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九年级理化
(物理卷满分 90 分,化学卷满分 60 分,物.化.考试时间共.150 分钟)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 2 分,1-10 题为物理试题,11—20 题为化学试题,共 40 分)
下列四个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下列关于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上行的电梯中,人对静放在口袋里的笔一定做功
用 100N 的力将足球踢出,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 10m,人做功一定是 1000J
将 0.5N 重的书举高 2m,人做的功一定是 1J
人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时,对静放在口袋里的笔一定做功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机械效率越高,总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越小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将物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可使其内能为 0 B.温度低的物体可以将内能传给温度高的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内能传给内能多的
如图,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 FA、FB 匀速提升
重力为 GA、GB 的 A、B 两个物体。物体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若 GA=GB,则η甲<η乙 B.若 GAη乙
C.若 FA=FB,则η甲>η乙 D.若 FA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站在学校五楼的阳台上,每隔 0.5 秒将一个足球丢下阳台,球由静止下落,当第五个球刚丢下时,第一个球正好落地。足球从五楼落到地面过程中,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 )
A. 15W B. 30W C. 60W D. 90W
如图,球从 a 处竖直下落,不计空气的阻力,球与钢板发生碰撞后,立即将该钢板移到虚线右侧(球和钢板碰撞时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球与钢板碰撞后反弹的最高点不可能比 a 位置高
球分别与钢板①、②、③碰撞后反弹的最高点依次变高 C.球分别与钢板①、②、③碰撞后反弹的最高点不变
D.球分别与钢板①、②、③碰撞后反弹的最高点依次变低
如图,弹簧没有形变时下端在 a 处,将重物挂在弹簧上,用手将物体拉到 b 处后松手,物体由静止一直向上运动至最高点 c(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的形变为弹性形变)。对于球向上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物体受到的合力逐渐变小时,球的机械能先变大再变小 C.物体受到的合力逐渐变大时,球的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改变后,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大
被竖直上抛的篮球,离开手至落地前,经历上升、下降两个过程。小球抛出后开始计时,分别经过了 t1、t2 时间时,篮球分别在 A、B 两点位置,篮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表格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篮球在 t1 时刻的机械能大于在 t2 时刻的机械能
在第 t1 时,篮球一定向下运动
在 t2 时,篮球一定向下运动
t1 小于 t2
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先定义一个物理量 M,将人拉绳的力与滑轮组对重物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 M。则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11.2022 年 10 月 12 日 15 时 45 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里生活的下列细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收气味 D.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一天天长大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可燃物:木炭、硫粉、氧气 B.纯净物:液氧、水、二氧化锰
C.缓慢氧化:酒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光合作用 D.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药品 C. 收集 D. .验满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氦气密度小,可用于探空气球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航标灯
归纳和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实验现象 B.操作中的先后
①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③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②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 入试剂瓶中,后挤压胶帽
③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 导气管
C.化学实验 D.化学与环境
①区别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 ①禁止焚烧秸秆,防止烟尘污染
②鉴别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②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点燃红磷前弹 ③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NO2、CO2、SO2
簧夹一定要夹紧,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大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分解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B 碳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氧气浓度不同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颗粒极细)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监控氧气气流速度 B.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细铁丝燃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一定质量的硫粉在含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反应 I 是化合反应
C.催化剂 a、b 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 反应Ⅱ只生成一种物质
在教师的指导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右所示装置(固定装
置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生石灰适量、白磷过量、注射器中的水足量。 实验过程及部分现象记录如下表。(查阅资料: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步骤 I 点燃燃烧匙中的小蜡烛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燃着的小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步骤Ⅱ 打开弹簧夹,由注射器向集气瓶中 加入少量水,夹紧弹簧夹。 白磷燃烧。
步骤Ⅲ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
关于上述探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致小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了氧气
该实验中水的作用只是用来与生石灰反应放热,为白磷燃烧提供热量
步骤Ⅲ能得出空气中约有 1/5 体积氧气的结论
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之一是调节装置内的气压
二、非选择题部分(21—25 题为化学试题,26—35 题为物理试题,共 110 分)
图 1 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 2、3 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 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与图 1 装置相比,图 2 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按图 3 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发生变化Ⅰ前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粒子是 (填微粒名称);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写出图甲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写出实验室用 A、B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A: ;B: 。以上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C 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注射器换成 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证明图乙中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该集气瓶中氧气最好应选用图甲中装置 (在 A-F
