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快乐过新年 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第4条“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和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而编写,教材中有关春节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活动,都是对这一课标要求的落实。本单元的前两课都在讲述冬季到来时生活的变化,这一课话风一转,向学生展示了冬天的节日习俗:前半部分侧重学生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一起欢度元旦这个公历新年,同时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年习俗;后半部分呈现的农历新年侧重反映学生与家人一起过新年的生活,同时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并通过贴福字、春联等,重点感受汉族的新年习俗。本课共四个板块,本课时学习的是第三板块“大家一起过春节”。【学情分析】节日少不了多样的习俗,它们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过节日的不同方式,而每一种习俗都凝结着人类文化的内涵,积淀了不同群体文化的意义。一年级学生知道“春节”这一节日,也知道过年很热闹,但对节日的内涵及过节的习俗不太了解。在课堂上,学生容易被节日习俗的多样形式所吸引,而难以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的新年习俗。【教学目标】1.了解并且体验我国的新年习俗,懂得生活中的新年习俗,懂得生活中的新年礼仪;2.与成人一起剪窗花、贴对联,为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3.与家人一起欢度新年,以主动、积极的状态迎接传统节日的到来。【教学重点】了解并且体验我国的新年习俗,懂得生活中的新年习俗,懂得生活中的新年礼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新年家人团聚的气氛,以主动、积极的状态迎接传统节日的到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许多传统节日。有一个节日最为隆重—无论多远,出门在外的人们都会赶回家,与亲人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忙,人们都会带上礼物走亲访友;无论多累,人们都会为亲朋好友送去美好的祝福!这是哪个节日呢?对,就是春节!今天,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五课,“一起过春节”。二、活动一:春节来历我知道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课件出示传说)相传很多年前,有一个巨型的怪兽叫做“年”,这只猛兽喜爱吃人,每每到了年关就会从海底爬出来,在除夕当天害人性命。人们为了躲避年兽,只得躲在深山之中。后来来了一位除魔卫道的老仙人,在村庄百姓的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彻夜点亮蜡烛,在年兽接近百姓家门时就放鞭炮以响声震慑年兽。年兽被赶跑了之后,人们都换上新衣庆祝,并且将这些赶年兽的做法保留了下来变成习俗,最终演变成了节日。三、活动二:春节习俗大揭秘1.播放视频《欢喜过新年》。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看完说一说,视频中出现了哪几种春节习俗?儿歌当中出现了许多春节习俗,我们把它们归结为四类:衣、食、住、行。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课件出现:春节的习俗)2.衣(课件出示“衣”及孩童着新衣的图片)过新年穿新衣,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新年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民国时,《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春节里穿新衣的文化,是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过年期间,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用什么颜色装扮自己呢?对,是红色!(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红色的物件)。因为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所以,在春节总也少不了红色!3.食(课件出示“食”及各种春节食品图片)饺子:老北京有句话“好吃不过饺子”,可见饺子的受欢迎程度。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各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人们表达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计时法,晚上 11时到第二天凌晨 1 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年糕:春季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很多,北方有黄米糕,南方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年糕可蒸、可炸,可作汤,是非常美味的春节食品。 脑筋急转弯:春节什么饭最重要?(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鱼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饭是一年当中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象征着团圆、美满、幸福。4.住(课件出示“住”及各种春节习俗图片)(1)师: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出示学生在家打扫卫生图片)看,这些同学正在帮助家人打扫房间,他们干得多起劲儿啊!(2)过年,人们会贴春联、剪窗花、挂福字、贴年画,家家户户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联(图片出示春联的贴法)“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人们用贴春联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你会读春联吗?读春联时,应该先读右联,后读左联,最后读横批。比如这一幅(图片出示),师读:守孝心守勤俭和睦家园 新时代新梦想复兴大业 辞旧迎新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代表着“幸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年画:(出示一幅年画),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年画,画中除了可爱的人物还画了哪些形象?莲花:代表连年,年年,每一年。鱼: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过得好。合起来就是年年有余。5.行(课件出示“行”及人们拜年图片)过年期间需要走亲访友,给大家拜年。(出示拜年图片,有画外音,说着吉祥话。)长辈会在这时给孩子们发红包,俗称“压岁钱”。压岁钱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寓意。据说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小贴士:在发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四、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许多春节的习俗。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新年,过法也各不相同。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