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第1页,共3页物理参考答案:9.A【详解】A. 丁香四溢,是芳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B. 湖面波光粼粼,是水面起伏,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 雪后玉树琼花是凝固状态,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D. 柳絮漫天飞舞,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D【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具有的内能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够说具有(或含有)热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因使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知,初温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甲;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乙升高温度低,由知,它的比热容较大.故选B.12.B【详解】①②③汽油机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③正确,②错误;④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④错误。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D【详解】A.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做功的时间有关系,与其效率无关,故A错误;B.效率表示功的利用率;功率表示做功快慢,这两个物理量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故B错误;C.汽油机燃烧汽油的多少与功率和效率都有关系,其主要与汽油机的功率有关,故C错误;D.甲汽油机的效率高于乙汽油机的效率,说明:消耗相同的汽油,甲汽油机做的有用功多,即输出的能量多,故D正确。故选D。14.B【详解】A.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能量转移的情形。故A错误;B.充电时,消耗电能,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C.摩擦生热没有创造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温度升高。故C错误;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故D错误。故选B。15.D【详解】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则说明吸管带负电,故A错误;B.用餐巾纸摩擦后的吸管的一端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吸管是绝缘体,另一端不会带电,将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它们相互吸引,故B错误;C.物体摩擦后失去或得到电子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强,故C错误;D.由于吸管另一端不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它们相互吸引,故D正确。故选D。16.D【详解】如图,两灯泡并联,电流从正极流出一支过灯泡开关,另一支过上面的灯泡,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A.如图,两灯泡串联,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左侧灯泡被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故C不符合题意;D.如图,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控制一个灯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7.D【详解】A.只要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或者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若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就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若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电功机就工作了,故C不符合题意;D.只有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且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才会工作,故D符合题意。故选D。18.D【详解】A.电源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B.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通路,断开的电路中没有电流,故B正确;C.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流回负极,故C正确;D.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故D错误。故选D。19. 不变 82【详解】(1)热值只与燃料的各类有关,与是否在富氧环境中燃烧无关,所以可燃冰的热值不变.(2)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由可得水升高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会超过100℃,所以只能让18℃的水升高的温度为:.【点睛】第二问是个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因为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温只能升高82℃.20. 做功 热传递【详解】[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小女孩,哧!擦燃火柴,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火柴燃烧起来,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2]小女孩把小手拢在火焰上,手从火柴的火焰上吸收热量,使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1. 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且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详解】[1][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将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它们互相吸引,由此她判断气球带正电,她判断的依据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且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2. 小 快【详解】[1][2]因为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根据公式知,当质量相等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油升高的温度高且快,水温度升高的低且慢,不利于热传递取暖,因此电暖气里的工作物质是油而不是水。23. S1 S2、S3【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两灯泡串联。[2]开关S2、S3同时闭合时,两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电路有两条电流路径,两灯泡并联。24.见解析【详解】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煤气泄漏,扩散周围, 危害环境。25.【详解】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如下图所示26.【详解】根据电路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采用“电流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将开关S、灯泡S、L1串联起来,回到电源的负极,再将灯泡L2并联在灯泡L1的两端即可,如下图所示27. 电池 不能 错误的 把两盏灯泡位置互换,观察到还是比亮【分析】(1)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时,灯泡发光,电源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根据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来找出判断的方法;(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灯的亮暗与是否靠近电源正极无关;调换两灯泡的位置关系,看灯泡亮度是否变化.【详解】(1)①在这个木盒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电路元件是电源,因为没有电源来提供电压,就不可能产生电流;②根据上述现象,我们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如果开关在干路上,同样可以看到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熄灭的现象;(2)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两灯泡串联,流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因此小华的判断是错误的;②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验证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将两只灯泡交换位置,再比较亮度,会发现,交换位置后,原先较亮的灯泡,依然较亮,说明与是否靠近电源的正极无关.28. 加热时间 质量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均匀受热【分析】(1)实验时应使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则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通过加热时间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中要控制的量,除加热方法相同外,还要保证水和沙子质量相同;(3)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可以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4)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沙子,这样实验数据更准确.【详解】(1)研究物体吸热本领的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时,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要保证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外,还要保证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才能最终比较吸热本领大小.(3)在加热相同的时间里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根据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小的吸热本领大.(4)为了使沙子受热均匀,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29.(1)6.3×107J;(2)2.04×108J;(3)30.9%【详解】解:(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的效率答:(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6.3×107J;(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04×108J;(3)此锅炉的效率是30.9%。30.(1)2.25×107J;(2)6.75×106J;(3)100℃【详解】解:(1)0.5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由可得,汽车消耗0.5kg汽油所做的有用功(3)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由得水升高的温度由于水的初温为2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末温是100℃。答:(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5×107J;(2)该汽车消耗0.5kg汽油所做的有用功是6.75×106J;(3)水温升高到100℃。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段考理科综合试题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请使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单选题(在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8为化学题,每小题3分,9-18题为物理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尚市镇的葡萄熟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葡萄脱皮 B. 葡萄榨汁C. 葡萄晒成葡萄干 D. 葡萄酿酒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吸取液体药品 B溶解固体 C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D处理废液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撤离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A.②③⑦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②③⑦①④⑥⑤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氮气的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B.