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路北文综模拟参考答案1-23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B D B B D A A C D C D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B D B D B C B C D C A24.(9分)(1)《宪法》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或《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据《宪法》制定。)(2分)(2)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中学生也要珍惜劳动的权利,自觉履行劳动义务;学校组织此项活动,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体现了学校保护,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少年要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或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中学生要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一点2分,两点4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3)任一劳动技能均可(1分,学生答案为劳动内容即可);收获: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动手能力,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得到了别人的称赞等(一点1分,两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25.(10分)(1)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不协调。(2分)(2)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点2分,两点3分,共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3)示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分)等高种植技术的运用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1分)示例二: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2分)等高种植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1分)示例三: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等高种植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土壤养分利用率。(1分)(评分说明:写出正确观点即可得2分,解释说明与所提炼观点需一致方可得分,没有写出观点只写材料信息的不得分。)(4)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点1分,两点2分)26.(9分)(1)条件: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意思相近即可,2分)(2)传播特点:经久不衰;传播的国家多(或传播范围广);译本多(翻译的语言种类多);影响广泛(或影响深远)。(答其中三点即可,一点1分,共3分)(3)史实: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每点2分,共4分)27.(12分)(1)因素:中国的社会现状;国民党的革命性和规模;工人阶级的力量薄弱;共产国际的决定(或推动)。(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意义:有利于结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推动国家统一。(2分)(2)理由:日本发动的是具有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为了打败日本法西斯。(任意一点即可,2分)影响: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或答推动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分)(3)看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且惠及世界;这一倡导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这一倡导有利于各国加强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任意一点即可,2分)28.(30分)(1)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4分);都属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都着眼于到农村发动群众;都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和武装民众等方式建设和巩固根据地。(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2)改革。(2分);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3)基于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提供精神动力;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动力等。(一点2分,三点6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5)我国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或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一点2分,三点6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6)根据中国国情和世界的实际情况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2023年九年级模拟检测文 综 试 卷 2023.5注意事项:1.本次测试满分120分,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在试卷上无效。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卷Ⅰ(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3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包括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③主导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大家称他们为“银发知播”。回答2-3题2.“银发知播”,感动中国,源于他们①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②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③勇于担当的责任情怀 ④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由此材料感受网络的作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①实现个人的梦想 ②提升教育的质量③促进知识的传播 ④推动社会的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全国第九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中,几位同学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基本原则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镜头是①社区群众在听证会积极发表意见 ②适龄青年身戴红花踏上军旅征途③小店老板生意兴隆主动缴纳税款 ④农村老人高高兴兴领取养老保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利用网络窃取商业秘密、网络传销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8907件,依法审理张凯闵等85人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回答5-6题5.以上报告节选自某一国家机构的工作报告,这一国家机构是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家监察委员会6.材料表明该国家机构A.依法行政,贯彻服务人民的宗旨 B.科学立法,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C.严格执法,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 D.公正司法,促进公平正义的维护7.下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74412亿元增长6.7% 820754亿元增长6.8% 91928亿元增长6.6% 99086亿元增长6.1% 101598亿元增长2.3%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 第25位 第22位 第17位 第14位 第14位(注: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由1978年的1.7%上升至2021年的17%左右。)从上面图表中,你可以获取的重要信息有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②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④社会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2021年11月,男子罗某用自己购买的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在对福建舰进行非法拍摄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对此,罗某应进行的反思是①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要增强法治意识和观念③要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 ④要懂得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由河南卫视与某短视频平台联合制作的“国潮盛典”晚会用全新方式讲述国潮文化,通过传统电视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联合演绎,再度掀起“国潮热”,直播当天平台总观看人次超过9500万。由此可知优秀传统文化①源远流长,保持不变 ②博大精深,独具魅力③借助科技,广泛传播 ④融入世界,引领文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提到,“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下列不能作为上述倡议的依据的是A.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B.世界各国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D.中国的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11.10月4日,法国向各国提出和谈建议要点,包括严惩祸首、禁运军火、赔款、使馆驻兵、拆毁大沽炮台、保持北京至海口交通。经各国商讨补充后,制成一个大纲,12月22日送交李鸿章、奕劻,声言无可更改。27日,慈禧照允。此次和谈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直接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2.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张华腾教授编写了《中国1913——民初的政治纷争与政治转型》。下列对1913年中国政治转型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由独立自主转向半殖民地 B.由封建专制转向君主立宪C.由民主共和转向总统集权 D.由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共和13.描写下面图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诗句是“在右图尧伊先生的画作中,刻画了20位参会者的不同神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位于画面中心位置的是周恩来和毛泽东,而位于画圈位置的则是博古和李德,很显然他们在这次会议中被边缘化了。A.“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B.“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4.毛泽东评价这次战略行动的意义时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即是蒋介石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它也预示着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次战略行动”指的是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5.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这一胜利是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6.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如下史实中,不属于材料中“进展”的是A.