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4.13美丽的冬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4.13美丽的冬天 教案

资源简介

13美丽的冬天 教案
教材简析
《美丽的冬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3 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后面三课起到铺垫作用。作为本单元的第 1 课,包含三个话题,分别是“冬天在哪里”、“不一样的冬天”和“冬天真好玩”。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冬天的美丽,了解冬天的特征,了解我国各地区冬天的不同,体会冬天的乐趣并能够依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第一课时《冬天在哪里》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冬天的美丽,了解冬天的特征,发现随着季节的变化,大自然的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都在变化,初步知道我国各地区冬天不同,知道冬天的各类游戏,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还处在适应期,他们尚缺少探寻信息的能力。但是孩童的天性使得他们大多喜爱冬季,同时经过幼儿园以及生活的熏陶,他们也知道诸如:冬天会下雪,树叶落,要穿厚衣服等一些比较表面的特征,但是了解不够深入、全面,更感受不到祖国广博大地上的不同冬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寻冬天的特点,发现冬天的奇妙和美好,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帮助学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体验冬天里的乐趣、掌握知识和方法以及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
全国部分地区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见过雪,更多的是通过看电视、手机、书籍的方式了解过冬天的变化。其实这也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资源,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养成勤动脑、爱观察、乐分享的习惯。大自然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同时也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教育资源。学生对可爱的动植物充满了喜爱与兴趣,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亲自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收集冬天的信息,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冬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微课欣赏、讨论交流,初步了解冬天的到来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通过观察交流、诵读诗歌等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理解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以及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冬天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养成勤动脑、爱观察、乐分享的好习惯。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猜谜语,导课题
1.出示主持人“聪聪”,学生打招呼。
2.出示谜语【时间爷爷有一宝,带着北风呼呼到。大地一片白茫茫,小朋友们都说好。】。
学生猜一猜,预知冬天。
3.出示时间爷爷的四个宝贝: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知道四季周而复始。
4.配乐,学生齐读《三字经》。
5.导入课题《美丽的冬天》,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习引导者“聪聪”所带的谜语导入,引导学生初步知晓冬天的一些特征,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找冬天,悟美丽
过渡:
1.出示课前学生寻找冬天的作品,学生欣赏。
2.和聪聪一起开启寻冬之旅。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课前预学单的展示,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冬天的变化有很多,并以此引出本节课即将开启一次寻冬之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活动一:冬天在水儿结冰里
1.出示小火车开起来,出发去寻找冬天。
2.出示学生的课前探究单,圈作品文字“冰”。
3.提问:你们发现了冬天的第一大特征,就是——结冰了!
4.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冰?冰是什么样的?
5.播放微课《冰的世界》,学生欣赏。
6.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7.师生合作读儿歌:冬天在哪里,我去问水儿,水儿不回答,停下不再走。
8.小结:冬天藏在水儿结冰里。
【设计意图】从第二活动版块“寻找冬天,感受冬日之美”开始,每一环节辅以课中操“开小火车”,以此链接课堂初始的寻冬之旅,并串联整个课堂环节。在本版块的第一环节“冬天藏在——水儿结冰”中,先从学生的作品中引导学生发现冬天的第一大特征是“冰”。接着播放微课《冰的世界》,学生欣赏美轮美奂的冰,并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知道冬天到了,许多东西都会结冰,初步感知冬天的美丽。
活动二:冬天在雪花飘飘里
1.出示小火车开起来,继续去寻找冬天。
2.出示雪景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雪是怎样的?
3.出示古诗《咏雪》,配乐,学生齐朗诵。
4.播放下雪视频,学生欣赏、说感受。
5.小组活动拇指画,体验快乐。
①出示活动要【1.请组长领取材料。2.用一只手指沾上颜料在白色的区域内按满小指印。3.人人参与,合作完成。4.完成后,擦干净小手,人坐正。5.请组长将材料放回原位。】。
②小组合作拇指画。
③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
④小结:我们的小指印留在了雪地里,让雪地变得更美了!
6.师生合作读儿歌: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雪花,雪花轻轻飘,大地一片白。
7.小结:冬天藏在雪花飘飘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赏雪景、诵古诗、说想法的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冬天的第二大特征“雪”。而雪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冬天一大变化,打雪仗、堆雪人、踩雪地等,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冬天活动。因此,在本环节中,通过开展拇指画,并小组展示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冬天雪景之美,拉近学生和冬天的距离。
活动三:冬天在花草枯萎里
1.出示小火车开起来,继续去寻找冬天。
2.播放主持人聪聪的旁白:冬天就藏在你们的作品里呢!
3.播放微课学生作品《冬天藏在花草中》,学生欣赏。
4.提问:原来,冬天就藏在——
花草枯萎了!
5.师生合作读儿歌:冬天在哪里,我去问花草,花草纷纷落,红黄青绿中。
6.小结:冬天藏在花草枯萎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微课《冬天藏在花草中》,引导学生感知冬天到了,大自然中的很多花草开始枯萎了。同时在课前预学单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了冬天的大自然颜色丰富,非常美丽。
活动四:冬天在动物冬眠里
1.出示小火车开起来,继续去寻找冬天。
2.出示各种动物,提问:小动物在冬天有什么变化?
3.学生说一说,知道动物过冬最常见的过冬方式。
4.小组合作连线,知道部分动物过冬的方式。
①出示活动要求。
②四人小组讨论,并用线连一连。
③全班交流汇报。
④小结:我们找到了小动物不一样的过冬方式。
5.播放视频《冬眠》,学生了解冬眠。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需要冬眠的动物?学生说一说。
7.师生合作读儿歌: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青蛙,青蛙不见影,睡在洞里头。
8.小结:冬天藏在动物冬眠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连一连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并通过小博士介绍冬眠,让学生初步了解冬眠。
活动五:冬天在我们的身上
1.出示小火车开起来,继续去寻找冬天。
2.播放绘本故事《凯蒂在冬天》,学生听一听。
3.出示活动要求【1.读一读绘本故事。2.找到凯蒂身上的冬天冰圈一圈。3.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4.全班交流汇报,学生感悟冬日里我们身上衣物有变化。
5.师生合作读儿歌:冬天在哪里,我们问自己,衣服裤子鞋,样样都保暖。
6.小结:冬天藏在我们的日常衣物中。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通过绘本故事《凯蒂在冬天》,让学生找一找、圈一圈,发现我们自己在冬天也会有很多的变化,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我们的衣物,感知冬天的不同。
环节三:说收获,引拓展
1.回顾板书,提问:原来冬天藏在——?
水儿结冰,雪花飘飘,花草枯萎,动物冬眠,日常衣物。
2.拓展延伸,下次继续去祖国其他地方寻找不一样的冬天。
【设计意图】本版块是课堂的总结,通过回顾板书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冬天季节的特征,感受冬天的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