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2.6《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2.6《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6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掌握各种铃声的含义,了解学校作息规律。
2.深入理解各种铃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深入了解学校设置各种铃声的良苦用心,快乐地适应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校园里的各种铃声,能按要求作出正确的反应,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了解校园里的号令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创设情境: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个神秘的“小指挥”,就藏在这个熟悉的场景中,你找到了吗!(播放视频)
2.学生交流。
3.追问:你在校园中还能找到类似的小指挥吗?
4.学生交流。
5.小结:校园里的各种号令不仅是小指挥,随时指引着大家的行为,更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亲密好伙伴。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听它的指挥!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探究到的现象深入思考为什么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听校园号令的话,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校园号令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环节二:通过玩游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铃声的含义及相应的规范。
1.游戏引入:学校有各种各样的铃声。有的是一段优美的音乐,有的伴有老师们的温馨提示……现在请大家玩个小游戏:铃声悄悄告诉我。
2.游戏时间:
(1)上课铃声:
①猜一猜:老师播放的这段音乐,是学校里的什么铃声呢?(播放上课铃声)
②学生交流。
③追问:听到上课铃声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④学生交流。
⑤情境辨析:有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响后,因为贪玩,没能及时回班,此时,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⑥学生交流。
(2)下课铃声:
①引导:听到下课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②学生交流。
(3)午餐铃声:
①猜一猜这段优美的音乐想给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播放午餐铃声)
②学生交流。
(4)警报铃声:
①猜一猜:这个铃声可不是每天都能听到的,快来猜一猜!(播放警报铃声)
②唱儿歌:当你在学校中听到这个铃声时,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跟随儿歌一起边唱边学习!(播放儿歌)
③小结:急促的警报铃声是告诉我们这里有危险,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捂住口鼻,弯下腰,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学生边听边猜校园里的铃声,在这一过程中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了校园生活中各个时间段的各种铃声对应的行为规范。通过辨析,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听从铃声指挥时出现的困惑与不当行为,进而懂得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三)环节三: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中特定场合的特定要求。
1.特殊的号令:
(1)升旗仪式——国歌:
①创设情境:在学校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号令,请大家跟随短片一起看看吧。(播放短片)
②引导:通过观看短片,你知道在升旗仪式上奏响国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吗?
③学生交流。
④小结:升旗仪式是一个很庄严的仪式,升国旗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还要敬队礼。肃立就是安静、站好,脱帽就是摘掉帽子,行注目礼就是要注视国旗,这些行为都是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2)保健节拍——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
①听一听: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段音乐。(播放眼保健操音乐)
②引导:当我们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呢?
③学生交流。
④情境:快看,大家开始做眼保健操啦……(播放学生做眼保健操短片)
⑤评价:大哥哥大姐姐眼保健操做得多认真呀,同学们要向他们学习呦!
⑥引导:(播放学生做广播体操短片)当广播操音乐响起时,你有哪些想说的呢?
⑦学生交流。
2.情境体验:如果有一天学校里的号令突然都消失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3.总结:学校的铃声就是学校规则、制度的体现,希望大家能严格遵守校园号令的指挥,这样,我们的校园生活才能平安、快乐!
【设计意图】借助特定场合,引导学生了解特殊号令背后的特殊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制度化的学校生活。利用可视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歌、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要尊重国旗,以及了解做好两操的意义,形成认真做两操的意识,进而逐步做到卫生、科学地做两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