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2023)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课件(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2023)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课件(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隋唐经济
二、隋唐科技
三、隋唐文化
四、文化交流
壹:隋唐经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民众的义务: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
轻徭薄赋、赋役繁重
1、税收
隋唐经济
隋唐经济
(1)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
【北魏均田制的部分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年满70岁或死亡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露田不得买卖,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
2.土广民稀地区,可以任力耕垦。
3.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多少不等的公田,不得买卖。
4.一夫一妇每年纳帛1匹、粟2石……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与帛同。
均田制意义:(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使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税收
唐初
田亩税(租):粮食
人头税(调):帛或布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3).唐初的租庸调制
2.唐初租庸调制的特点?
1.以男丁为主 2.税多而杂
3.必须加强对人丁的控制
隋唐经济
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影响:
①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
发展:①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减轻农民负担。②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1、税收
(3)唐后期:两税法
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755年,安史之乱
人口锐减
1、税收
隋唐经济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汉代——三十税一,人头税
魏晋南北朝——租调制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
唐朝中后期——两税法
人丁,实物
户,定额税
人丁,定额税、实物
土地,财产,实物与货币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商品经济发展
统编历史教研苑
1、税收
(3)唐后期:两税法
隋唐经济
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
曲辕犁
牛耕
筒车
2、农业
隋唐经济
①制造了曲辕犁,并创造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
唐朝的水利工程——它山堰
隋唐经济
2、农业
②大面积兴修水利,开辟大量荒田。
①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
②陶瓷业:邢州白瓷,越州青瓷(南青北白),还有著名的“唐三彩”(最名贵的陶)。
③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三彩
邢窑白釉罐
越窑青瓷
唐朝花鸟文锦
3、手工业
隋唐经济
①货币统一:由五银钱到开元通宝。
②市场发达:邸店、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
③涌现一批繁华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等。
唐长安城
4、商业
隋唐经济
“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门负责海外贸易
隋唐经济
唐朝已能制造大型航海船只,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茶叶、外销瓷等货物远销南亚、西亚和非洲。传统的陆路贸易在西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丝绸仍是大宗商品。唐朝在西域的有效管辖,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贰:隋唐科技
隋唐
建筑
印刷
火药
李春: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天文
僧一行测定地球子午线
医学
孙思邈与《千金方》、唐高宗时编《唐本草》
隋唐科技
宇文恺,鲜卑人,是隋朝最著名的建筑家。他出身将门,自幼好学巧思、胸怀大志。
宇文恺
隋代,重大的建筑工程众多,宇文恺设计的大兴城和洛阳城最负盛名。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他利用拱形的力学原理,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使赵州桥历经千年,依然屹立。
1、建筑
隋唐科技
这一时期,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是唐玄宗时僧一行编修的《大衍历》为了测量各地纬度,僧一行南到交州,北至沙漠,不仅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还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
隋唐科技
2、天文
地理学家贾耽编制的《海内华夷图》和《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与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县图志》都是地理学名作。对于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知识,唐朝有定期更新的制度。以图经修撰为例,中央兵部先确定纲要条目,再交由地方州政府完成。
隋唐科技
3、地理
隋唐科技
4、医学
唐初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认为生命最重要,“有贵千金”,《千金要方》由此得名。
千金要方》是一部古今药方的合集,对诊病的口诀、针灸的方法和养生之术,都有详备的论述。后又撰《千金翼方》,对前书进行补充
隋唐科技
4、医学
唐朝重视医药学的规范和发展,唐高宗时颁行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隋唐科技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品
叁:隋唐文化
①传奇小说:南北朝时,南北文学呈现不同的风格。隋唐时期,文学创作出现融合发展之势,走向繁荣。
以叙事见长、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传奇小说在社会上层比较流行。敦煌出土的变文,反映说唱文学在民间十分流行,佛教寺院是其重要的传播场所。
1、文学
隋唐文学
李白 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
1、文学
隋唐文学
杜甫 诗圣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文学
杜甫
隋唐文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文学
隋唐文学
白居易
欧阳询
《多宝塔碑》
《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初唐
中唐
晚唐
特点: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特点: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特点:
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2、书法
隋唐文学
代表作: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此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所绘人物衣袍宽大,线条起伏,似随风而动“吴带当风”
代表作:阎立本《步辇图》
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人物画
宗教画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特点: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3、绘画
隋唐文学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东晋高僧慧远提出“忠孝之意,表于经文”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
僧人提倡忠君爱国,中国寺院有称为护国寺、报国寺……
佛教不断本土化
佛教的盛行
隋唐文学

中国佛教的派别
中国佛教共有八宗,即密、禅、净土、唯识、嘉祥、华严、律、天台。其中禅宗又名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
韩愈:复兴儒学
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宣传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被贬至潮州。
隋唐文学
敦煌莫高窟
石窟和寺庙——佛教艺术的缩影
肆: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以到达波斯湾。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1、唐太宗“天可汗”的尊号
2、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2、僧人、使者、商人来往于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佛教相关的文化交流
东汉~北朝:
中亚、天竺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东晋:法显西行,收集大批梵文经典
唐朝:玄奘西行,成为公认佛学大师
唐朝:鉴真东渡
日本,传授佛法
唐朝:日本高僧
空海长安求法,
带走佛经和诗文集
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求法
1‘玄奘西行
著名高僧玄奘西行,获得大量佛经,归来后应唐太宗的要求著成《大唐西域记》是记载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影响:
(1)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口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文化交流
2、大唐求法
新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佛教,主要来自中国。新罗僧人慧超幼年来中国,后由海路前往印度,又经陆路返回中国,727年到达安西都护府。他所著《往五天竺国传》,为研究当时中西交通及亚洲历史的重要资料。
日本的和同开宝
文化交流
3、鉴真东渡
鉴真在第六次东渡时,终于抵达日本。后来,鉴真成为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宗师,为日本佛教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日本奈良唐
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文化交流
【国际都会长安】聚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
【外国使节、留学生】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受到唐朝巨大影响
【外国商人】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文化交流
4、开放政策
唐三彩,全称为唐代三彩釉陶器,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因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制作唐三彩要经过练泥、拉坯、合模、试釉、施釉、装窑、焙烧等工序。
拓展阅读:唐三彩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先用白色黏土制成陶器,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素烧,待冷却后施釉,再在约900℃的低温中釉烧,铅釉中的铜、铁、钴等元素分别呈现出绿色、黄褐色、蓝色等色泽,釉面也增强了光亮。
拓展阅读:唐三彩
左:三彩花瓣纹枕
中:三彩武士俑
右:三彩女俑
现在所见的唐三彩实物,多来自考古发掘,以冥器为主。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烧制工艺的代表,不仅反映了唐代的工艺水平,也是当时文化观念的体现。
拓展阅读:唐三彩
左:黑釉三彩马
右:三彩天王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