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C.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D.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17.当哥伦布“到达印度”(其实是到了美洲)的消息传到航海强国葡萄牙之后,无疑激起了葡萄牙王室的危机感,而这也成为葡萄牙推进开辟通往印度新航路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新航路这一伟大使命的完成,距今(2023)多少年A.524 B.525 C.530 D.53518.下图所示目录是选自美国的一本语文教材。目录中的“ ”处应填入1.文明的交汇(开始—1750年),共9篇课文。 2.国家的诞生(1750年—1800年),共8篇课文。 3.国家的发展(1800年—1870年),共8篇课文。 4. (1850年—1914年),共12篇课文。 5.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年—1946年),共8篇课文。 6.繁荣与保护(1946年至今),共10篇课文。A.“美洲”的发现 B.一个世纪的殖民史C.分裂、和解与发展 D.大萧条的年代19.有学者指出: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学者强调的是A.大工厂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大 B.科技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C.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工业革命的范围不断扩大20.分析下面的思维导图,①处的主题应是(①帝国主义的力量遭到削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建立了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A.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一战后初期世界局势的变化 D.美苏冷战对峙下的世界21.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 1950—1951年 1970年 1990—1991年A.日本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B.欧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最终丧失 D.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23年3月5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纪念日。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传承和弘扬“壮族三月三”等少数民族文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全区各族人民正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回答22-23题22.由此能够感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①高度自治的制度优势 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③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共同富裕的率先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在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征程上,需要当地人民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③制定共同繁荣的民族方针 ④实施兴边富民行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卷Ⅱ 非选择题(70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学校拟举行“以劳育美——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请同学们从技能类、烹饪类、生活类和农耕类等劳动技能中任选一项进行展示。同学们纷纷踊跃参加,但是小静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作为中学生,努力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劳动也就做做样子,有什么美不美的,不参加也罢。)(小静)为了帮助小静同学正确认识此项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资料:(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帮助未成年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资料三:古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给我们留下许多描写赞美劳动及劳动者的名诗佳句,如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李白的“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等。资料四:闽慷、周时莹等9名来自不同岗位的个人和1个集体获评2023年“最美职工”,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1)感悟资料一和资料二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2)根据以上资料,从两个不同角度,向小静说明要积极参加此活动的理由。(4分)(3)如果你参加此活动,你将展示哪一劳动技能?(1分)学习这一技能使你有哪些收获?(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奇迹背后,是土地资源无怨无悔的沉重背负,素有耕地中“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黑土地不仅面临被侵占变少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受长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和不合理的耕作与生产方式等影响,导致黑土地正面临变薄、变瘦、变硬的退化危机。材料二:由十三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对黑土地的范围以及种植要求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保护的是黑土地所在四省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内的黑土耕地,应当用于粮食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要求符合标准的黑土地规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用于粮食的生产。材料三:黑土层“变薄”“变瘦”都与水土流失有关。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采用玉米坡耕地等高种植技术,改变传统的顺坡直垄种植习惯,按照等高线起垄,实行水平耕作。等高种植技术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土壤养分利用率。据测算,等高种植技术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30%,提高粮食产量5%左右。(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发展中存在怎样的不协调 (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法出台有哪些积极效应?(3分)(3)请你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给信息加以说明。(3分)(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哪些战略?(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宣言》一经发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848年,德文版本发表;1869年,首个俄文译本出现;1889年,有英文译本8个、法文译本11个、俄文版本12个、德文版本21个;1895年,已有20多个文字种类,130多个版本,发行量数以万计;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文全译本出版;到201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了上千种版本,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摘编自《共产党宣言》、杨金海《<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等根据材料,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特点。(3分)(3)二十世纪上半期,有些国家成功践行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其主要史实有哪些?(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其中部分内容如下:在被国际帝国主义压迫之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只有实现国民革命对帝国主义者以有力的打击,是他在世界的革命之工作中所应尽的职务。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日本法西斯这种新的侵略行为是与他十年以来对于中国的侵略行为完全一样的,也是与德意法西斯对于欧洲、对于苏联的侵略行为完全一样的。……中国政府坚决站在反法西斯国家方面,动员自己一切力量,为最后打倒日本法西斯而斗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根据材料一,归纳促使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的因素有哪些?(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合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倡议“中国政府坚决站在反法西斯国家方面”的理由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宣言发表对世界局势的影响。(2分)(3)当今,中国向全世界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请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这一理念的看法。(2分)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3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材料一:“国民党的屠杀虽然导致了中国革命的低潮,但它不会持久,在反革命的一片沙漠中,中国共产党将在江西、福建这样的省份建立革命的绿洲。”1939年初,《真理报》报道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变日军后方为第二战场”的战略口号下,活跃于日军后方的游击战士“已达百万人”,“沦陷区”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仍在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手里。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摘编自《改革开放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绿洲”和“第二战场”分别是什么?(4分)请从这两者中总结出共同的成功经验。(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必经之路及依据。(6分)材料一、二和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材料四: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链接◎近十年来,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占全球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4%升至18%以上,今天的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中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创造了人工造林规模等多个全球第一,并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中国迈向现代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带来更多确定性,壮大国际社会和平正义力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指明实现共同安全、普遍安全的正确方向;推动沙特和伊朗实现复交……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4)根据材料三,分析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成果取得的有利因素。(6分)(5)根据材料四中的相关链接,说明我国是怎样“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的?(6分)(6)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途径。(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文综模拟答案.docx 9年级文综模拟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