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跨学科案例分析学科 答题纸(满分15分,完卷时间20分钟)题号 1 2 3 4 5 6 7 总分得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1分)3.__________(1分)4.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5._________(1分)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跨学科案例分析学科 试卷(满分15分,完卷时间20分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7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2022年6月,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出现一头麋鹿,角上缠着“包袱”,据推测这头麋鹿可能是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野放的麋鹿或其后代,自己渡江而来。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机警、胆小,主要以禾本科、豆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上海从保护区引入的4头麋鹿已于2022年在崇明完成野放,并为它们佩戴了跟踪项圈,以便追踪它们今后在林地内的活动轨迹。图1 麋鹿 图2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及区域划分1.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的 部,濒临 海。2. 由材料可知,麋鹿主要生活在 地区。A. 山地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3. 以下行为特征中,支持“麋鹿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沼泽水域”这一论点的是 。A. 麋鹿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B. 麋鹿喜泡水和泥浴C. 麋鹿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D. 麋鹿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4.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野生动物疾病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突显出来,研究人员对野生麋鹿体内寄生虫进行检测(寄生虫的感染与宿主体质有关),根据表1可知, (选填“春季”或“秋季”)寄生虫感染程度较高,原因可能是。表1 麋鹿粪便中寄生虫卵感染情况5. 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而且对地球碳循环有巨大的影响,某小组调查了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有机碳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如图3),发现在0~40cm土壤中,所有植被群落SOC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选填“上升”或“下降”)。(图3 不同植被群落SOC含量的垂直分布)6. 为扩大野生麋鹿的种群数量,上海近期考虑第二批麋鹿的野放,你认为本次野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阐述理由。7. 冬季因野外可食性植物缺乏,野生麋鹿经常跑进农田采食农作物,引发多起农户向保护区索赔经济损失的事件。就如何解决野生麋鹿放养与周边农户种植难的矛盾,使人与野生麋鹿和谐共生。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并说明理由。(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化学学科 试卷(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一、选择题(共20分,21-34为单选题,每题1分;35-37为不定项选题,每题2分)21.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充分呈现“中国特色、浙江风韵、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薪火”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C.用涤纶纤维填充吉祥物玩具“江南忆” D.高清信号在网络中传输22.为护航“亚运会”的环境质量,创建绿色亚。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水蒸气23.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氟、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2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氮原子 B.氮分子 C.氮元素 D.氮气25.日常生活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冰水混合物 C.食盐水 D.结净的空气2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2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因为水分子变大了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8.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Fe C.O D.C6029.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D.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30.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Ag(NO3)2 B.氦气:He2 C.碳酸钠:NaCO3 D.氯化亚铁:FeCl231.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O,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A.MCl2 B.MCO3 C.MSO4 D.MOH32.等质量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分子数 D.氧原子数3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B. 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C. 蒸发时防止液体飞溅 蒸发皿中一出现固体就停止加热D. 加热固体时,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有化学变化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以下是不定项选题,每题有1-2个答案)35.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时间/minOy)B.能量观:酒精燃烧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C.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守恒观:a克镁和b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a+b)克氧化镁36.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某些变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纵坐标y可以表示的变量是( )A.氢元素质量 B.氧元素质量 C.水的质量 D.氧气质量37.宁波象山海盐晒制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新唐书·地理志》等书中已有象山晒盐的历史记载。晒好的盐仍为粗盐,小之做了提纯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①是溶解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食盐晶体是纯净物C.操作②时,为加快过来,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反面还有试题))D.小之得到的食盐产率偏低,可能是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二、简答题(共30分)38.鱼油中富合的DHA(C22H320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DHA由(1) 种元素组成,摩尔质量为 (2) ,1molDHA中约含有 (3) 个氧原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4) ,0.3molDHA中含有 (5) 克氢元素,DHA中 (6) 元素质量分数最大。39.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①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填字母,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8) 。(ABCD)② 如下图是一个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9) 。甲中元素存在形态为 (10)该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11) (填化学式)40.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可以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反应装置,用过氢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选择装置 (12)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13) ,该反应属于 (14)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装置B相对于装置C的优点是 (15) 。装置D是多功能瓶,装满水时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从 (16) (填字母)进入。小军阅读课外资料得知: 氯酸钾分解除了二氧化锰外,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军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实验序号 氯酸钾的质量 催化剂的种类及质量 待测数据 分解温度(℃)① 1.225g ------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 580② 1.225g CuO 0.5g 350③ 1.225g MnO2 0.5g 370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17)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计算1.225g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8)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仍得到0.5g黑色粉末,若要验证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氧化铜的 (19) 不变。【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气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评价设计】你认为小军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 (20) 。4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 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火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作出猜想】 猜想①: 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 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 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是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1)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1)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猜想 (22) 正确(3)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 (23) (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图1装置中水的作用是 (24) 。【拓展延伸】 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5)图2中 (25) (填“A、B、C、D、E”) 点时红磷燃烧熄灭。(6)图2中CD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26) 。