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塍镇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校本练习试卷七年级社政
道德与法治部分(共50分)
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进入初中新的环境,面对新老师、新同学,张小峰同学感觉学习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倍增,对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很不适应。作为好友,你应对他说( )
①中学时代将为我们奠定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②在新环境中可以摆脱父母管束,重塑新“我”
③新的目标和要求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我④中学生活处处充满挑战,遇到的困难比乐趣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方法。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
A.甲同学每天学习到很晚 B.乙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丙同学每天大量地刷题 D.丁同学从此回家后不再完成作业
3.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个方面了解自己。这些方面包括:( )
①身体特征 ②个性的心理特征 ③生理状况 ④在群体中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要我学”与“我要学”在学习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别,后者往往比前者学得更好。这说明( )
A.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目的 B.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C.学习需要监督和管理 D.学习兴趣决定学习态度
5.“做更好的自己”是中学时代的成长课题。下面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学会接纳自己,扬长避短 B.主动改正缺点,完善自己
C.否定轻视他人,唯我独尊 D.正确认识自己,激发潜能
6.有诗说“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是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诗句所蕴含的道理是( )
①应塑造十全十美的形象 ②发掘自身潜能充实自我
③正确认识自己,乐观面对现实 ④要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对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A.学习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 B.学习中有辛苦,耗费精力,不必勉强
C.学习可以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D.学习就是指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8.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发生了变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朋友圈扩大必将使我们的交往内容更丰富 B.朋友圈缩小是我们年龄增长后必然的结果
C.朋友圈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 D.朋友圈发生变化说明我们已获得真挚的友情
9.朋友对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应谨慎择友。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同学们就“怎样的友谊才持久稳固”展开讨论。对此,你的看法是:( )
A.经常在一起玩的 B.成绩优秀但不竞争的 C.住在同一小区的 D.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题,共30分)
11.2021年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成为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成长经历。(10分)
在苏炳添的成长过程中,他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我?(2分)
对于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2分)
功炳添的经历对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有何启示?(6分)
12.(10分)追随元勋的脚步,感受榜样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最美好的年华】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时说:“我的青少年时期大多是在博学中学度过的,她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她给予我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袁隆平院士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何重要性?(2分)
【了不起的梦想】
材料二:继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2020年1月,96岁的黄旭华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旭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医是他少时的梦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激起了他的怒火:他们凭什么想登陆就登陆?凭什么想轰炸就轰炸?黄旭华立场:“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护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因为国家需要,他隐姓埋名,潜心研究,从青丝到白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院士的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梦想?(4分)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怎样实现梦想?(4分)
1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更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七年级某班组织了“学习新天地”主题班会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小李的感受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怎样的态度?(2分)
对于小赵存在的烦恼,你可以怎样劝慰他?(2分)
根据教师的建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小孙解惑。(6分)
历史与社会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我国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15.小红想在暑假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去参观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参观(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 D.半坡遗址
16.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得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
们是( )
A.炎帝、黄帝 B.周武王、齐桓公 C.大禹、蚩尤 D.商纣王、秦始皇
17.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8.《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以下制度中符合这段文字记载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9.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选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入(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20.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2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2.儒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郑国在需葛大败周王室联军的一次战争。此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C.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 D.诸候的实力逐渐增强
23.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起到的作用是( )
A.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加强了南北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D.巩固了周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题,共30分)
24.历史遗迹将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图二的早期人类生活的时期属于什么时代?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的类型是什么?(2分)
(2)图三、图四的遗址分别距今多少年了?(2分)
(3)图三和图四是我国农耕时代的遗址代表,在这两个博物馆参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4分)
(4)图三、图四的早期人类他们生活的聚落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是由什么决定的?(2分)
25.历史上生产工具的革新或者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兴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观察下列有关春秋时期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及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秦孝公的儿子,于秦孝公死后即位)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知当时我国农业技术有哪些进步?(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指出其主要措施。(4分)
(3)写出材料二事件的历史作用。(4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分)
2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用材料原文回答“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和庄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4)材料三的学派代表们中,哪个学派的思想在当时最受欢迎,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选择题(20分)
ABDBC BCCBD
二、非选择题(30分)
11.(10分)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2分)
(2)我们要重视他人得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得心态面对他人得评价。(2分)
(3)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潜能。(6分)
12.(10分) (1)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分)
(2)①少年的梦想,应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4分)
(3)①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4分)
13.(1)自觉、主动的态度(2分)
(2)学习更有快乐。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2分)
(3)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得学习方式。(6分)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20分)
CBAAC BBBBA
二、非选择题(30分)
24. (1) 旧石器时代(1分) 打制石器(1分)
(2) 距今约7000年(1分) 距今约6000年(1分)
(3) 河姆渡人:水稻(1分) 半坡人:粟(1分)
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1分) 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1分)
(4)自然(地理)环境或气候(2分)
25. 12分(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使用(2分)
商鞅变法 (1分) 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3分)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支持(1分);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遭到记恨。(1分)
26. (1)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2分)
(2)孔子(1分) 仁 (1分)
(3)孟子:仁政 (1分)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1分)
(4)法家(1分) 依法治国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