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文本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书信)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援笔成文(拿)
B.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 失向来之烟霞(先前) 力士素贵(向来)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虎鼓瑟兮鸾回车(打鼓) 帝欲官白(让……做官)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 数宴见(多次)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节奏多变,押韵较为自由。除了“吟”,古体诗还有“歌”、“行”等体裁。
B.“五岳”是中国历史名山,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C.“金銮殿”是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在旧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上朝理政的宫殿。
D.“还山”是还我河山的简称,意思是回到山野,古时官员常以此称呼致仕还乡或归隐。
3.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皆尽虚无。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丈夫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颓废消沉,不免给人消极之感。
B.“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未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而是运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它的高耸入云写得淋漓尽致。
C.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山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最后当诗人来到金碧辉煌的神仙世界,他现实中苦闷的灵魂终于得到了一时的解放。
D.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遣词用句。这种艺术形式适配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起伏变化的情感,作品因此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4.下列对文本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祖先在隋末因为获罪而远徙西域,直至神龙初年才逃回,客居于巴西。
B.李白嗜酒如命,即便供奉翰林之后,也还会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有时甚至误事。
C.李白文才出众,不仅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皇帝也相当赏识他的才华,对他很是句容
D.李白蔑视权贵,曾让天子调羹,让力士脱靴,后来又恳求皇帝赐金放还,让他云游天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下面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7.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唐代诗歌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古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8.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标题中的“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B.本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将神话传说与梦境奇幻交织一体。
C.本诗意境雄浑,变幻莫测,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
D.本诗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1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烟涛:烟雾
B.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或者
C.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
1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的吼声,龙的叫声)把深林吓得发抖,层岩震惊
B.迷花倚石忽已暝 迷恋着花,倚靠着石头,天色一下子黑暗了。
C.虎鼓瑟兮鸾回车 老虎弹琴,鸾鸟驾车回家。
D.惟觉时之枕席 只发现了当时的枕头和席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用精细之笔,从时间角度细致描绘了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恢弘景象。
B.颔联从空间角度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景象,写出它的浩瀚辽阔。
C.“圻”和“浮”很有动态感,给人湖水将大地切割、天地被湖水托住之感。
D.前两联意境雄浑高远,与后两联形成强烈反差,越发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14.从后两联的内容看,“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夕次盱眙县【注】
韦庄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盱眙(xū yí)县:今属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淮安西南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行程的时间,地点以及事由,“落帆”“孤驿”奠定了全诗凄清孤寂的感情基调。
B.“冥冥”运用叠词,形象地描绘出黄昏时分阳光欲明又暗的状态,与“浩浩”风波一起使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在无形中加深了。
C.“独夜”“听钟”“未眠”处处写夜。在这凄清孤寂的夜晚,诗人只能独自听钟,含蓄委婉地写出乡愁之深。
D.韦庄作诗颇丰,尤善五言,就此诗而言,诗人将大量诗篇用于写景状物,极尽描写盱眙之景物,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处。
16.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该联的妙处。
三、情景默写
17.(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
(2)杜甫《登高》一诗中,“ , ”两句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四、选择题
18.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小阅读-课内
19.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赤城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六、句子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②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③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羽扇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⑥ ,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师者,所以 。(《师说》)
⑧曹操在《短歌行》中用《诗经·子衿》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语句是: 。悠悠我心。(《短歌行》)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1)怎能 低头弯腰(卑躬屈膝)侍奉权贵,让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2)李白自知自己不被玄宗的近臣所容纳,更加傲慢放任,不注重约束自己的言行。
6.D 7.D 8.A 9.(1)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
(2)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10.C 11.D 12.B
13.A 14.①与亲朋音信断绝的孤独。
②年迈多病的感伤。
③对国家动荡的忧思。
15.A 16.①色彩对比。“山郭暗”“芦洲白”的色彩明暗对比,描绘出黄昏时分,山岭和城郭变得昏暗和开满白色芦花的沙洲的具体情景,渲染凄清的氛围。②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人雁归宿的情景,反衬出诗人孤身一人、客居异乡、无家可归的凄凉惆怅。
17.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8.D
19.A
20. 怅寥廓 万里悲秋常作客 栗深林兮惊层巅 樯橹灰飞烟灭 泣孤舟之嫠妇 惟觉时之枕席 传道受业解惑也 青青子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