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 学案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学案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2

资源简介

3.1新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理解我国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
3、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认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了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
法治意识:学习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知识。
公共参与:引导学生自觉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参与经济建设
【教学重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
新发展理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
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思考:为什么总是强调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什么是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有联系吗?
学生讨论回答:发展经济(高质量)
继续提出问题:发展为了谁呢?
生答:人民
继续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发展问题呢?在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才能完成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呢?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新发展理念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坚持新发展理念
议题:从浙江安吉余村看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一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议学题一:以人为本,托起安吉余村文明新高度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浙江安吉余村的华丽“变身”》并图文分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山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余村成为了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也由此走上了开山采矿,烧石灰、做水泥的发展之路。开山采矿虽然带来了很多的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2001年,安吉县提出生态立县,开始逐步关停矿山、水泥厂。但矿山关了之后,原本从事与石矿有关工作的村民们千什么去 整个村子的出路在哪里 余村走到了迷茫的转型路口。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8月15日这一天,来到余村调研,听到余村关停矿山来修复绿水青山,他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余村开始逐渐地转变发展方式。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情境中安吉余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分析谁是安吉余村发展中最主要的动力?当初人民的幸福愿望为何如今能实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人民才是安吉余村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动力。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现在的安吉余村实现了安吉村村民所期盼的,如所期盼的那个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画面。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在我国建国70多年以来我国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归宿,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议学小结: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
(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3)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过渡:
第二幕:贯彻新发展理念
议 二:理念先行,筑起安吉余村发展新高地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安吉余村十五年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理念一直在依据时代和人民需要而变化,新的发展理念反作用于生产关系,进而反作用于生产力,最终服务于人民需要。安吉余村始终牢记殷切嘱托,砥砺奋进不断前行。整个余村的村民们,都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富了起来。2022年,余村集体收入达到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6.4万元。余村真正成为了一个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的小山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也从一个小山村走向全国,成为引领中国迈向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安吉余村树立了怎样的发展理念,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发展理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议学小结:
贯彻新发展理念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人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1)创新发展:
①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关链接:技术创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
(1)技术创新有多种类型,既有改进现有技术的延续性创新。又有取代现有技术的突破性、颠厦性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在社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科技企业孵化器又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断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一系列创新创业服务,威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威果转化、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2)协调发展:
①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地位: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③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3)绿色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地位: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③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关链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4)开放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地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地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③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重点突破: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链接: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指点食品占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3、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1)地位:新发展理念的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联系: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2023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三中校考期中)保鲜问题向来是水果产业“甜蜜的苦恼”。近年,中国建立起水果辐照保鲜站,通过电子加速器形成的电子束来照射瓜果,利用辐射杀死瓜果里的微生物、病菌、虫卵,从根本上去除腐烂的诱因,从而增加收益,辐照技术增加水果产业收益的主要原因是它可以( )
①增加水果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
②延长水果的保质期,助力错峰销售
③减少运输中的损耗,降低经营成本
④提高水果的产量,刺激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③:利用辐照技术延长瓜果保存时间,可以助力错峰销售,利用辐射杀死瓜果里的微生物、病菌、虫卵,从根本上去除腐烂的诱因,可以减少运输中和储存过程中由腐烂带来的损耗,降低经营成本,②③符合题意。
①:利用辐照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去除腐烂的诱因,可以延长瓜果保存时间,但并未涉及优化产品结构,①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强调提高水果的产量,刺激市场需求,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023秋·辽宁辽阳·高一校联考期中)2013年到2023年这十年间,中国自贸试验区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大胆创新。从推出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上线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到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自贸试验区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多个“第一”,一项项制度创新从自贸试验区推广到全国。中国自贸试验区所进行的制度创新( )
①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②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
③是对我国以往贸易制度的完全否定
④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自贸试验区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多个“第一”,中国自贸试验区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也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①②正确。
③:中国自贸试验区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是对我国以往贸易制度的创新,并不是对其完全否定,③错误。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自贸试验区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2023秋·陕西榆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8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大运会的体操比赛场馆中,“冰篮转换”“智能控温”“斗型大屏”……科技成果纷纷涌现;大运会的篮球比赛场馆,配备了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调控整个场馆的用水、用电等,运行下来整个场馆能节能15%左右。据此,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①绿色、低碳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理念
②创新、智慧是成都大运会的鲜明底色
③守正、开放是成都大运会的响亮口号