氧气有助燃性:炼钢、气割、气焊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7、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30毫升;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20毫升,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10毫升 B.小于10毫升 C.等于10毫升 D.无法确定8、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工厂建高烟囱,将污染物排向高空中C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9.书香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如图所示的一组校园美景,其中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丁香芳香四溢 B.湖面波光粼粼 C.雪后玉树琼花 D.柳絮漫天飞舞10.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D.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11.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12.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13.甲、乙两台汽油机,甲汽油机的效率为30%,乙汽油机的效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汽油机做的功比乙汽油机做的功多B.甲汽油机的功率比乙汽油机的功率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汽油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汽油机的多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汽油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汽油机多14.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能量的转化过程B.给手机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D.由于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15.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然后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相互吸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B.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将互相排斥C.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D.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也互相吸引16.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7.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图所示的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B.C. D.18.医院入口处的扫码测温系统工作时,扫码为绿码,开关S1闭合;测温正常,开关S2闭合。只有扫码为绿码且测温正常,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6分)二、非选择题(共16题,其中19-30为物理,31-34为化学,满分66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升华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1.4×1010J/m3,如果让可燃冰在富含氧的环境中燃烧,其热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可以让18℃质量为4.8×104kg的水升高_____℃.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文中“哧”和“拢”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和 。21.小霞想检验被摩擦过的气球所带电荷的种类。如图所示,小霞将气球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它们互相吸引,由此她判断气球带 (选填“正”或“负”)电,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红家买了一个电暖气,她阅读说明书时发现电暖气里的工作物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 ,加热时升温 (选填“快”或“慢”)。23.如图所示电路,只闭合________开关时,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只闭合________开关时,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简答题(3分)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作图题(每题3分)25.如图所示,为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试在图中作出压缩冲程示意图。26.按照图甲电路图,把图乙的实物连成电路。(要求连接时导线不许交叉)(第25题图) (第26题图)实验题(每空1分)27.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有盖的木盒,盒盖上可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盒内),如图所示.(1)当老师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同时熄灭.①请你判断:在这个木盒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电路元件,它是 .②根据上述现象,你 (选填“能”或“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2)经过检验,这两只灯泡确实是串联的,但在老师闭合开关的时候,细心的小华观察到灯L1比L2亮些,她认为这是因为L1比L2更靠近电源正极的缘故.①你认为小华的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②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证实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 .28.如图所示是小刘完成“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实验装置:(1)实验中,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包括: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相同的烧杯)、水和沙子的________相同.(3)通过比较________(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加热时间)来反映不同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4)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沙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沙子________.计算题(第29题6分,第30题7分)29.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30.某款无人驾驶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后,消耗汽油0.5kg。汽油机的效率为30%,汽油的热值为q=4.5×107J/kg。求:(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该汽车消耗0.5kg汽油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J?(3)假设该汽车在这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42%,这些废气的能量全部被质量25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水温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一标准大气压下]31.回答问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______大约占0.94%,____约占21%。(2)现有如下几种物质:①洁净空气,②液氧,③五氧化二磷,④干冰,⑤自来水,⑥冰水混合物,⑦二氧化碳。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填序号)。(3)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四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B)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也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实验题(每空1分,共9分)。32.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_(2)在装置A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现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你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能够说明氧气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 (填字母)。A.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 B.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中C.将燃烧的木条置于瓶中 D.瓶口有大气泡冒出(3)若选用A、B装置来制取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A.取好高锰酸钾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B.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气体C.实验结束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后正放在桌面上(4)实验室要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装置_________(填字母)来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铁在氧气中剧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题(每空1分,共7分)乐乐同学发现家中药箱中有一瓶无色液体,为探究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①将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液体A,发现有气体产生;②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同时生成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③该同学将气体C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④将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C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名称:A _____ C______(2)写出A、B反应得到C、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其中B起_____________作用,此反应属于_______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3)写出E+C→F的文字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4分)34.为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相关情况,小明和小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如下表:(1)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组合,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③中,X的值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的实验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4)本实验最佳收集气体的时机是导气管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开始收集。(……………………………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九年级段考试卷理综答题卡物理部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5.26.(1)(2)(1) (2)(3) (4)29.30.化学部分1 2 3 4 5 6 7 831、(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32、(1)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____(填字母)(3)_______(填字母)(4)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1)A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2)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反应(3)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3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随县历山学校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 物理化学答案.docx 理综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