中选)收集。
若用 G 装置收集 O2,验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
可以选择 D 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开始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 。
某同学打算利用 D 装置收集一瓶(200mL)含氧气体积分数为 80%的气体,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入 mL 水。(假设集气瓶中的水最后全部被通入的氧气排出)。
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在 A-F 中选)。
从空气中分离出 N2 和 O2 均有重要作用。
合成氨 NH3 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②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 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填字母):
A. -195.8℃≤t﹤-33.35℃ B. -252℃≤t﹤-195.8℃ C. -252℃≤t﹤-33.35℃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图中 A 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B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性质比较活泼,A 是一种淡黄色粉末与 B 反应后的产物,C 是黑色固体,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①会在集气瓶预留一些水,目的是 ;反 应 ② 只 能 在 纯 净 的 B 中 进 行 , 它 的 符 号 表 达 式为 ; 该 实 验 未 成 功 的 可 能 原 因 是
(写一点)。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 将新制的浓度 5%的双氧水加热到 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 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请你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小红按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
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 2 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
图 1 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
下表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 验 序 号 过氧化氢溶 液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 液的体积/mL 温度/℃ 二 氧 化 锰 的用量/g 收 集 氧 气 的体积/mL 反 应 所 需 的时间/s
① 5 5 20 0.1 4 16.75
② 15 5 20 0.1 4 6.04
③ X 5 35 0 2 49.21
④ 30 5 55 0 2 Y
①表格中的X= ;若 Y 49.21(填“>”、“=”或“<")可知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②从实验 (填序号)对比可知,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有关。
化学兴趣小组 A 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 MnO2、CuO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造成 U 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可能原因是 。
②结论: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
③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2 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 (填“快”或“慢”)。原因 。
化学兴趣小组B 按图5 装置探究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素。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 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 5mL,三颈瓶容积为 250mL,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使过氧化氢溶液自行下滴。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图 6、图 7。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每次实验时水浴温度都应保持相同。
图 6 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图 7 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越平稳。
图 7 以 10%H2O2 溶液为例分析,三颈瓶内气压后来慢慢降低的原因是反应结束,放热停止,气压减小
26(.
6 分)在瓶内滴入少量酒精,用塞子塞住瓶口,向瓶内快速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 ,
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相当于汽油机的 冲程;突然听到较大声响,看到塞子飞出, 能转化为 能,瓶内温度 (填“上升、下降、不变”)。
27.(5 分)小明利用如图的斜面将 1.2kg 的沙子提高,小车自身质量为 0.3kg。小明拉车的力为 10N,小车匀速运动,在斜面上运动了 0.8m,上升的高度是 0.4m。小车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拉力做的功为 J,此过程的效率为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则所需拉力为 N。
28.(5 分)如图,用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木棒提升重物
已知:A、B 点上升的高度为 hA、hB,hA:hB =OA: O
OB。不计摩擦,若 OB=3AB,竖直向上的拉力 F1 拉木棒 A 点使杠杆转到虚线位置,8N 重的物体匀速上升 0.3m,F1 始终为 7.5N。拉力做的功为 J,机械效率η1 ,杆子的重为 N;现在用始终垂直于杠杆的 F2 替代始 F1,使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则 F2 F1,杠杆的机械效率η2 η1
(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B F1
F2
A
29.(4 分)某型号四冲程汽油机,曲轴的转速是 2500 转/分钟,每个冲程活塞移动距离为
0.23m,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为 20N。汽油机工作 1 分钟,消耗汽油 10g,燃气对活塞的推力 F做功 2.3×105J。汽油机一共完成了 个冲程,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推动活塞做功的效率为 ,推力 F 为 N,因为克服摩擦做功要消耗汽油为 g。(汽油的热值为 4.6×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
30.(6 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绳端受到的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c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额外功 W/J
① 1 10 0.6 30 55.6
② 2 10 1.0 30 66.7
③ 4 10 1.8 30
实验中,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应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做 运动
第 3 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小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 N;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该滑轮组,随着物重的增大,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在所有额外功中的占比 (变小/不变/变大),你认为原因是 。 31.(8 分)物理探究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热学实验:
在实验中,质量不需要相等的是( )
A.甲实验,液体 a 和 b 质量 B.甲实验,两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 C.乙实验,两杯中液体 C 的质量 D.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
用图甲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在安装器材时,应该先确定 (选填 “铁圈、铁杆”)的位置,再安装其它器材;如果液体 a 和 b 高了相同的温度,这 (选填“能、不能”)说明它们吸热相同,理由是 ;
用图乙装置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应该记录两烧杯中 C 的初始温度,并在 时再次读出它们的温度;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 3×107J/kg,若燃烧皿中酒精的质量是 10g,被加热的液体 c 质量为 100g,升高的温度为 60℃,估算出液体 c 的比热容为 J/(kg ℃),估算结果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
32(.
