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高教版(第2版) 第四单元 舞蹈的魅力 第三节《古典舞》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音乐】高教版(第2版) 第四单元 舞蹈的魅力 第三节《古典舞》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中国古典舞身韵》
科目 公共艺术(音乐) 教学 对象 中职学前教育学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授课 时长 90分钟
设计者 所属 学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所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舞蹈(基础版)(第二版) 课题所属单元: 第二单元,第四节:古典舞身韵训练。 课题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能达到完成美的表现,使舞蹈体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许嵩 学习情况分析: 由于学校生源少,招生困难,幼师班学生整体素质差,再加上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对舞蹈的了解和接触比较少,学习氛围不是特别好。从一方面来说,这些学生富有创造力,渴望多彩的生活和自我实现,从这方面讲是有利于学生舞蹈学习的。从整体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大,学生在最基本的能力的接受和表现力方面是相对可以的。但部分学生的协调性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热情高涨。但还存在些问题,个别学生不能自律,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典舞的发展历史。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确立依据: 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能达到完成美的表现,使舞蹈体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难点:音乐与动作的配合,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确立依据: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能达到完成美的表现,使舞蹈体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分组练习。 教学道具:U盘、音乐播放器 多媒体
六、创新点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会并乐于学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好的完成内容颇多的教学任务。
七、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准备)
有网络的多媒体教室、学生手机。
八、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组织教学,导入 集合,师生问好 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要领,学习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元素和短句部分,元素师古典舞身韵教材中最基本、最单纯的动律,主要有提、沉、冲、靠、含、腆、移等,短句训练是元素向动作过渡的桥梁。这部分训练主要是增强肢体的协调性、适应性和表现性,加强肢体的高度表现能力和衔接性。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电视剧当中的古装剧吗?相信大家都看过,那么给皇帝跳舞的宫廷艺人,相信多少都可以了解到她们跳舞时候的表情和动作,一般跳舞的宫廷艺人比较迷人,笑不露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一步的学习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与旁移”。 聆听、观看、了解 网络图片、影音资源 网络音像资源 对古典舞有基本的认识与共鸣。
展开教学 热身运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拉腿练习、弹跳练习、脚尖练习、压垮练习、压腿练习、胸腰练习、后腰练习、下大腰训练。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沉短句。 单一动作:提、沉 组合动作顺序: 准备拍:四拍,后两拍沉 准备姿势:双腿盘坐,面向一点,双手放在膝盖。 提沉一次做一个八拍; 四拍提沉一次,第二次沉时停一下再沉做二个八拍; 四拍提沉两次,右左手各手一次。 双手提沉一次,1、2拍双撩至三榜位,2拍后半拍沉手翻掌到探掌位,3时摊掌亮相,4沉(手心向上),5撩到三榜位,6、7、8沉,背手。 内盘手提沉右、左共四次。 学生对古典舞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视频认识古典舞中动作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授新课:冲靠与旁移 教学提示:所有动作过程都是在提沉的基础上训练。 单一动作: 冲靠 冲做法:上身经提起后,有肋骨用力向2点或8点送出。 靠做法:上身经提起后,由背侧部用力向 4点或6点送出,头顶保持原位。 旁移 做法:腰部发力,推动上身向旁横向送出,头顶保持原位,上身保持直立。 教学提示:节奏处理上要慢速、均匀,古典舞身韵强调“起承转合、终点回归起点”的原则,在做每个动作的过程中都要有停顿的时间,检查动作有没有做到位。 认真思考 回答 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总结 。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多看看有关古典舞视频独舞群舞都可以,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舞蹈做准备。
九、教学评价 古典舞的学习与训练,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表现更完美,以体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
十、反思与总结
本课教学内容以学习古典舞身韵为主,目前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她们本身喜欢舞蹈,善于舞蹈,学生在最基本的能力的接受和表现力方面是相对可以的。但部分学生的协调性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热情高涨。但还存在些问题,个别学生不能自律,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
十一、帮助与其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