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高教版(第2版) 第二单元 美妙的歌声 第二节《外国歌曲》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音乐】高教版(第2版) 第二单元 美妙的歌声 第二节《外国歌曲》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外国民歌
科目 公共艺术(音乐) 教学 对象 一年级学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长 90分钟
设计者 所属 学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所用教材: 刘五华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版 书号978-7-04-050226-8 课题所属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欣赏外国歌曲,使学生更加了解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从而对外国歌曲的喜欢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可根据常见专业进行2-3个不同对象的预测与分析) 1.学前教育一年级学生 2.非学前教育一年级学生 学习情况分析: (如已学哪些内容,已掌握哪些艺术素质与技能,专业与岗位需求,本课与专业的融合切入点,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2-3个不同的预测与分析。) 一年级的新生刚学习完音乐是如何聆听与感悟,和学习欣赏中国民歌,有了初级的鉴赏能力,欣赏外国歌曲就有兴趣,但职业中专的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落,需要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色曲风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外国民歌,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个国家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能够感受和听辨不同国家的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外国民歌的作品欣赏,开拓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 确立依据:根据学前教育一年级新生学情分析所定。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聆听欣赏不同国家的民歌,感受外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变化,体验歌曲的基本风格及特点。 确立依据:根据学前教育一年级新生学情分析所定。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法,视听法,比较法,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响,黑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由上节课学过的中国民歌,引出本课课题:《外国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各国民歌差异性的原因。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 语言。 观看视 频 思考问 题 多媒体,音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民歌--樱花 1、多媒体播放歌曲《樱花》,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 引导学生谈感受。 3、深入分析歌曲旋律——日本五声调式音阶。 4、引导学生总结日本民歌《樱花》的的音乐特点。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倾听节奏与旋律的变化,感受日本音乐的特点 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音乐特点。
印度尼西亚民歌 ┃ 《星星索》 意大利民歌 ┃ 《我的太阳》 俄罗斯民歌 ┃ 《伏尔加船夫曲》 苏格兰民歌 ┃ 《友谊地久天长》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千岛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介绍印度尼西亚的相关知识。 3、多媒体播放歌曲《星星索》,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歌曲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4、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5、根据歌曲意境,边唱边做“划船”律动。 1、播放《我的太阳》的MTV,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4、提出问题: ①歌曲分为几部分? ②每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5、深入分析歌曲旋律 第一段旋律柔和婉转,第二段旋律高亢明亮。 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有关知识。 2、多媒体播放《伏尔加船夫曲》视频资料,学生欣赏。 3、提出问题: ①歌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②歌曲表达了纤夫们怎样的心情 揭示了什么 4、引导学生与中国民歌《川江号子》进行比较。 5、总结俄罗斯民歌的音乐特点。 1、播放电影《魂断蓝桥》片段,学生欣赏。 2、学生分组讨论 ①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② 它有什么特点? 3、分析音乐作品创作的特点,让学生准确把握。 4、出示谱例,学唱歌曲。 5、引导学生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 6、有感情的演唱,表达歌曲的情感。 聆听体验感受歌声带来的意境 仔细聆听,感受歌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听后回答问题,分组进行比赛。 通过比较和体验,对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不同情绪获得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歌曲内涵。 注意情绪的处理激发学生珍爱友谊的情感 歌唱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感受音色特点。 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通过听赏感受各民族不同的民歌风格。 学生通过聆听、体验自主把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学习外国歌曲,并通过教师详细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演唱,让他们更加了解日本、俄罗斯等外国歌曲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多媒体,运用视频播放等信息化手段,并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分析、比较并演唱等教学手段,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3. 通过科学的评价,分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4.不足:课堂趣味性还不够,今后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完成的作品,发现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比较薄弱,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将会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