9 分)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内部摩擦。工人利用该滑轮组将重为 380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5m,额外功为 100J,求:(1)有用功;(2)机械效率;(3)工人拉绳的力;(3)如果工人要用该滑轮组将重 500N 的物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则工人做功的功率多大?
33.(8 分)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热值为 4.2×107J/kg。天然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多。
完全燃烧 5Kg 天然气放出多少热量?
用天然气炉烧水,加热效率为 40%,在标准气压下,燃烧 5kg 天然气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 20℃烧开?(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
(3)一辆汽车用天然气为燃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21kw,5kg 的天然气可供这辆车匀速行驶 50min,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多大?
34.(10 分)为了“探究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将弹簧、正方体木块按照如图甲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弹簧左侧固定,手移动木块将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松手释放木块,木块由静止向右运动,最终停下;分别测量出木块移动的距离S1。实验中,弹簧的 能转化为木块的 能,最终转化为 能。
实验中,小明又发现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木块离开桌面后,会沿着曲线运动并最终到地面上。物体离开桌面后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提出以下三个猜想: 猜想 1:与物体离开桌面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 2: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 3:与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为此,小明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一端固定,用小球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1 是否正确,小明进行如下实验:保持 不变,将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比较小球离开桌面后,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 S.最终证明猜想 1 是正确的。
小明接下来想探究猜想 2,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将弹簧压
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后,比较小球水平运动的距离,然后 丙
得出结论。你认为小明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 请你为小明设计一个正确的方案: . (4)小明添加测速仪,进行了正确的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
序号 质量 m/g 速度 V/cm s-1 离地高度 H/cm 水平飞行距离 S/cm
1 5 5 20 10
2 10 5 20 10
3 15 5 20 10
4 20 5 45 15
5 25 5 80 20
6 30 5 125 25
7 50 5 40
①有同学认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无法得出物体离开桌面后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与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关系, 你 ( 选填“ 同意/ 不同意”) 这个观点同意吗? 请说出理由 。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作出 s-H 图象.
③表格中缺失的数据应该是 .
35.(9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桩机
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打入地层的机械。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桩锤是一钢质重块,依附在桩架前部两根平行的竖直导杆之间,由跨过定滑轮的吊钩将其匀速提升相同的距离,然后脱钩并沿导向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而打桩。
如图为某型号的打桩机,所需动力由四冲程内燃机提供,竖向导轨可伸缩折叠,其正常工作时部分技术参数如表一所示。其中冲击能指桩锤击打桩前瞬间具有的动能,冲击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桩锤击打桩的次数。
桩锤重力 1000N 桩锤每次提升距离 2.4m 冲击能 2400J 冲击频率 20 次/min。
表一:
桩锤重力 1000N 桩锤每次提升距离 2.4m
冲击能 2400J 冲击频率 20 次/min
某次施工中,打桩机正常工作时,桩锤击打桩时对桩所做的功 W 与桩被击打进入地层的总深度 h 之间的关系如表二。
表二:
击打做功 W/×103J 2 5 8 12 15 …
进入总深度 2 h2/cm2 100 250 400 600 750 …
打桩机的轮子比一般的工程机械更宽,这是为了 ,轮胎表面有着粗糙的纹理,这是为了 ;工作过程中,内燃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关于打桩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施力的方向
内燃机用水冷却,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性 C.桩锤自由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D.支撑竖向导轨的是一个可以省功的杠杆
打桩机正常工作时,吊钩提升桩锤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若打桩机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为 80%,内燃机的效率为 50%,则打桩机正常工作 10min 需要完全燃烧燃油 g;[燃油的热值为 4.0×107J/kg]
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击打做功 W 与桩被击打进入地层的总深度关系 h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W= (表达式中各量采用国际单位制的主要单位);若桩锤击打 9 次使桩进入地层的总深度为 30cm,则打桩机的击打效率为 。(击打效率指桩锤击打桩时对桩所做的功与提供的总冲击能的比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