④人文、共享是成都大运会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大运会的体操比赛场馆中,“冰篮转换”“智能控温”“斗型大屏”……科技成果纷纷涌现;大运会的篮球比赛场馆,配备了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调控整个场馆的用水、用电等,运行下来整个场馆能节能15%左右,这说明绿色、低碳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理念,创新、智慧是成都大运会的鲜明底色,①②正确。
③:材料中并未体现守正、开放是成都大运会的响亮口号,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并未体现人文、共享是成都大运会的精神追求,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2023秋·全国·高一期中)“特色种植+旅游”是山东省临沂市某地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近年来,该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紧抓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打造“特色种植+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以“造血”扶贫为突破口,使有意愿发展农业生产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该地的做法( )
①旨在解决新时代我国突出存在的发展不充分问题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贯彻了协调发展新理念,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利于解决新时代发展动力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详解】②③:打造“特色种植+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使有意愿发展农业生产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且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贯彻了协调发展新理念,②③正确。
①:材料强调扶贫,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①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体现贯彻创新发展理念,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22秋·安徽·高三校联考期中)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创新发展理念: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②协调发展理念:城乡同步、区域协调
③绿色发展理念:低碳能源、低碳交通
④开放发展理念:敞开胸襟、权宜之计
⑤共享发展理念:各得其所、共享共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C
【详解】①:创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有利于占领先机、赢得优势,①符合题意。
②: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但不是同步发展,②说法错误。
③: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③说法正确。
④: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说权宜之计,④说法错误。
⑤: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全民共享、全民共享、共建共享,能各得其所,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⑤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强化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网络等。此举有利于( )
①释放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②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
③以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振兴
④解决乡村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模式、强化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网络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以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振兴,①③正确。
②: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材料则主要强调的是以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振兴,②排除。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材料则主要强调的是以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振兴,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2023秋·全国·高一期中)老旧小区普遍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据此,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这一举措( )
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作为实现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归宿
③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旨在加速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该《通知》旨在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④符合题意。
①:题意并没有直接涉及“发展依靠人民”,材料也不涉及“把人民作为实现发展的力量源泉”,①排除。
③:材料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无直接关系,③排除。
故本题选D。
8.(2023秋·宁夏银川·高一银川一中校考期中)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先后来到河北雄安新区、沧州市、石家庄市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奋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进程中,五大发展理念在雄安新区进行着生动实践。以下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与新发展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
②探索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区块链、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理念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协调发展理念
④推进森林生态价值转化,推动已备案的碳汇产品实现交易——绿色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疏导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体现,故①错误。
②④: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探索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区块链、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是创新发展理念的体现;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推进森林生态价值转化,积极推动已备案的碳汇产品实现交易”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故②④正确。
③: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③错误。
故本题选C。
9.(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表明我国(  )
①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③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④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解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③: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表明我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①③符合题意。
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②错误。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2023秋·宁夏吴忠·高一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校考期中)新发展理念是引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思想先导,对制定纲领、规划具有统摄作用。下列举措主要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B.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C.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D.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古建筑
【答案】C
【详解】A: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而不是共享发展理念,A错误。
B: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创新发展理念,而不是共享发展理念,B错误。
C: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说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体现共享发展理念,C正确。
D: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古建筑,主要体现协调发展理念,而不是共享发展理念,D错误。
故本题选C。
11.(2023秋·全国·高一期中)三代塞罕坝人用了55年时间,将昔日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开垦荒漠、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屏障的故事,生动显现出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人定胜天豪迈气概。材料体现了( )
A.绿色新发展理念
B.共享新发展理念
C.开放的发展理念
D.协调的发展理念
【答案】A
【详解】A: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开垦荒漠、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屏障的故事,生动显现出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人定胜天豪迈气概。说明的是塞罕坝林场的建立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正确。
BCD:材料强调的是绿色发展理念,没有强调共享、开放、协调发展理念,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2023秋·宁夏吴忠·高一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校考期中)2023年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盐湖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了( )
A.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B.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C.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D.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答案】C
【详解】C: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体现了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C符合题意。
ABD:材料体现了坚持绿色发展,未涉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问题,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