,直到成为较大的冰粒。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们时,冰粒就会降落到地面,成为冰雹。拓展应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降水的不同形式,知道雨、雪、冰雹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又有新的认识。课堂总结雨 雪 冰雹不同点 液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的 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 云层中水滴或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热气流反复托起上升逐渐增大,直到成为较大的冰粒降落到地面。气温0℃以上,四季都有 气温低于0℃,一般冬季 气温0℃以上,多夏季或春夏之交相同点 云层中水汽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 降水的不同形式板书设计除了雨、雪、冰雹,还有其他降水方式吗?查阅资料,了解它们形成过程。作业布置【基础训练】1、雪花千姿百态,基本形状是__________。2、云层里的小水珠遇冷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天气现象。课堂练习六边形雨雪冰雹【能力培养】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雨、雪的形成雨自然界中的水蒸气有关。( )(2)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伴有雷电现象。( )(3)雨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 )(4)雨和雪是两种不同形态的降水。( )(5)雨和雪不同同时降落地面。( )课堂练习√√×√×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 )A.雨 B.雪 C.冰雹(2)在0℃以下形成的降水是( )A.雨 B.雪 C.冰雹课堂练习AB(3)下列天气现象属于降水的是( )A.雾 B.霜 C.冰雹(4)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降水的形式只有雨和雪B.雪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C.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课堂练习CA【拓展提高】1、根据示意图,解释冰雹形成过程。我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为水滴或冰晶。水滴或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热气流托起,再次上升。如此反复,冰晶逐渐增大,直到成为较大的冰粒。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们时,冰粒就会降落到地面,成为冰雹。2、模拟雨的形成如上图所示,往金属盒里加入冰块,然后向玻璃箱里喷雾气。(1)金属加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喷雾气是模拟自然中_________。(3)实验的现象:金属管下方有________降落。(4)实验结论:云层中的__________遇冷增大降落形成雨。课堂练习降温云层水珠小水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0 雨和雪 课件..pptx media1.mp3 media2.mp3 media3.mp3 (核心素养目标)3.10 雨和雪 教案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