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必修四 2.1《世界的物质性》思政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必修四 2.1《世界的物质性》思政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1世界的物质性
必修四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总议题:从“洞穿秦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
2023年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道后,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牵手”。
凿秦岭,打隧洞,鏖战10余载。一泓清水背后,是润泽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的世纪工程;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施工难度世界罕见的超级工程;亦是为鱼儿“修道”、为动物“让路”的生态工程。
工程概况图
为什么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实施中也要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
思考:
高中必修四
从“ ”探究世界的物质性
议题一
“洞穿”秦岭探索,寻求自然本质
议题二
“洞穿”秦岭成就,彰显人类智慧
议题三
“洞穿” 秦岭技术,思维领航未来
从“洞穿秦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
议题一
DONGCHUANQINLINGTANSUO,XUNQIUZIRANBENZHI
“洞穿”秦岭工程折射着一个西北大省的水资源困境:陕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全国总量的1.48%,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并且全省7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陕南地区,而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65%、77%和90%的关中和陕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议学问题:结合情境分析陕西省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体现了何种哲学道理?
关中和陕北地区占全省29%
关中和陕北地区水资源占比
陕南地区占全省71%
陕南地区水资源占比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1.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水资源、秦岭、水利工程建设队等事物属于客观物质范畴还是精神、意识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与意识的唯一区别
客观实在性
陕西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需要“洞穿”秦岭,才能实现“南水北调”。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为解决缺水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 陕西南水北调工程。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性
客观性
可知性
2.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认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辨析区分1
区别
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
是指相对于主观而言的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精神、意识现象
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所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特点,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
议学问题: 放眼秦岭我们可以看到姿态万千的山川,那这些山脉是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呢?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否等于哲学意义上的物质?
① 哲学上的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 哲学上的物质≠自然自然界中的物质
③ 哲学上的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
秦岭山脉、水利工程建设站、鸟鱼虫兽等
磁场、超声波、人类社会等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共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
看得见的物质形态
看不见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辨析区分2
区别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抽象的、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
有生有灭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联系
YIXUEXIAOJIE
原理
①自然界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②宇宙间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创造世界的活动。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 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议题二
DONGCHUANQINLINGCHENGJIUZHANGXIANRENLEIZHIHUI
引汉济渭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分为调水和输配水两大部分。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输配水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输水南北千线及23条支线组成。其中,秦岭输水隧洞打破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阻隔,实现了长江与黄河“牵手”。
议学问题:
1.秦岭输水隧洞,它是我们人类所创造出的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你还能列举出其它类似东西吗?
2.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① 人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由一种物质的东西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② 人在制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时,必然以自然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利用自然物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产生看
劳动创造了
人和人类社会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起决定作用
(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从存在看
思考: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客观性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
物质要素
物质关系
客观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只能选择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能滞后或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3)从发展看
原始社会
( 最初、最低阶段 )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YIXUEXIAOJIE
① 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从构成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 从发展看: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原理
尊重社会的客观性、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
方法论
2.【浙江选考】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 (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
③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④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议题三
TONGCHUANQINLINGJISHUSIWEILINHANGWEILAI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南TBM段位于陕西省宁陕县的大山深处,施工内容包括长18.27公里的主洞和5.82公里的4号支洞,最大埋深达2012米。其中有十公里的主洞施工难度最大、岩爆最频繁、围岩强度也最高,被国家工程院院士和专家定性为综合难度世界第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中铁隧道局建设者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进行作业,同时在极硬岩掘进、长距离独头施工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在强岩爆、极硬岩隧洞施工领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议学问题:
1.面对施工难题,隧道局建设者们是怎样做得?这样的创新意识是由什么产生的?
2.为什么隧道局建设者们会产生解决隧洞难题的创新意识?
秦岭输水隧洞内部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南工程
4. 意识的本质
①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 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1)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只存在
于人脑
思考: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② 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了有意识。
3)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YIXUEXIAOJIE
1)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从意识的起源看: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YIXUEXIAOJIE
①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②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理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方法论
3. (2023·辽宁模拟预测) 研究显示,当你完成某项极富挑战的工作任务时,你会感到由内而外的满足与充实,这是因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你感到宁静与愉悦,帮你排解压力和不快。这一研究( )
①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
②从侧面证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③说明没有反映对象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
④强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给人造成巨大压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④
从意识的起源看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
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
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作为华夏文明发祥的重要文化源地和历史文化基因源地,秦岭与黄河、长江构成“一山两河”的华夏轴心地带。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得秦岭山脉孕育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元的文化类型,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被尊为“中华父亲山”。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不断的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违法堆放垃圾、非法占用耕地、河道等。
1. 为了呼吁这些地方的人民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请你写一份200字左右的倡议书。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作业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2023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2023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23 全国 模拟预測】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共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是意识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意识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广东新高考】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19世纪欧洲一些神灵研究者声称自己具有让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招魂降神以及点石成金等超意识能力。对这些“超意识能力”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肯定了人类具有穿越到神灵世界的能力
③无视了物质的决定性
④说明人类意识具有不受限制的创造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想政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