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名称 《室内乐》科目 公共艺术(音乐) 教学 对象 计算机动漫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长 45分钟设计者 所属 学校一、教材内容分析所用教材: 刘五华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版 书号978-7-04-050226-8 课题所属单元: 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 课题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为单元中的第三节课程,旨在通过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重点选择旋律优美,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名曲佳作,通过分析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化、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计算机动漫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对音乐的感受仅停留在好听,对于音乐的内涵缺乏兴趣。作为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去理解、尊重多元文化,放眼世界。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前面三个单元的内容,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作为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发展和就业导向必定会涉及多元的音乐元素,如此更需要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增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知识与能力: 1、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掌握有关弦乐四重奏、弦乐钢琴五重奏、室内乐等音乐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聆听《如歌的行板》及《鳟鱼》,能够感受、体验2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确立依据: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旨在通过艺术作品赏析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四、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重点: 聆听《如歌的行板》及《鳟鱼》,感受、体验2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 使身心同时进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难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确立依据: 让学生通过分析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文化、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不同时期、不同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为单元中的第三节课程,旨在通过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策略为:课前调查,教师与学生同时做好课上准备。课中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信息化促进学生思考。课后延伸活动,通过身临其境拓展学生的感知与认知。六、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智慧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播放系统七、教学过程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 提问:是什么体裁的音乐作品? 引出本课。 学生欣赏并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视频音频 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是室内乐? 介绍室内乐的概念及相关音乐知识。 聆听了解 PPT 视频音频 使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1、介绍作曲家柴科夫 斯基以及主要作品。 2、播放《如歌的行板》。 3、请学生回答。 这部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4、总结乐曲的情绪。 忧郁、朦胧、伤感。 5、教师简介作品创作背景。 6、师生共同分析乐曲并总结 第一音乐主题:忧郁、沉思,压抑 第二音乐主题:忧郁、悲伤、不安 此曲以轻吟低回、如泣如诉的琴声传达了沙俄时代专制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与难言的苦楚。 聆听了解 欣赏思考 回答问题 讨论总结 PPT 视频音频 为赏析作品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弦乐钢琴五重奏- 鳟鱼 1、介绍弦乐钢琴五重奏《鳟鱼》这部作品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播放《鳟鱼》第四乐章,学生聆听欣赏并思考: 音乐的色彩与情绪是怎样的? 3、聆听主题音乐,学生思考: 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主奏的?乐曲的情绪怎样?? 2、引导学生哼唱主题音乐 3、欣赏乐曲的五次变奏 提问:这五次变奏每次都运用了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了什么形象?? 4、欣赏结束段音乐 5、师生总结变奏曲式概念 聆听了解 感受音乐 PPT 视频音频 通过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总结 引导学生谈讨对室内乐的感受和体验。 思考回答 讨论总结 落实情感目标八、教学总结与反思本课的任务旨在通过艺术作品赏析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因此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教授学生对室内乐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再去通过调动感官来感受音乐,让学生感知音乐当中的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去感悟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使学生不再游离与音乐家创作的外表。而教师的教学建立在教师对自己的音乐修养、艺术趣味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基础之上,所以我在今后教学时还更需要对课程的作品有更准确、独特的把握才能更好的上完这堂课。九、帮助与其他《五分钟了解室内乐》: https://v./x/page/a0857bwz71h.html 室内乐深入解读:到底什么才是“室内乐”? http://www./a/304814410_27799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