【反思与评价】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气压减小的的主要原因是 (27) ,并且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 (28) (填物质名称) 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写出化学方程式 (29)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物理学科 答题纸(满分70分,完卷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2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07.(1) (2)08.(3) (4) (5)09.(6) (7) (8)10.(9) (10) (11)11.(12) (13)12.(14) (15) (16)13.(17) (18) (19)14.(20)(21) (22)(23)三、作图题(3+2共5分)15. 16.四、综合题(17题3分,18题3分,19题3+3,20题3+3,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17.18.19.(1) (2)20.(1) (2)21.(1) (2) (3)22.(4) (5) (6) (7) (8) (9)23.(10) (11) (12)(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化学学科 答题纸(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分,21-34为单选题,每题1分;35-37为不定项选题,每题2分)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选项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选项(以下是不定项选题,每题有1-2个答案)题号 35 36 37选项二、简答题(共30分)38.(1)(2)(3)(4)(5)(6)39.(7)(8)(9)(10)(11)40.(12) (…………………………………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13)(14)(15)(16)(17)(18)(19)(20)41.(21)(22)(23)(24)(25)(26)(27)(28)(29)(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质量(阶段)检测九年级 物理学科 试卷(满分70分,完卷时间60分钟)注意:答题时,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作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选题(共12分)1、我国家庭照明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 )A.220伏 B.250伏 C.110伏 D.1.5伏2、小丽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空易拉罐变瘪。D.用抽气机抽取密封易拉罐里面的空气,易拉罐变瘪。3、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通常做成双背带且较宽。B.针头做的很尖。C.载重汽车的轮子宽大且数量多。D.地基的面积远大于建筑物的面积。4、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图1)A.茶壶 B.路面下的过水涵洞 C.U形管压强计 D.锅炉水位计5、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恰好相等。在距离底部相同高度的M、N两点处液体压强PM、PN的关系是 ( )A.pM > pNB.pM = pN(M) (N)C.pM < pN(图2)D.无法判断6、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乙)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甲)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图3)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二、填空题(共23分)7、某种物质 (1) 的质量叫做密度。汞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2) 。8、著名的 (3) 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4) 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等同于 (5) 厘米高水银柱的压强。9、电路中电荷的 (6) 形成电流。手电筒小灯发光时,电流从干电池的 (7) 极流出(选填“正”或“负”),若此时通过小灯的电流为0.3安,则使用一分钟时间通过小灯的电荷量为 (8) 库伦。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0牛和4牛,物体受到的浮力为(9) 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10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10) 牛。当物体所处深度增加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将 (11)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使用电流表时,应将电流表 (12) 到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若电流表的表盘如图4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3) 安。(甲乙图5)(图4)12、如图5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容器中盛有不同液体,两只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甲 (14)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15) ρ乙。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16) p乙(均选填“>”、“=”或“<”)。13、如图6在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轻放入一块体积为1×10-3米3的冰块,则溢出水的质量为 (17) 千克,冰块放入前后(图6)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18)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9)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ρ冰=0.9×103千克/米3)1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7所示。(BA A A B)(甲乙图7 丙丁)(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20)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 甲 与 乙 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1)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22) 所示实验。(4)小明同学实验时,突发奇想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3) 。三、作图题(共5分)15、如图8所示,用9牛的力将一个重为6牛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墙面受到的压力。 ((反面还有试题))16、请在如图9所示的两个“○”内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使两灯都能正常发光。(图9) (图8)四、综合题(共30分)17、体积为50米3的冰块有2米3融化成了水,求这些水的质量。(ρ冰=0.9×103千克/米3)18、体积为5×10-3米3的立方体铁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水中,求铁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19、小明正在参加消防演练,当他穿着防护装备手持灭火器材时,其总质量为80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1)求其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2)当小明走向救火现场时对地面的压强。20、如图10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千克/米3)(1)求甲容器中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2)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两液体中时,液体不溢出。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水和Δp酒精,求Δp水与Δp酒精的比值。(甲乙图10)2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如图11所示。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1) 牛,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2) 牛。为了获得充足的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还应该选用 (3) 做实验。(图11)22、如图12(a)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跟深度、密度有关”的实验。(1)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 (4) 不同的(5) 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 (6) (选填“液体深”或“液体浅”)的一边凸起。(2)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 (7) 相同的不同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 (8) (选填“密度大”或“密度小”)的一边凸起。(3)若在某次实验时容器两边分别倒入不同液体后其现象刚好如图12(b)所示,请根据此时现象来尝试判断容器左、右两边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9)A.ρ左>ρ右 B.ρ左=ρ右 C.ρ左<ρ右 D.无法判断((a)图12(b))23、在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中,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三位同学各自从实验室里挑选出由同 (…………………………………装…………………………………订…………………………………线…………………………………学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种合金材料制成、但高度h和横截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做实验,并用仪器测出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p的大小或大小关系,表一、表二、表三依次为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表一(小明同学)序号 圆柱体高度h(米) 圆柱体横截面积S(米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p(帕)1 1.0×101 2.5×103 0.6×1042 2.0×101 5.0×103 1.2×1043 3.0×101 7.5×103 1.8×104表二(小红同学)序号 圆柱体高度h(米) 圆柱体横截面积S(米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p(帕)4 1.0×101 5.0×103 p45 2.0×101 5.0×103 p56 3.0×101 5.0×103 p6表三(小华同学)序号 圆柱体高度h(米) 圆柱体横截面积S(米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p(帕)7 1.0×101 2.5×103 p78 1.0×101 5.0×103 p 89 1.0×101 7.5×103 p9(1)小明同学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后得出结论: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跟圆柱体的高度h有关,且与h成正比。请判断:小明同学 (10) 从表一的数据中得出此结论(选填“能”或“不能”)。(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测出了三次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4<p5<p6,则由此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体, (11) 。(3)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压强p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他选用圆柱体的规格已填入表三中,并测出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7=p8=p9,由此可得出初步结论: (1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题纸.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题纸.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跨学科案例分析试题.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跨学科案例分析试题答题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