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歌曲《银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银杯》,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蒙古音乐,热爱中国的民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知识与技能: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中的短调。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过程与方法:先欣赏,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以及短调的特点有所感知,然后随琴学唱《银杯》 。教学重点: 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并用欢快、热烈的歌声有情感地演唱。教学难点: 了解短调特点,歌曲中音程大跳的掌握,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音乐课堂!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回答以下问题(课件 播放歌曲《天堂》片段)说说这首歌曲是谁唱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腾格尔 蒙古族 清清的湖水 碧绿的草原 洁白的羊群 奔驰的骏马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你们对蒙古族了解多少呢?生:…….(举手回答)师:大家对蒙古族了解的都不少,老师这里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多少个民族啊?(生回答)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民歌(出示课件)民歌: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进行简单讲解)学习新课师: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走进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之《银杯》,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板书《银杯》)蒙古族民歌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长调和短调,我们刚才听的《天堂》就属于长调,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银杯》就是短调。1、初听歌曲,感受短调特点。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2、复听歌曲 ,理解歌词,发挥想象力。师:请同学们从歌词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告诉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蒙古人民宴请宾客,互相敬酒的画面师:对,这是蒙古人民在宴请宾客时演唱的歌曲。蒙古人特别好客,当主人敬客人酒的时候,就会载歌载舞,高唱宴歌,表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3、学唱歌曲(1)随钢琴用La音模唱学习前倚音及唱法(2)模唱熟练后,随琴填词唱(教师边弹边示范唱)(3)学会歌曲后,再次聆听原唱,找出我们与原唱的差距(4)拿出热情,随琴完整演唱歌曲四、表演展示 敬酒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 下面到了同学们的展示环节,你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到我们的小小舞台来展示自己。拓展学习蒙古语他赛白努(简“赛努”)----您好!依贺白亿日啦-----非常感谢!白亿日太----再见!六、小结 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舒畅的生活,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那么就用蒙古语互道再见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