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名称 《艺术歌曲》科目 公共艺术(音乐) 教学 对象 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授课 时长 90分钟设计者 所属 学校一、教材内容分析所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版 书号978-7-04-050226-8, 课题所属单元: 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第三节:艺术歌曲。 课题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通过介绍各种歌唱艺术,演唱方法、形式来让学生了解美妙的人声是多元化的。本节探究的是艺术歌曲,作为一定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有效结合了诗歌和音乐。歌词主要由名人诗歌组成,旋律寓意深远,表现力显著,着重展现人的情感,且钢琴伴奏是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加强艺术效果,渲染环境及情感。艺术歌曲具备较多特征,尤为突出的是综合性,它有效融合了较多东西,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与理解音乐历史文化。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音乐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是职业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可根据常见专业进行2-3个不同对象的预测与分析) 中职的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较差,他们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时尚的内容,他们爱表现自己,喜欢表演,喜欢参与较热闹的活动,爱玩手机,能熟练运用信息化产品进行学习。 学习情况分析: (如已学哪些内容,已掌握哪些艺术素质与技能,专业与岗位需求,本课与专业的融合切入点,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2-3个不同的预测与分析。) 声乐、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了解艺术歌曲对于声乐教学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掌握深入的音乐历史文化是职业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艺术歌曲作为一定的音乐体裁,有效结合了诗歌和音乐。歌词主要由名人诗歌组成,旋律寓意深远,表现力显著,着重展现人的情感,且钢琴伴奏是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加强艺术效果,渲染环境及情感。艺术歌曲具备较多特征,尤为突出的是综合性,它有效融合了较多东西,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文化。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知识与能力: 认识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了解这些艺术歌曲在风格特征上的异同之处,知道艺术歌曲的共同特点及演唱要求。学会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艺术歌曲的欣赏,了解歌曲的内容、创作背景,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2.通过欣赏、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喜欢艺术歌曲,学会并喜爱自主探究,同时开拓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 确立依据: 声乐、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歌曲对于声乐教学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掌握深入的音乐历史文化是职业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艺术歌曲作为一定的音乐体裁,有效结合了诗歌和音乐。歌词主要由名人诗歌组成,旋律寓意深远,表现力显著,着重展现人的情感,且钢琴伴奏是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加强艺术效果,渲染环境及情感。艺术歌曲具备较多特征,尤为突出的是综合性,它有效融合了较多东西,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文化。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歌唱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重点:通过赏析、哼唱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了解这些艺术歌曲在风格特征上的异同之处。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变化,体验歌曲的基本风格及特点。 确立依据:教材安排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有奥地利——舒伯特的《野玫瑰》,德国——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德国——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意大利——乔尔达尼的《我亲爱的》,捷克——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中国——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作为公共艺术鉴赏,主要是通过较大范围地了解更多的艺术作品,掌握研究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可,课堂上并没有充裕的时间深入探究。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启发引导法 视听法 比较法 学法: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六、创新点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会并乐于学习;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对比赏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好的完成内容颇多的教学任务。七、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有网络的多媒体教室、钢琴、学生手机。八、教学过程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新 课 导 入 1、多媒体出示“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画像,并播放配乐——舒伯特的独唱艺术歌曲《小夜曲》。 提出问题: 这是本书第一章第二节《音乐情绪》这一课中学习过的作品,请学生回忆或查找作品的名称、作者、音乐体裁形式。 引出本课课题:《艺术歌曲》。 通过快速浏览的办法认识六首艺术歌曲。(此环节任务通常是发布在班课群,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和学生一起讨论艺术歌曲的形成、发展及各国的代表家和风格特点 德国和奥地利 法国 俄罗斯 中国) 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研究每个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学习与作品相关的音乐知识。 就艺术歌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1、歌词的情感、内容、内涵、寓意。2、伴奏、演唱方法。3、音乐特征:节奏、旋律特征、音乐情绪等。4、音乐情感、色彩给你带来的感受。5、相关音乐知识探究:词曲作者的创作特征、生活年代、他们的艺术成就,艺术歌曲演唱方法及特点。 聆听音乐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讨论、研究性学习 用一个词概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任务:聆听、思考每一首艺术歌曲的异同之处,艺术特征,演唱特点,将感受发表在班课群的讨论区。 要求:语言简洁。 网络图片、影音资源 网络音像资源 通过启发学生回忆旧课知识,调动学习新课的情绪,引出新课题。 使学生对艺术歌曲有一定的了解,便于理解作品。 所谓“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办法。《野玫瑰》 1、多媒体播放歌曲《野玫瑰》,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谈感受。 3、跟随音乐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 4、了解舒伯特和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 5、提出问题: 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唱法? 6、介绍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 仔细聆听,感受歌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哼唱并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 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通过学习通交流讨论。 在听赏、分析、歌唱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感受音色特点。《乘着歌声的翅膀》 1、播放《乘着歌声的翅膀》的MTV,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音乐感受。 3、介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和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及其作曲风格。 4、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 5、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整体感受音乐形象,激发音乐想象。 感受流畅的旋律和柔美的钢琴伴奏,体验歌词的意境与歌曲旋律的温馨、恬静与诗意。 多媒体音像资料 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摇篮曲》 1、多媒体播放《摇篮曲》,学生欣赏。 2、学生思考: 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音乐感受。 4、介绍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5、学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听后回答问题。 多媒体信息资源运用 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我亲爱的》 播放《我亲爱的》,学生欣赏。 2、学生分组讨论 ①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② 它有什么特点? 3、分析音乐作品创作的特点,让学生准确把握。 4、介绍曲作者——朱塞佩·焦尔达尼 5、出示谱例,学唱歌曲。 6、引导学生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 7、有感情的演唱,表达歌曲的情感。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歌曲内涵。 学生利用学习通、手机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讨论 学生通过聆听、体验自主把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母亲教我的歌》 1、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 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音乐感受。 3、介绍曲作者——安东宁·德沃夏克 4、跟随音乐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音乐作品魅力。《教我如何不想他》 1、多媒体播放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①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②“他”是什么含义? 3、了解词曲作家 刘半农、 赵元任 4、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5、学唱歌曲 6、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音乐特征。 聆听歌曲 思考问题 了解作品背景,深入理解作品 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音乐特征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更深地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总结 通过以上艺术歌曲欣赏讨论、总结各个国家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及艺术歌曲的共同特点。 讨论探究 手机端app班课群讨论 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总结概括本节内容,突出本节的学习重点。九、教学评价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①歌词 ②演唱形式 ③伴奏 ④演唱水平 1. 聆听艺术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改编曲,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试着把你对改编前后的乐曲感受填写在表内,并体会作者写作本首歌曲时的内心感受。 2. 欣赏中外《摇篮曲》,感受它们的不同。十、反思与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拥挤,教学资源的准备不够充分,趣味性不强,可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当删减或调换某些歌曲,选择学生乐意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学前教育的学生,可以利用她们有学习声乐课的优势,让她们从学会唱艺术歌曲入手,再引导他们探究钢琴伴奏的特点和艺术歌曲的特征。对于她们需要学唱的乐曲来说,她们就会潜心去研究。十一、帮助与其他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 蓝墨云班课,101教育PPT,网络下载音像资源。 二、引用及学习网址: 三、参考资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