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1.说出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描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2.结合有关实例,阐述文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及要求,理解文化创新和发展必须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 3.运用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的知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科学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 3.公共参与: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预学案】:任务1:梳理知识-根据课本自主完成填空-根据填空自主批注课本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总体要求(1)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2)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 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文化发展的主体: ,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2)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 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 ,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 素质。3.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 ,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2)加强社会 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 。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1)每一种文化都是 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 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1)回答 ,完成时代任务。(2) 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3)只有倾听特定的 ,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 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1)我们要坚持不忘 、吸收 、面向未来。(2)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 ,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3)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 社会主义文化。任务2:易混易错知识自主纠偏1.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2.艺术家的灵感是文化创作的源泉。3.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4.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文化强国。5.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融通不同资源。任务3:探究案 融入情境/小组合作/按主观题要求写出探究成果/展示与评价议学情境1:近日,动画电影迎来了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长安三万里》。该片气象宏阔、气质刚健、气韵悠然,将先进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妙结合,让观众感受中国文化之美。截至2023年7月29日,《长安三万里》累计综合票房突破14亿。 优质精良的影视作品是组成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闪闪发光的一部分。思考:要制作出像《长安三万里》这样精良的影视作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什么样的要求?议学情境2:作为一部以大唐为背景,以李白、高适等唐代诗坛“顶流”为主角的“中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体现了一种自信,人的自信,大唐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我们要追寻自己的理想,要传递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这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诗句唤醒了全年龄段观众刻在基因里的唐诗DNA,也激起大家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观众对大唐产生了认同,对自己从小背过的诗歌产生了认同,观众们享受着这个盛唐长安带来的视觉盛宴。思考:1.《长安三万里》体现的是一种什么自信?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怎么做?从观众的反映看,《长安三万里》坚持了怎样的创作导向?探究情境3: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盛世,李白、杜甫、高适等伟大诗人一一登上大银幕,将《静夜思》《将进酒》《塞上曲》《黄鹤楼》等传世名作娓娓颂来,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原本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创作者不断注入想象力和文化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现代价值理念与传统文化相衔接、相融合,真正起到塑造观众心灵的作用。精致宏大的动画场景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思考:《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颜有什么启示?任务4:检测案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宁夏“文化大篷车”在农村采风,在农村演出,请农民“审稿”,演出时间、地点由农民定,送戏下乡三十九载,流动演出2万余场次,行程百万干米,被誉为“我们农民自己的剧团”。由此可见,“文化大篷车“的成功在于(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 ④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从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载体的勋章奖章设计,到作为国家名片的国际盛会标志和吉祥物设计,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凭借其独特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奖章整体以“齿轮”“书籍”“旗帜”“五星、天安门”“样云”“麦穗”造型融合,“冰墩墩”的设计将熊猫形象与冰雪运动巧妙结合,材料启示我们,以设计诠释传播国家形象时应( )①彰显鲜明的时代精神,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 ②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③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④立足于中华美学精神,塑造文化感召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任务5:知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